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引领 策略指导 实践探究

2021-09-10吴燕婷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创新

摘 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应该将学生与生活紧密联系,促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练习的整体认识与亲身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經验和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在寻求解决的道路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创新能力;创新;中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4-0066-02

引  言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一、发现问题,推动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也是创新教学的摇篮。而问题来源于生活,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具有价值的问题[1]。

例如,在“改造班级垃圾桶”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展示一张生活照片,让学生观察其中包含什么现象。通过自主观察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发现,校园中经常会出现垃圾从垃圾桶中飞出来的现象。

再如,在“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接着对问题进行分析、梳理,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是创新的心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大门。

二、有效指导,促进创新

(一)唤醒经验,头脑风暴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生活问题[2]。具体来说,教师首先应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因为它们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因素。怎么才能唤醒学生的经验呢?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有效方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向学生提供新素材、新刺激和新观点,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灵感。抑或者,学生收集、整理和内化相关信息,经过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接着在课堂上跟同学交流,进行思维碰撞,产生创意灵感。

例如,在“改造班级垃圾桶”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利用锅盖、绳子、蛋糕盒子、篮球筐等物体的图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让学生进行充分联想“我们怎么样才能让垃圾飞不起来呢”。有的学生想到,可以在垃圾桶上面弄一个盖子把垃圾罩着;有的学生联想到,可以将垃圾桶的盖子设置成像摩托帽那样可以推开的;有的学生想到,可以在垃圾桶上面做个网状的帽子……通过这样的“头脑风暴”,学生的灵感全部被释放出来,思维也被打开了。

再如,在“校运会班级入场式创意设计”这个主题活动中,在队列表演设计环节,教师用一段“运动会入场式队列表演”的视频进行导入,其中有篮球、街舞、独舞等表演,也有利用不同颜色的卡纸的队列边沿,还有队列变幻成NO.1的设计……这时,学生的灵感被激发出来,思维也被打开了。

(二)追问源头,迸发思维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可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怎么才能让指导更加有效呢?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应循序渐进、层层推进,从而实现有效指导。

例如,在“萌萌哒,寿司君”这个主题活动中,在学生已经懂得制作寿司后,笔者设计了创意寿司环节,展示了创意寿司的图片,并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寿司照片,对比你们做的寿司,你们觉得哪里不同呢?”学生们回答:“配料加了很多,看起来很美味!”“色彩搭配得很好,让人非常想吃!”“形状多!有爱心的形状,有三角形的形状……”笔者追问:“配料加了什么呢?”“为什么色彩搭配鲜艳呢?”“怎么做成这么多形状呢?”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得出了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寿司怎么做成这么多形状”,学生通过猜想和尝试发现,有些寿司的形状还是制作不出来。这时,笔者追问:“同学们,在我们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如果得不出答案,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再去查找资料,询问会做的人。”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一步步打开探究的大门。

再如,在“叶子大变身 巧制叶脉书签”活动中,在叶脉制作过程中,笔者借助“问题单”,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生第一次尝试失败后,笔者提问:“为什么叶子会煮烂,或者没办法刷呢?”学生开始思考。笔者又提问:“到底要挑选怎样的叶子呢?”学生对刚才实验的叶子进行了分析发现,叶子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然后,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发现,桂花叶是最佳选择。但是,实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叶肉刷不掉。笔者追问:“叶肉刷不掉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一致认为是因为煮得不够透。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发现,可能是时间原因,也可能是洗衣粉量的原因。有的小组马上将15分钟的煮叶时间大胆地修改为25分钟。有的小组将洗衣粉的量由50克改为75克。结果是,叶子确实是煮透了,但是一片叶子有的部分煮透了,有的部分没煮透。笔者适时追问:“叶子会出现一部分透,一部分不透,关键是什么?”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分析,认为应该是叶子重叠在一起的缘故。学生立即改变策略,采取“细煮慢炖”两个对策:一种就是一次煮少量的叶子,尽量不让叶子叠在一起;另一种就是煮很多叶子,利用筷子进行搅拌或用小火慢慢地煮,保证每片叶子受热尽量均匀。但是,后面煮透的叶子却被学生们一下子刷破了。这时,笔者继续引导:“煮熟的叶子太过于脆弱,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呢?”学生继续分析原因,发现了问题所在:不能挑选毛太硬的牙刷,而且刷的时候要保持适当的力度,并且沿着叶脉的方向慢慢地刷、轻轻地刷。

在教师的层层追问中,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启发,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动手实践,勇于创新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我听了,我就忘了;我看了,我就懂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实践是衡量创新的标准。在学生各种各样的创新想法被激发出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检验创新想法的可行性[3]。

例如,在“校运动会入场创意设计”这个主题活动中,学生讨论出了入场队列表演设计方案。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的想法很多。但是,各个小组所设计的方案是否可行呢?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进行验证,更正自己的创意,或者进行再次创意。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教师、学生分别对各个小组的创意进行了点评。学生发现,队列表演的设计还要考虑时间、安全、难度等因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创意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发现其是否可行,并对不可行的方案再次更改,从而突破自己,完善自己的想法[4]。

结  语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就是这样不断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制订方案、实验研究、获取数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不断地提高,思维不断地拓宽,创新能力也得到提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为驱动,通过有效的指导,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去解决问题和创新!

[参考文献]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俞丽萍.培养自主实践者: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指导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08):50-52.

程伟,于冬冬.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三个维度[J].教学与管理,2020(12):82-85.

高霞,陈莉,唐汉卫.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困境、成因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3):76-80.

作者简介:吴燕婷(1987.6-),女,福建晋江人, 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小学综合实践(教育教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育创新
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中小学衔接教育之我见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考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