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2021-09-10苑志强

红豆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苑志强

【摘要】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是重要的科目之一,数学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优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课改在不断深入,对于教师来说应当不断需寻求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分析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核心素养

一、将趣味游戏和课堂提问相融合

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遇到较为模糊的数学知识点,但很多学生不想去深挖知识点,彻底对知识点掌握,也可能是学生的理解有偏差或者新旧知识冲突造成的,学生形成了懵懂的状态。对学生而言,究竟哪部分知识点较为模糊?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提问,来引领学生进行反思并捋清知识点了。每个学生都存在差异,所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师在安排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问题,让问题更具有针对性,也相应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游戏的提问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能帮助学生梳理数学思路。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趣味性的提问方式,一方面可以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二来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种充满趣味性的问题虽然看起来简单,却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教师在讲授“鸡兔同笼”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用趣味游戏的方式进行提问,如教师找到10个学生,分别小声告诉他们所要扮演的角色,设定有3只兔子和4只鸡,之后让他们扮演,让其它学生转回去,背对着他们,这时候提问学生有谁能想到办法辨识他们分别是鸡还是兔,让学生想一段时间后,教师接着问小兔子们都举起双手,这时候地上有14只脚,那这回再让学生们猜测到底有几只兔子和鸡。运用这种趣味性提问方式,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环节,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提问更有效果,从而增加授课效率。

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习题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发展还具有阶段性,所以,孩子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是很正常的。因为阶段性,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在同一阶段都会有一些共性;也因为差异性,每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教师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接受学生们的相同与不同,有针对性的展开差异化教学。依据学生的差异性可以将学生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甲、乙、丙,甲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练习完成难度较大的同学,所以这部分的同学需要进行模仿性的练习,针对授课内容进行基础内容的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等题型的作业。而乙是成绩中等,题做得少,努力程度相对丙来说少的同学,成绩较为不稳定,这类学生可以留甲层同学的基础作业,再加上一些稍难的题,培养思维能力。而丙层同学是较为努力,数学水平较好的同学,自主学习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那可以在乙层同学的基础上留更多的扩展性练习。所以通过分层布置作业可以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依据自身学习能力完成练习,使部分学生减少心理负担,让数困生敢于直面数学题,从而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性教师在安排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练习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问题更具有针对性,也相应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教师应当一视同仁,不能只为优等生设计发散问题和悬念性的问题,也要为基础较为薄弱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设计基础问题,能够增强这类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升班级的整体成绩。

例如,教师在上“多边形的面积”练习课时,教师可以分层为学生留要练习的题,如有一梯形的果园,它的上底是110米,下底是160米,高80米,求果园的总面积?教师可以安排所有学生进行解题,之后教师再这个问题基础上提出问题,假设现在在园里种树,每棵果树占地面积为9平方米,这个果园有多少棵?让写完的同学或者基础较好的同学进行计算,之后教师可以再布置拓展性的提目,这个果园总周长为多少?要求所以学生必须解答出第一问,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解答第二问,如果有同学想多学点数学知识可以答第三问,之后教师再进行讲答。运用分层布置练习题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练习,提高练习课的效率。

三、划分合作小组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性格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针对课堂问题自主展开讨论,以便可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性记忆。在划分小组前,教师需对学生充分了解,可以更加有效、科学的进行小组的分化。划分小组时,每个小组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问题,其中每个小组需要包括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还有记录人,表达力不太好的成员和很会表达的成员。教师留每道题之后让学生答完先小组讨论,可以學生之间照看自身哪有问题,之后老师再进行讲解,可以加深记忆,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思考中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合作学习还可以让同学间在交流的同时,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解题和交流能力。有的学生这道题不会做,还可以向会的同学请教,并获得解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教师在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练习课时,教师可以先安排一些数学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之后在所有学生基本算完之后,安排学生小组讨论结果和计算过程,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对照整改,并让学生提出疑惑,之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运用此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弥补数学学习的不足之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可以使学生互帮互助,营造良好上课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海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0(35):75-76.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 010030)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