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遥感技术加强水文地质勘察探析
2021-09-10万俊
万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更新,运用于水文地质勘察的现代技术逐渐增多,水文地质勘察的效率与质量高低和技术运用息息相关。为了进一步提升勘察水平,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应充分认识运用遥感技术的重要性,着重从把握技术运用要点、规范勘察技术流程、引进智能遥感技术等方面加强水文地质勘察的改革与优化。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土地勘测;遥感技术
土地勘测三调要求以二调为基础全面细化、完善土地资源利用基础数据,掌握准确的、详实的土地资源变化和利用情况,促进调查成果的管理与共享,更好地满足土地管理、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需求。鉴于此,水文地质勘察成为三调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遥感技术运用意义重大。
一、利用遥感技术加强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遥感技术属于新兴综合性探测技术,原理主要在于从空中利用遥感器探测地面事物的特性,按照不同事物对波谱的不同响应识别各类地物。遥感技术凭借信息量大、探测范围大、技术手段先进、信息获取和更新快、实施动态监测等优势,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得到广泛运用,使水资源学科发展获得大量新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持。尤其地下水资源是各行各业主要的供水水源,勘察、评价与开发利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各地区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表现出持续变化的特征,勘察工作要求高,只有持续提升勘察技术,才能确保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成效[1]。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利用遥感技术能够提取有关于地下水富集的地表含水断层、线性构造、裂隙和地面湿度等信息,同时调查浅层地下水的分布规律、赋存、径流、补给和排泄等条件,研究分析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联系,并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资源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为规划、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二、利用遥感技术加强水文地质勘察的有效策略
(一)把握技術运用要点
首先,利用遥感技术加强水文地质测绘。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准确数据,确定区域、市域和省域的边界,对水文地质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完善测绘信息,从而高效使用数据信息,提升测绘结果精度;全方位勘察地下水和水体、湿地等,获得比较清晰的、完整的图像信息,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借助遥感技术的电磁波理论提供丰富的勘察测绘信息资源,有效提高测绘工作水平。
其次,利用遥感技术加强地下水资源勘察。依靠遥感技术的卫星拍摄模式了解区域内地形变化、气候特点等信息,进行地质学解译标志处理,包括直接解译标志、间接解译标志[2]。一般使用人机交互模式下的间接解译标志,分析有关于地下水资源的地形地貌遥感图像、岩性构造、地表水系特征、土壤植被等遥感特点;从遥感图像之中提取光谱信息加以分析,判断地层岩性状况,明确区域内是否有易存水性地层、潜水含水层的岩性构造;利用数学统计方式、模型技巧等处理信息,构建地下水单波段、多波段评估模型,并实测印证评估结果。
再次,利用遥感技术加强水文地质灾害调查。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区域内的地下水分布、形态和水文地质特点等,全面分析之后借助计算机模拟三维空间,通过遥感影像合理预测水文地质灾害,据此提出科学有效的灾害治理建议。
(二)规范勘察技术流程
利用遥感技术开展上述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时要先获取目标地质数据,这是第一个流程,只有获取丰富的、精确的数据信息,才能助力后续工作的落实。所以在解析遥感图像之前要选择更恰当的图像类型,基于不同类型图像的地物波谱特性曲线合理选择解译波段。例如解译水体是多使用TM1波段,识别岩性时多使用TM1或者TM5波段。
接下来要处理遥感数据,分别利用遥感系统、地面系统进行初步所获地质信息的数据处理,满足勘察工作需求。例如使用环境遥感信息分析方法,根据有关于地下水的植被、湖泊等环境信息推测地下水资源情况。由于遥感图像上体现了这些环境信息,要注意将环境信息剔除,提取植被、地形和环境信息,对温度与湿度等因素展开分析,确定是否存在地下水。对于非干旱地区,一般环境信息与地下水资源的相关性不大;针对半干旱地区,外部环境变化不明显时分析动植物的生存情况就能获得地下水信息;干旱地区的大气降水、人工灌溉等较少,环境信息的影响不大,此时可直接将遥感图像作为判断地下水信息的依据。
最后选择图像合成波段,综合考虑区域水文地质勘察结果、图像数据提取目标和各种岩层的光谱效应、各波段光谱信息等,合理选择波段,向专业建模软件输入这些信息,围绕勘察目标建立地质模型,使地下水分布更直观,包括深度和存储量等,避免盲目开展后期工作,提高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效率。
(三)引进智能遥感技术
科技在不断进步,遥感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基于智能遥感技术的勘查系统相比普通勘查系统拥有智能性,主要涉及到智能化的遥感器和遥感平台、信息传输接收装置、图像处理设备等。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可以利用智能遥感技术弥补传统方式的缺陷,例如更全面地采集信息、更快速地获取信息,彻底摆脱地域、环境和时空等因素的影响[3]。具体来说,先利用卫星、飞行器或者飞机上的遥感器收集信息,获取地面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然后向传输接收装置反馈所有信息,进行简单的筛选与整合以后进行图像处理设备的比对分析,再绘制三维立体图。由于不同物质对应不同的光谱吸收反射特性,因而各物质间存在不同成像信息,要通过智能遥感器准确捕捉所有电磁波信息,根据其不同反馈全面获取水文地质勘察信息,进一步优化图像绘制。
三、结语
水文地质勘察是土地勘测三调的一部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工作人员要更好地融合遥感技术和水文地质勘察,详细开展勘察调研工作,加快水文地质勘察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进程,填充三调中的水文地质资料,极大地提升勘察效果。
参考文献
[1]孟龙.水文地质勘查中常见的难点和对策解析[J].西部资源,2020(03):91-93.
[2]石磊.基于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应用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07):36-37.
[3]宋启龙,李瑞峰,王会敏.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探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0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