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教学策略
2021-09-10张定成
张定成
摘要: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也被放在重要位置,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培养道德情操以及法治观念的大好时期,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选择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案例,引入到课堂中去,让课堂更富有生活化情景,让学生有更生活化的体验。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于道德与法治的相关教学也变得更加重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进行实践,是现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点研究对象。而回归生活让这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明了,也是推动道德与法治课程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现状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仍有一些难点和脱离生活时间实际的地方,小学生理解起来仍有一定的困难。课堂仍是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师还是把控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学生在课堂忙于记笔记,记知识点,对于知识本身的思考和反思是比较少的,这也导致学生对于某些知识不够理解。除此之外,现在的学习以及考核方式,仍是比较传统,一般是学生背诵有关的知识点和题目,再进行考试,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比较大,尤其是面对一些不太理解的知识点时,背诵起来更是有难度。而且,课堂中是缺少生活化教学的,回归生活的教学力度也是不够的,仍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回归生活的有效措施
2.1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是离不开生活这一实际环境的,所以,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学会观察生活,对身边的一些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有所认识和了解,贴合课程的内容可以引入课堂,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是生活的,是来源广泛的。另外,教师一定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也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课堂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去反思生活中的不好的现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5 这些事我来做》这一课时,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在家做过那些事情,有没有帮妈妈洗过菜,帮爸爸倒杯水,让学生们有生活化的感受,不要仅仅局限于书中的内容,要将讲课的内容扩展到生活中去,通过一些生活化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是容易理解的,是可以转化成实践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帮助家长做事情的激情和热情,让学生学会承担家庭责任,促进学生生活能力的提高。
2.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课堂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的授课材料,更容易理解的内容,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利用一些视频或者是图像,让学生对某些现象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更新的认识,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独特魅力,在学习时也会更加集中。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借助智慧课堂设备,利用纪录片或者是电影等,或者是领导人的一些讲话内容,让学生更清晰的看到,感受到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战争的残酷,军人的不易,以及前辈们的不懈奋斗,让学生对中国的奋斗史有深刻的体会,让学生明白中国发展的不易,中国现在强大起来了,中国人民有底气,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力量和骄傲,对现在的美好生活,要更加珍惜且坚持奋斗。这样的授课方式,比仅利用书本上的有限知识,更加具有感染力,学生的情感也会有更深的体会。
2.3注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前和课后实践
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一定不能忽视生活化的实践内容,这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意思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才能让学生理解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所以,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布置适当的课前或是课后的实践,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感受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有所学习和收获。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留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环境污染的现象,这些污染问题是如何造成的,在学习完这一课的内容后,在安排合適的课程实践,让学生们去治理相关的环境污染,比如去捡拾公园里的垃圾,出行时乘坐公共交通不开私家车等,让学生去践行环境保护,缓解环境污染。这样能帮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也能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去思考如何缓解环境污染,从自己的细小举动去改变环境,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结束语
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是现代社会不能缺失的。教师要通过新方法、多种教学手段让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入生活,回归生活。不断让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有新的认识和体悟,不断加强自身道德建设个法治学习,成为新时代讲道德、懂法治的时代新人,不断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J]. 章福成.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17)
[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 胡立萍.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