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锻炼距离对体力活动与静坐少动的影响
2021-09-10叶燕霞
叶燕霞
目的:以厦门市地区为例,通过对比大众居住地至锻炼场所的锻炼距离差异,探究其对体力活动和静坐少动的影响,以期为政府部门今后在体育公共资源的合理性配置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69岁厦门市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调查体力活动水平和静坐少动情况,共纳入356份有效问卷,男性人数为196人,女性人数为160人。其中,居住地至锻炼场所的距离分组依据为:以居住地为中心,分别设定半径距离为0-1km、1-2km、2-3km、>3km的四个组别。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①4个组的体力活动总量中0-1km分别与1-2km、>3km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0-1km和2-3km比较显著差异明显(P<0.01);4个组的静坐时间中2-3km与0-1km、1-2km、>3km比较均表现为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同性别之间不同锻炼距离的体力活动总量结果表现为:4个组的男性体力活动、静坐时间与4个组的女性体力活动、静坐时间二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的锻炼距离对体力活动与静坐少动均有影响,锻炼距离较短促进人们体力活动、减少静坐少动,距离越长体力活动越少静坐行为越多。2.不同距离对男女的体力活动与静坐少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建成环境是城市发展建设在空间上的反映,是影响体力活动和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推进,城市建成区和体育场地设施极大改变了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带来新的环境和健康问题。鉴于此,本文从成年人居住地至不同锻炼距离角度出发研究对其体力活动和静坐少动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厦门市地区20-69岁的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实际调查人数为374人,按照相关标准剔除无效样本,最终有效样本量人数为356人。剔除标准包括年龄小于18周岁及大于69周岁以上,问卷条目缺失,以及体力活动水平和久坐行为时间超过其活动人群平均水平的异常值。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调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职业等),一周内体力活动调查(工作体力活动、交通体力活动、运动休闲体力活动等)、静坐少动情况(睡眠时间、职业性久坐时间、屏幕久坐时间等)。
1.2.2数理统计法
问卷回收完成后,对所获得调查结果进行整理与赋值,随即将数据录入Office Excel 2010表格中,将Excel表格中的数据导入SPSS 22.0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包括体力活动与久坐行为水平描述性分析;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设置为P<0.05,非常显著性水平设置为P<0.01。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锻炼距离总体体力活动与静坐少动情况分析
4个组的体力活动总量描述性统计结果依次为:1810.8±1291.5MET-min/W;2016.7±1248.5MET-min/W;2531.9±971.6MET-min/W、1930.2±1405.2MET-min/W。其中,0-1km分别与1-2km、>3km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0-1km和2-3km比较显著差异明显(P<0.01)。4个组的静坐时间描述性统计结果依次为:1954.08±1686.18min/d;1874.43±1429.9min/d;1686.59±1452.67min/d和2278.14±1444.85min/d。其中,2-3km与0-1km、1-2km、>3km比较均表现为显著性差异(P<0.05)。
2.2不同性别不同锻炼距离总体体力活动与静坐少动情况分析
不同性别不同锻炼距离的体力活动总量描述性统计结果表现为:4个组的男性体力活动(1619.01±1379.88;1796.25±1075.67;2725.72±1050.34;1973.42±1688.44(MET-min/W))与4个组的女性体力活动(2034.44±1153.8;2418.6±1383.1;2355.06±721.3;1879.3±909.13(MET-min/W))二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别之间的静坐时间描述性统计结果表现为:4个组的男性静坐时间(2397.81±1866.1;2137.17±1548.15;1691.06±1538.13;2409.52±1379.84(min/d))与4个组的女性静坐时间(1488.43±1333.76;1468.38±1130.6;1680±1363.33;2086.12±1541.92(min/d))二者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 討论
社会生态学模型理论认为,居民体力活动受多层次因素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包括居住地周边公园及道路、适于体力活动的社区空间设计等在内的建成环境因素都可能对成年人进行户外体力活动产生影响。有本研究发现,社区到其周边交通站点的距离与受试者工作日MVPA有正向关联,社区人均道路总长度、社区到其周边健身休闲场所(场地)距离与受试者BMI有正向关联。有研究认为,家庭住宅至活动目的地距离为400~800m时更有可能选择徒步。还有研究表明,改善社区周边的公园绿地、体育设施的居民出行可达性有助于减缓社区居民的BMI值;但同时体育场地及设施的高出行可达性也说明出行距离较近,体力活动能量消耗较少,这可能对居民户外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在综合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出行可达性的重要性。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1.不同的锻炼距离对体力活动与静坐少动均有影响,其中1-3km之间的锻炼距离促进人们体力活动、减少静坐少动,>3公里的锻炼距离不适合提高体力活动与减少静坐少动。2.不同距离对男女的体力活动与静坐少动也有影响,对男性的体力活动与静坐少动的影响较小,而对女性的影响较大,说明不同锻炼距离对男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4.2建议: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分析整理了不同锻炼距离与体力活动和静坐少动的关系,并从健康城市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几条建议,通过规划设计的手段达到促进公众健康的目的。1)增加道路的可达性。以使人们能够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尤其是慢行和公共交通)便捷地到达目的地去增加运动。2)提升环境质量,增加空间的舒适性。舒适的空间尺度,优美的环境有益于公众体验的提升,吸引更多人来此锻炼。3)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必要的餐饮、健身器材、残疾人坡道等各类服务设施能够极大地方便大众。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