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021-09-10马璟华

高考·下 2021年2期
关键词:解题能力高中物理问题

马璟华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对学生高考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一定的帮助。在做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强,知识储备不够,所以导致即使是学生知道解题思路,但是记不住准确的公式以及快速的解題方法,也会导致学生解题慢、易出错等问题。本文主要就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提高学生解题速度以及解题正确率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期望对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和学生解题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能力;问题;对策

引言:在高中物理中所应用的理论知识以及微观知识相对较多,这也就导致很多理科生在物理分数上的差距较大,甚至部分学生物理学科的分数可以拉开到四十分左右,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思维,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物理分数。

一、高中物理题型特点

(一)复杂且糅杂

高中物理题目中现在所涉及的知识十分的广泛和糅杂,需要学生将前期学习的力学知识,运动知识以及各种常规知识合理的应用才能较好的完成解题。大多数题目不会单一的考核一个知识点内容,都会将其余单元的部分知识捎带一点。如一些力学题目之中可能会包含力学方向分析、力与速度的关系、速率与速度的关系等[1]。这些内容都可以糅杂至一个题目之中,学生在面对这些复杂并且杂糅题目的时候往往会失去解题思路,甚至部分学生会感觉这些问题是超纲的题目,自己不具备相关能力进行解题。另外,高中的物理题目大多是抽象的,甚至一些题目自身就包含了一些答案和需要利用的解题元素,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没有注意这些细节内容,最终很容易出现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的现象发生。

(二)难度较大,重复性较少

高中物理题目不同于文科题目,理科题目相对来说难度都相对较大,并且物理题目的重复性是相对较少的,文科题目可能就只有几种题型或者是固定的解题思路,但是高中物理的题目可能只需要更换因变量以及一些简单的条件就可能是不一样的答案乃至不同的解题思路,面对这样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教师采取题海战术显然是不可取的,这不仅不会让学生产生解题思路和解题逻辑,反而会限制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一些学生在长时间的练习和背诵之下会习惯性的使用原始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题目一旦出现些许变更学生就会毫无对策,甚至连基础的分析都不会了。

(三)隐藏条件较多

高中物理题目的隐藏条件是相对较多的,因此教师常常会提示学生重视审题。其实高中物理题目中每一个字词都值得重视,尤其是一些数字周边的语句更是需要细读,一些学生会盲目自信的认为自己对题目以及要求足够了解,他们一旦拿到试卷就情不自禁的进行作答,最后发现回答的内容与标准答案存在着明显偏差。高中物理试题中,很多隐藏条件是不容易被发现的,这些隐藏条件可以分为直接隐藏条件和非直接隐藏条件,直接隐藏条件是学生只需要通过认真审题和分析就能发现在隐藏在提纲中的条件,但是非直接隐藏条件则需要学生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探索,甚至一些条件需要进行两次转换才能得到。

二、高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现状分析

(一)审题能力较差

高中物理学生目前自身的审题能力是相对较差的,尤其是一些物理学习状况较差,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对物理存在着一种恐惧感,他们不擅长总结和分析,一看到物理题目就会感觉到头晕眼花,甚至部分学生连着基础的物理学习公式都没有完全记住,这也就导致即使是题目中存在着一些隐含的条件学生也无法看出来。另外,教师目前对学生物理的基础能力培养较为重视,但是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判断能力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学会判断一个条件对解决题目是否有帮助,最后很可能出现学生在物理题目中圈出了很多的条件和数据,但是最终所需要使用的数据只有三五个,学生在这么多数据之中容易提升错误率。

(二)理论分析能力不强

物理虽然是理科学科,但是很多的理论知识以及理论公式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教师在加强理论知识教育的时候需要加强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的教育。现在很多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并不是很强,对一些公式以及知识点都是按照文科知识点进行背诵,没有完全消化和理解,因此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高中物理解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还需要学生理解提出问题的人最终想要获得的答案,这个答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例如一个提问中最终想要得到的是速度,那么速度有很多方法可以求得,可以通过初始速度、时间、加速度三个条件得到,可以通过力学得到,可以通过其余各种条件得到,那么学生目前只会在题目中寻找固有的几个条件,没有掌握从反方向进行推导的理性思维,学生的思考过于被动,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依旧不强,因此现在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还不是很强。

(三)学生不具备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旧需要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教师教导学生解决物理知识点的方法依旧是采纳题海战术等方法,没有强调让学生从多个方向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教师一个问题也都只会思考一种答案和解题思路,自己没有做出太多的拓展,学生自然不会进行多角度思考[2]。但是,从现在的高中物理试题样式观察不难发现,高中物理题目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具备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一些答案不仅可以通过一些固定的条件得到,还能通过其余的条件进行验证,物理公式以及知识点也并非是完全正确和科学的,学生不能丧失探索和验证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解题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最终学生很可能获取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高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提升建议

(一)加强理论指导,做好知识积累

要想完全吃透高中物理题型和知识点学生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储备,将高中常用的物理公式了然于胸,对一些不常用的公式也需要能正确的背诵下来,这样在面对各种题型的时候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错题集,让学生自己记录每次自己做错的物理题目,长此以往学生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巩固,一些基础的知识点以及当时错误的原因又能形成记忆,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陷阱时学生不会吃亏。教师在课堂中需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提出一个单位,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去思考这个单位可以通过哪些公式得到,如:m/s这个单位就是速度的单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判断速度的单位可以由哪些公式得到,每个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最终很容易就能将这些单位吃透。吃透这些单位之后,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如何应用这些单位,以后一旦有问题出现了这些单位,教师第一时间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组成这些单位的元素可能是哪些,然后再去题目中寻找这些固定量,最终无论是什么题目只需要学生的知识储备够牢固,笔者相信学生一定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现在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过于薄弱还有一个原因是教师过于心急,物理知识本就是抽象并且复杂的,教师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消化之后再进行一些题目的设计,不能让学生在没有掌握理论知识的时候就让学生练习这些题目,这样学生会容易出现抵抗心理,甚至部分学生会因此放弃物理学科学习。教师也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并非是困难的事情,帮助学生塑造物理学习的信心,这样也对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有所帮助。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

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关键一步。很多高中生在解题时没有意识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甚至部分学生在解题时还没有完整的将题目阅读一遍,最终导致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出现。教师在课堂中需要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让学生不要在看完题目之后就立马动手答题,让学生将一些重要信息圈出来,关注题目中的重点信息。另外,教师也需要经常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进行检查,教师自己可以出一些存在迷惑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阅读,将题目中有效的条件选择出来,不需要让学生将问题完全解出来,教师通过学生选择的解题条件判断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

针对题目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隐藏条件,教师还需要教学生辨别的方法。有时候判断条件是否有效需要仔细判断获得最终答案需要的条件,然后观察题目中缺少哪些必要条件,再观察这些必要条件可以通过题目中哪些数据获得,一般而言高中物理题目最多只会存在两至三个隐藏条件,因此学生完全不需要着急做题,先用一段时间将所有的条件成列出来,然后找准解题方向,避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走弯路,这样学生在解题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数据抄错或者是其余可能導致错误的状况,能大大提升学生解题的准确性。

五、综合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不同的题型教师一定要具备不一样的判断思维。高中物理考核时间较为短暂,并非所有的题目都需要自己解到最终答案再进行选择,笔者建议一些选择题和判断题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从细节进行判断,如问题所需要的单位符号,一些数据的合理化以及一些基础常识等。如一道题目前期有很多计算数据,最终需要的出一个人的步行速度,那么像10m/s、以及100km/h这样的数据显然是不合理的,学生完全可以进行删除。一些基础常识的判断题教师则需要让学生进行不断的积累和总结,学生再掌握足够多量的题目时,判断一些判断题会显得手到擒来。在面对一些计算题时,教师则需要鼓励学生选择多元化的解题思路,完全不需要按照标准答案的模式走,鼓励学生自己发掘和探索一些便捷的解题方法。历届高考中的综合题往往都会有很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法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教师要在课堂中多展示这种多角度可以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漏洞并进行改正[3]。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则需要鼓励学生使用自己面对这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一旦在解题过程中发现无法解决,一定要学会使用其余的方法进行尝试,不能让学生只会利用一种解题思路死磕。虽然考试已经不再是证明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途径,但是对高考学生而言想要获得更多的机遇和更高的分数一定要学会变通和多角度思考,多掌握一种解题模式和解题思想可能会多十几二十分,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要尽可能的多为学生讲解一些独特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可以通过广泛的接触从而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结束语

高中课堂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学生获得良好的高考分数以及踏入更好地学府有着直接的帮助,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案,并在课堂中积极应用,帮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高的物理分数,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大的机遇去学习更广泛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陈青妹.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

[2]月英.浅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000(033):1-1.

[3]杨勇.浅析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及规范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5):121-121.

猜你喜欢

解题能力高中物理问题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