APP下载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误区与对策研究

2021-09-10廖宣超

教学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解题高中数学教学

廖宣超

摘要:解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问题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教师主观认识存在误区,还有课后作业设计质量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旨在提高问题解决教学的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教学

前言:

传统的数学习题大多具有封闭性,答案是唯一的,一道题通常没有第二个答案。正是在这种封闭的解题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逐渐固化、僵化。他们习惯于按照固定的常规模式解决问题。只要计算出结果,学生的思维就会停止。

一、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主要不足

(一)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

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课堂上,很多教师往往认为只有运用海战技能才能达到教学要求,因此很少引导学生理解习题的解题思路。此外,在课堂上,老师们减少了与考试无关的探究性问题,只留下考试有用的部分。这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非常不利于学生长期的数学学习。

(二)过度依赖难题

许多老师喜欢给学生出难题,他们认为难题能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获得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认可。这种倾向说明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是浮躁的。正是这种错误教育观的出现,导致了教师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不足,教学方向的迷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薄弱。

二、提升高中数学解题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一)故事情境导入,深入学生内心

每個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因为它比做无聊的数学计算有趣得多。因此,老师一进教室,一定不要忙着讲新课。最重要的是设计一个好的引导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让他们专心听。在学习“等差数列”部分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古老的数学故事:

享有“数学王子”美誉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小学时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计算题:

1+2+3+4+…+100=?

要求学生尽快计算。为了赶时间,同学们都爬到桌子上计算,只有高斯坐着一动不动。老师问他时,他马上说了答案:5050,老师问他怎么算出来的,让他告诉我们。高斯走到讲台上写下以下公式:

1+2+3+…+99+100=(1+100)+(2+99)+(3+98)+…+(50+51)他解释说总共有50个101,所以101×50=5050,课堂气氛突然活跃起来。在大家的称赞下,我会告诉同学们,1、2、3其实100是一个算术序列。高斯用头尾配对的方法将它们匹配成50个相等的和,很容易得出答案。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等差序列的前n项之和。

(二)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教学

在高中数学的解题中,理解题目是最重要的一步。教师讲解题目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重点和难点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避免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法。比如在讲解直线的斜率时,如果老师直接把斜率的计算公式告诉学生,让学生在作题时加以应用,就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先用实例指导学生计算坡度,效果会有所不同。你可以在上课前问学生为什么山坡越陡,他们会感到越累?通过思考,我们会发现这和山坡的坡度有关系,然后老师会在教材中引导学生学习坡度的概念和推导公式。首先根据介绍的实例为学生绘制一张抽象的图形,然后根据图形中的数据和位置关系,运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计算。通过师生的共同思考和研究,最终推导出边坡的计算公式。这样得到的结果不仅能使学生记忆深刻,而且能更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问题解决中。

(三)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为了避免在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陷入误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注重让学生实践基础知识,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数学学习的过程将变得轻松。比如在高中数学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关于三角函数的问题,每套试卷都会有一道关于三角函数的应用题,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学生灵活掌握这道题的解答,以便灵活应对考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效率,教师不应简单地追求练习的次数,而应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因此,有必要将教材的内容渗透到课堂中,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找到方法。教材中的例子也可以转化为实际问题,供学生解决。在这个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减少对老师的依赖,从而提高他们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书给出了结论,老师也可以换一种形式,让学生自己验证这一理论的推导过程,在这种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从而逐渐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四)握选题策略,帮助学生解题

练习题的选择很重要。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选择练习。首先,老师和学生可以一起选择练习。其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选择部分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另一部分。最后,结合师生双方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话题。其次,在习题讲解中,及时反馈非常重要,师生要及时沟通,迅速调整课堂,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例如,教师可以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在讲解完例子后组织起来,这样他们就可以在解题思路中找到不清楚的地方。除此之外,教师要正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有错误的想法并不是坏事。这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正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错误,督促学生改正。在学生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以最高的效率理解习题的本质,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总结: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解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不容易转变观念去解决和弥补。教师的过度自信、错误的教育观念和对难题的过度依赖是问题解决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针对这三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旨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最终达到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建跃.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20,(48):341.

[2]时丹.高中生数学解题困难现状与对策[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35-36.

江西省赣州中学 341000

猜你喜欢

解题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巧用比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