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克服耐久跑畏惧心理的策略
2021-09-10胡波
胡波
耐久跑项目既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检验又是对学生意志力的考验,在初中体育中考中占据很高比例的分值,但学生对耐久跑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本文从耐久跑教材的内容价值和畏惧心理产生的因素入手,着重对帮助学生克服耐久跑畏惧心理的六种策略进行阐述。
1 耐久跑教材的内容价值
耐久跑是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项目,需要长时间连续的肌肉活动。经常进行耐久跑运动有助于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等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同时对增强体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作用。其中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等耐久跑项目在初中体育中考中占据很高比例的分值。
2 耐久跑畏惧心理产生的因素
2.1 耐久跑本身的特点
耐久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情况下长时间跑步的能力。具有距离长、时间久、体能消耗大的特点,需要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和坚强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此项目。运动过程中伴随着体力消耗和肌肉酸痛,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头晕呕吐的现象,这都是学生对耐久跑产生畏惧心理的直接原因。
2.2 耐久跑课程的无趣性
传统的耐久跑课程,教学方式陈旧、单一,教师一般通过掐表计时、机械绕圈跑的方式反复锻炼提升学生的跑步速度和耐力素质,过程痛苦且成效甚小,使学生对练习内容失去兴趣,心理上很容易丧失信心,建立起消极的情绪,消极的情绪又相互传递扩散。而教师在面对学生耐久跑成绩时,没有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处于怠惰的局面,没有想办法去改变传统的单一性教学模式,使学生成绩停滞不前,加重了学生对耐久跑的排斥心理。
2.3 学生在耐久跑过程中自身认知的缺乏
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身体素质,听到耐久跑主观上就觉得自己身体上承受不住,将耐久跑直接和“累”建立起关系,同学之间相互传递扩散消极情绪。某专家学者在某校初中生中对耐久跑项目进行了统计调查,共360名學生参与了问卷调查,收回318份有效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其中只有6.9%的学生认可耐久跑是对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其他的学生则对耐久跑不感兴趣,认为耐久跑是种折磨。
2.4 耐久跑与中考成绩相关
为了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体育不得不加入了应试教育的行列,在中招考试中,体育科目成绩在升学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其中女子800米和男子1000米是大多数省市的必考科目。这个政策加重了学生思想上的负担,也加重了学生对耐久跑的恐惧感和压力感,把耐久跑与升学建立直接关系,潜意识中对自己耐久跑的成绩形成思想包袱,加重了在训练耐久跑时的焦虑情绪,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
3 帮助学生克服耐久跑畏惧心理的策略
3.1 主题讲座,对耐久跑畏惧心理开展咨询服务
校方定期举办耐久跑方面的教育讲座,将耐久跑过程分解成各个技术阶段进行讲解,起跑阶段、途中跑阶段、体力大量耗损后的极点阶段和冲刺阶段,详细介绍呼吸方法、呼吸节奏、跑步姿势、各阶段速度及体力分配、心理调适、目标设置等技术,以此加强学生对耐久跑和自身身体的认识,让学生从跑步过程中自身身体出现的现象来找到突破耐久跑练习瓶颈的方法。除此还可以借助心理教师,针对在耐久跑中成绩排后的学生,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活动。通过询问他们主要的困难和想法,从思想上着手,配合具体问题分析目前个人耐久跑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并给出评估和下一步改进意见。
3.2 循序渐进,帮助逐步提升耐力素质
耐久跑训练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可以通过设立阶段性的小目标增加对这个项目的信心和激发继续锻炼的动力。曾有专家的实验证明,告知具体的目标和阶段性完成进度,是增加自身自信,不断提高耐力素质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既可以将耐久跑作为主教材教学也可以将耐久跑作为准备活动,让学生在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循序渐进地从心理和体力上适应耐久跑。如针对刚进校的初一学生可以慢跑400米作为准备活动,并告知他们到第二个月要变成600米,等第二个月慢跑600米作为准备活动时就告知他们到第三个月要变成800米,这样学生有了很明确的阶段目标,也有很长时间进行心理调适。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对克服学生耐久跑的恐惧心理非常有效。
3.3 练习多样性,增强趣味性,提升自主性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属实践类科目,不同于文化科目教学,其独特的性质使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结合游戏项目和变换练习方式,因此应使耐久跑项目练习多样性,趣味性,来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乐趣。在耐久跑课程中,“莱格尔跑”是一个很实用的练习方式。这个练习通过音乐来控制测试者的速度和跑步节奏,随着音乐节奏的不断加快,难度越来越大,每一次折返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克服困难的挑战。学生可以通过听折返次数的报数而快速地评估自己本次练习的状况,这个过程中趣味性战胜了枯燥性。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再坚持多一次折返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耐力素质和磨炼意志。此外,变速跑、重复跑、定时跑、定距跑、自然地形跑、领先跑、定向跑、往返跑等多种练习方法变换使用在教学当中,也可以大大提升学生自主性学习兴趣。学生练习兴趣高了,畏惧心理阴影面积就小了。
3.4 多媒体技术纠正运动时行为的偏差
在开展耐久跑课程时,首先要让学生对耐久跑建立起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利用室内课引导学生观看专业运动员在进行耐久跑时的规范动作,帮助学生系统的认识耐久跑,帮助学生理解用规范动作指导跑步的重要性。通过专业运动员的视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析耐久跑各阶段的速度分配和领跑或跟跑位置,帮助学生制定适合个体的耐久跑策略。在实践课当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拍摄学生耐久跑的多媒体视频,将每个阶段学生个体的状态通过慢动作、暂停和回放等操作,详细分析讲解学生个体跑步姿势、手臂摆动频率和呼吸要领等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耐久跑各个阶段的要领,从技术角度提高耐久跑水平,以此克服因为对耐久跑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导致的心理恐惧感。
3.5 建立完善的课堂监督机制,杜绝偷懒行为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尤其在安排耐久跑练习内容时,广大教师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的偷懒行为,有的经常谎称各种病痛请假、有的学生看老师对请假管理不严格也跟着请假、有的虽然没请假但练习时消极懈怠。这些偷懒行为无一不跟没有建立完善的课堂监督机制有关,而偷懒的根源是学生对这项运动的恐惧。针对这种种情况,建立长期的请假登记制度并结合建立“欠债登记本”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具体的操作为,将每次课练习的内容在登记本上标明日期和练习序号,有学生需要请假时,就在上面注明班级和姓名,标明未参加练习的内容序号,等该名学生身体康复后就安排课间时间进行“还债”。这种方法非常有效的杜绝了无病呻吟、轻微病痛请假、跟风请假等偷懒行为,课堂上请假的学生数大大减少,学生们请假之前都会掂量一下是否真的需要请假,毕竟“欠”的练习都要“还”的。而针对没请假但练习不认真的学生则可以多督促,利用适当的惩戒措施来杜绝偷懒行为。当偷懒行为没办法进行下去时,面對耐久跑等内容时学生就会由被迫接受逐渐过渡到坦然面对。
3.6 建立成绩档案,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长期的耐久跑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明显感觉到学生都希望自己有进步,但由于各种原因,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进步了,因此学生对练习内容没有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教师没有信心。因为没有信心,对练习也就失去了兴趣,参与练习的主动性降低,对大运动量的耐久跑自然非常畏惧。要树立信心,克服畏惧心理,建立成绩档案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学生入学以来历次的各种课堂测试成绩登记在册,注明年级、学期、日期、项目等信息作为资料保存至学生毕业,在学生整个在校学习期间随时可以翻看到之前的练习成绩,方便学生进行比较。当学生缺乏信心、灰心丧气时,当学生疲惫不堪出现消极负面情绪时,拿出随身携带的成绩登记册,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历次成绩。很多学生在对比完之前的成绩后,都很欣慰的欢呼“我进步啦!”。此时教师再强化一遍学生进步的信息,告诉他们“你比原来进步了”,“原来你……,现在你……”,让他们知道,这就是进步,这就是成功,他们的点滴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时学生会非常感动也非常兴奋,信心有了,运动的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畏惧心理也得到克服。
4 小结
初中阶段是学生耐力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而耐久跑项目不是一个单独的体育运动项目,还需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共同配合来完成。帮助学生克服耐久跑的畏惧心理是每一个体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也能很好地检验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取多样性和趣味性的体育锻炼项目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耐力素质,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咨询,完善的课堂监督机制,建立成绩档案等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在耐久跑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和阻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逐渐克服畏惧心理,提升耐力素质,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作者单位:厦门市大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