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面教育蕴含着耐心与理解

2021-09-10李婉红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0期

李婉红

摘  要:耐心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更是一种信心和勇气。柏拉图说过:“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仔细琢磨我们的日常教学,每一天每一步骤何尝不是需要倾注专注与坚持,耐心期盼孩子的成长。我相信甜美的果实属于常常持有一颗包容与耐心态度的人。善解人意懂得换位思考,你读懂了别人,试着大爱好好品味着大千世界的事物。心事明朗的,当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包容与耐心,会换回孩子真挚的努力与拼搏。教育润物细无声,轻轻地散发着它特有的魅力,贵在耐心与宽容。教育从来都是一门大学问,大千世界人各有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会理解与宽容,是一种能量的转换,你输出的是阳光收获的一定是阳光。

关键词:耐心与理解;宽容接纳 ;温暖心田

尽管不完美,我们依然微笑能认识自己的缺点与劣势,勇敢的面对和承担,并能继续向前走,欣赏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我们面对全体孩子,但也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稍微落伍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关爱,老师对学生常常抱着宽容心,在他犯错误面对困难时伸出援手,可以让师生之间两个人的心走的更近。多了一扇交流之窗,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阳光。老师对待小调皮孩子的教育需要小步子慢节奏,哪怕一点点进步我们尽可能及时鼓励与引导。多一分宽容,生活便对一份温暖和美好。

一、宽容接纳不完美

有些孩子注意力偏低在日常学习中他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不要等待他们做错了才批评指责,对待他们要有一定前瞻性,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我们都可以提前肯定与鼓励显得尤为重要。此时鼓励不一定非要物质性的奖励,精神上的安慰、言语的赞许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更重要。苏苏容易分不清场合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教学过程在我们很容易发现苏苏你跟他交流时目光游离不定,你跟他讲什么他都左耳进右耳出,真是过耳既忘的状态,他们很难持续学习。周围的一丁点风吹草动他们就分散去注意力;难以安心上课,坐上一会就会情不自禁的站起来,这里玩玩哪里玩玩,对于正常教学有比较大影响。大多数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内心都比较脆弱,缺少温暖与关爱,对这类孩子鼓励显得尤为重要。哪怕是老师一句闲聊的话,一个赞许的目光,都会让他们开心一整天。

二、宽容能温暖孩子心田

我们日常处理学生、工作的实务繁多,往往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有时候还没等孩子完全表达,我们急于下定论。没有花足够的时间了解他们这些行为产生的缘由,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我们可以有宽容地接纳孩子犯错误的态度并改正。保持友善的态度,等孩子冷静下来。猜测孩子因为什么受伤,表达同情和理解。这些好动的孩子通常注意力偏低,在日常学习中他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不要等待他们做错了才批评指责,对待他们要有一定前瞻性,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我们都可以提前肯定与鼓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认为自己被理解了,才会心平气和的听取老师的观点,承认错误并主动改正。一天课前,教室起哄声一片,眼下毅毅拿起椅子高高举在头上,大声喊道:“你再说,再说,我就砸你。”吓得我一身冷汗,一把拿住椅子,拉着他的手。犯错误有时候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不愿意改正,错误一步步扩大。经过一个中午的交谈,毅毅的心放宽了,主动跟我说了事情经过。他说爸爸每天辛辛苦苦开着公交车接送乘客,他的腰整天酸痛,脖子也是硬硬的,手不时会发麻,他们还取笑我爸爸。说着说着眼泛泪光,他说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会改正的。除了歉意还跟我说,老师以后我不随便乱发脾气了。顿时,我们彼此间嘴角不经意都流露出了微微笑意。

三、宽容陪伴孩解决问题

需要让孩子知道自然后果,老师可以对你的行为宽容,但不是宽恕。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苏苏在课堂上任意捡起一些东西、各类物品惯性地随手扔,也许是百般无聊闹着玩,也许乱扔东西的行为也苏苏愤怒、难过、不舒服等情绪的发泄。当语言不能够表述不清晰时,苏苏第一反应通过行为发泄情绪,来以此引起老师的注意。有一次我在上科学探究活动课,制作一辆小车。忽然一个车轮子往我眼睛扎得刺痛,泪水随之而出。尽管这时的自己火冒三丈、心有余悸。但面对特殊孩子的教育更需要多一份耐心与呵护一朵怒放的花儿更需要“园丁”们的精心养育。

四、沁人的雨露温暖盛放的花儿

宽容与耐心是都是美丽的花朵。如果我们能对孩子说:“犯错误了,没关系!宽容意味着理解和原谅,学习生活中难免与别人产生摩擦、误会、甚至仇恨。孩子柔弱心灵更需要老师温暖的呵护,如果能时刻提醒自己心怀满满的宽容。修炼宽容接纳不完美的心态,把宽容的信息传递给孩子,宽容而坚定陪伴孩解决问题。宽容给人以许多,而快乐是第一回报。

学会了宽容,就得到了幸福。既能接受孩子的优点,又能接纳他人的过错,被宽容的人是幸福者、幸运者。宽容能滋润人内心的焦渴,给这个世界带来勃勃生机。尽管不完美,我们依然微笑能认识自己的缺点与劣势,勇敢的面对和承担,并能继续向前走,欣赏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班级教育中开展正面教育的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5077)】

参考文献:

[1] 王义明.中小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D].山西教育.2009年06期

[2] 王名明.《创建快乐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J].2012年4期

[3] 周東成.《激励的力量塑造学生和谐人格》[C].合肥教育2006年05期

[4] 陈颖.《和谐教育学生行为再探究》[C].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5] 周晨.《正面教育力量的教育》[D]]中国小学教育.200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