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

2021-09-10吕鸫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议题立德树人

吕鸫

摘  要:自2017 年新课标修订以来,议题式教学开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广泛应用。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维度进行探究,努力为构建高效课堂,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议题;教学模式

一、什么是议题式教学

为全面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实施“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

议题是指通过商讨、辩论来阐释或辨析的问题复合体。议题式教学是指围绕议题,开展一系列有逻辑的认知思辨和可选择的活动探究的教学过程,是以 “议”为解决问题主要方式的意义建构过程。

二、为什么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进行议题式教学

(一)理论依据

1.杜威“从做中学”理论认为,它是比“从听中学”更好的一种方法,因为它充分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使用议题式教学给予学生一定的开放性学习空间,让其能自由思考、讨论的同时,也为学生搭建起了一座由社会到课堂再回归社会的桥梁。

2.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的实质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而议题式教学借鉴了该理论的观点,认为知识的习得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不是被动的,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沟通交流得来的,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

3.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议题式教学正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和学科素养的养成。

(二)实践需要

1.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 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回归初心与原点——学生的发展,而议题式教学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为逻辑点,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改变思维方式为重点,无疑有助于这个任务目标的实现。

2.是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需要:

(1)传统教学理念、组织模式与评价方式不再适合新的形势,面临挑战:一方面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更多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但没有引导学生去体验、领悟知识,知识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学生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传统政治课评价方式单一,只是用会考、高考的分数去衡量学习水平与成果,导致很多学生的政治学习过于功利化,但实际上政治学科对立德树人、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高中政治课堂要求提高学生社会理解能力与参与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过程性科学评价。所以新形势下急需对高中政治传统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造和创新,议题式教学势在必行。

(2)新课程方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的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而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前后相承的基础学科显然同等重要。议题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有利于立德树人。

三、怎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设计和实施议题式教学

(一)着眼学科概念设计议题,贯穿教学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议题。

新课标在高中政治四个必修模块课程内容的“教学提示”栏中提供了34 个议题样例,称为“课标议题”。在“实施建议”列举了四个中心议题,我们确定议题时,可以参考样例,再对各个议题进行细致 梳理,切割、分析、解构,以中心议题为统领,设置子议题,使议题具体化。

2.把有价值的社会热点话题转化为议题。

关注社会热点,把学生提出来的有价值的社会热点中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价值相关的话题转化为学生能够开展探究活動的议题。比如学习必修二第二课《民主监督》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购买困境,设立中心议题:积极参与解决新冠肺炎疫情下口罩购买困境。再根据话题载体设置分议题:议题1 公民用什么方式解决口罩购买困境。议题2 公民监督,为什么会让政府改进口罩购买方案。议题3如何监督,才能让政府制定更好的口罩购买方案。因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课堂活泼起来,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融入社会。

3.创编改造生成议题

高考试题涉及的话题可以改造为课堂活动的议题。 以全国卷为例,2018年“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 改革才有出路”“我国杂交水稻的研发和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9年“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都是非常好的课堂活动议题。

(二)整合典型案例创设情境,承载议题

情境是议题式教学的载体和呈现。优质的情境设置能够实现知识和活动的有机统一,它使知识脉络逐渐清晰、层层推进、水到渠成;使活动过程精彩纷呈、环环相扣、淋漓酣畅。在议题式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各种形式的情境来达成教学目标。既可以把学生生活实践作为蓝本,创设情境,也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社会热点作为情境。总之,我们要创设符合课标要求的情境,体现知识价值;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情境;创设学生自主合作的情境,培养学生能力。

(三)根据议学任务,开展活动

通过各种有效的活动,实现议题。比如,学习必修二第四单元“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时,根据课标,结合新冠全球爆发,把特朗普应对疫情态度及做法作为情境:(1.称赞中国2.和中国合作3.甩锅中国4.抹黑中国)

设定中心议题“疫情之下,坚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议题1:如何理解疫情中中美关系的变化?

议题2:主权国家为维护其国家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为所欲为吗?

议题3:埋怨、指责与推诿能解决问题吗?对抗疫情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活动,学生分组去搜集信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沟通协作能力,通过组内合作、组间博弈、观点辨析,形成对议题差异化的见解,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思维,增强能力,促进学科素养的发展,也促进了学生小组互助、团队协作等合作品格和交流能力的提升。

当然,除了课堂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实施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专题访谈等多种形式的校外实践活动。

(四)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反思评价,升华议学

评价是对议题式教学成果的巩固和深化。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既有知 识的表述、才艺的展示、情感的交融,更有思维的碰撞。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能激励学生在课堂中探索的积极性,展现自我、提升素养。

1.强化对学生过程表现性的评价。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学生能不能积极参与议题的讨论和思考,学生能不能理性辩证地考虑问题以及对于这个问题有没有个性化的观点。

2.加強对学生核心素养达成的精准评价。议题式教学是为核心素养的养成服务的,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评价要围绕这一点展开。

3.展示交流,内化反思和评价是议题式教学的最后一个也是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个环节要注重价值引导,在学生反思有偏差时及时进行价值引领,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它最终落实学科核心价值和学生必备品格,达到育人目标。

总之,议题式课堂教学就是:议(活动型)-好议(可议性)-议好(素养化),目前,议题式教学尚属于新事物,可供研究的空间很大,我们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努力为促进素质教育目标,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更好地服务。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高中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探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2113)】

参考文献:

[1]刘用旺. 基于“四性”导向的课堂教学优化——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探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12):2-2.

[2]鲍宇超. 思想政治课的议题式教学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18(8):4-4.

[3]冯启雄. 立足常态科学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J]. 师道:教研, 2014(1):2-2.

[4]覃遵君. 凸显统整性课程重构 探索议题式教学方法——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初探二[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01):17-20.

[5]李宇声. “114”教学新范式的探究与实践[J]. 中学教学参考, 2015(9):3-3.

[6]李勤. 议题设计的“六原则”[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8(10):4-4.

[7]陈凤. 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活动型课程构建策略研究[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9(03):123-123.

[8]许富繁. 从一次教研活动看学科核心素养培育[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8(6):4-4.

[9]张珩. 明确议题“四性” 提高教学实效——兼与余国志老师商榷[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04):76-77.

[10]刘哲宇. 浅析议题式教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作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06):35-36.

[11]韩馨元 陈晓彤.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应用分析[J]. 现代交际, 2019(13):176-177.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议题立德树人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