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契约学习法”在初中耐久跑教学中的运用

2021-09-10张朝晖

当代体育 2021年24期
关键词:契约体育教师体育

张朝晖

在过去的初中体育耐久跑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结合年级、学生的身体素养、性别等因素制定教学内容,整合教学顺序,虽然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身体素养提升有一定帮助,但是时间一长,学生会渐渐丧失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不能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近些年,契约学习法在初中耐久跑教学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不仅对传统体育耐久跑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还能够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辅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对“契约学习法”在初中耐久跑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分析具备很大现实意义。

1 契约学习法概论

契约学习法起源于美国学者帕尔赫斯特,该学者在对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责任进行划分时提出了“教育签约”的理论,其主要是将“学习契约”作为介质,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依靠,让学生得到有效改善和发展。该学习方法能够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督促两者共同制定学习规划,像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以及学习中的各种措施和方法等,根据契约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判断,然后结合实际情况,继续续约、提升,确保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显著提升。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契约学习法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实现“面向全体,差异发展”。契约学习法的基本步骤为:确定学习内容——确立学习目标——签订学习契约——履行学习契约——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2 初中耐久跑教學现状分析

2.1 意志品质偏弱,缺乏自信心

初中生在进行耐久跑运动时,其身体会一直承受着极大的负荷,还会存在心跳加快、胸闷气喘、呼吸困难、下肢肌肉酸胀等表现,一些身体素质较差、体型瘦弱以及缺少锻炼的学生还会存在头晕、恶心、呕吐等问题,这些生理反应为学生带来了严重困扰,这要求学生一定要依靠自己强大的意志力进行克服。但是现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或者是被家中父母娇生惯养,意志品质偏薄弱,不具备克服困难的自信心。这导致许多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一听到教师要求开展耐久跑运动,就会出现惧怕的心理,并为自己冠上“我跑不了”、“我肯定吃不消”的帽子,时间一长,就会对锻炼效果带来较大不利影响,进而成为恶性循环。

2.2 对耐力跑特点了解不足,锻炼目的模糊

现代运动医学研究认为,耐力跑能够有效优化人体心、肺功能,提升心肺功能对青少年身体的成长和发育有很大帮助,还可以维持其心理平衡,强身健体。然而很多初中生都对自己的锻炼目标不清晰,也缺乏锻炼的意识,对体育锻炼的强身健体功能没有充分意识到,反而是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休闲娱乐,忽略了其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作用。所以,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都会优先选择跳绳、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具备较强趣味性的项目,却对耐久跑等技术动作单一、运动过程枯燥无趣的项目兴致缺乏。

2.3 生理因素影响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还没有平衡,因为胸廓狭小、呼吸肌张力不强,且呼吸比较浅,肺活量也偏小,呼吸频率比较快,呼吸系统调节机能也不健全。在耐久跑练习过程中,机体的供氧能力跟不上身体的需求时,会导致乳酸堆积。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等问题出现,触及生理“极点”,无法保持正常练习状态,还会让学生对耐久跑产生抵触、厌学心理。

2.4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耐久跑属于经典的周期性运动,其主要特点就是运动持续时间比较长、动作形式单一、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不曾重视对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改善,每节课只是要求学生围绕操场连圈跑,导致学生对耐久跑产生误解,后期耐久跑教学环节学生就会感到泄气,面对教师的要求,不回应、不配合,时间一长,学生们会出现厌学、回避,甚至用装病来请假,这对初中耐久跑教学的开展产生了极大阻碍。

3 “契约学习法”在初中耐久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耐力素质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同时对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耐力素养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心肺功能,还能提升身体的抗疲劳能力,优化学生的内脏器官功能,让学生树立勇敢坚强、吃苦耐劳的意志,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克服耐力跑中的困难,并提升学生的体能。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当不断探索找寻科学合理的培养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提升耐力水平。

3.1 运用契约学习法,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契约内容就是契约教学的核心,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关联。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制定契约时,不可将契约的标准定得过高,否则会对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严重时甚至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对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掘有很大不利影响。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深入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并将此当作参考,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合理化的学习目标,如此方能将契约学习法的作用、价值得以全面发挥。

比如:在耐久跑教学过程中,因为每个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制定契约时,不可使用不变的标准要求全部学生。这需要体育教师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身体素养进行透彻全面的了解,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差异化的契约标准,如此方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让他们都可以向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努力,同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途径完成耐久跑这项体育运动训练,进而显著提高体育教学成绩。

3.2 运用契约学习法,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都是将教师作为主体,即所有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都是教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不平衡,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打击。但是在契约学习法中,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商讨制定相关协议,在该环节,需要教师和学生一同参加,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契约条款,但是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让学生做体育教学的主人。而教师则是由传统的主体、操控者变成契约的执行者与督促者,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

比如:体育教师在教导学生们学习耐久跑的标准动作、呼吸节奏、起跑姿势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定是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动作示范,然后让学生参照教师的动作予以模仿,直至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这些重点知識点。然而运用契约学习法时,教师应当提前与学生签订合理契约,将契约内容制定为耐久跑之前的热身运动、每天对这些动作的练习量以及跑步时长等,然后在下一节体育课上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通过这样的措施激励学生自主练习,如此一来体育锻炼就会慢慢发展成学生的自发行为,并非是传统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然后让学生快速准确掌握耐久跑的动作要领。

3.3 运用契约学习法,实现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评价

在传统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通常只会对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进行评价,往往会忽略学生学习体育运动项目的态度以及日常进步的评价,这对学生全面发展有很大不良影响。将契约学习法在初中耐久跑教学中进行应用时,教师能够在契约中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比如: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学生也会结合契约内容要求严格执行,通过此持续改善、优化自身学习行为,提高学习体育科目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和学生拟定契约时,尤其是在确定学生学习成果时,首先要对学生体育技能掌握的程度进行确切规定,或者是添加更多内容在契约中。其次,学生对待耐久跑体育活动项目的态度、和其他同学配合的态度、自身努力情况等,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将过去单一的师生评价进行改革,增设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然后让学生对契约内容进行全面充分了解,这样学生会严格遵守契约中的规定、要求去执行,进而显著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让学生成长为全面综合型人才。

4 “契约学习法”在初中耐久跑中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4.1 让学生充分了解契约学习法的意义与作用

为了让契约学习法在初中耐久跑教学中顺利有序的开展,同时将其作用予以全面发挥,一定要让学生对契约学习法进行透彻深入的了解,知晓其对体育学习的重要作用,唯有如此学生们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制定契约,同时严格执行契约中的要求。

4.2 提升契约学习法的有效性

契约质量对契约学习法的应用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学习契约,如此方可保证学习契约的质量,令契约学习法的价值、用途得以全面发挥。若是教师为学生制定的学习契约不合理、不科学,那么其会对学生增加体育知识储备量、提升技能学习能力产生较大阻碍,由此对契约学习法的应用效果带来影响。对此,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实施科学合理的方式提高契约学习法的有效性,例如在拟定契约之前,教师需要和学生、家长对契约内容予以探讨,当学生执行该契约一定时间之后,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真实学习情况对契约内容进行合理整改。

4.3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契约学习法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运用契约学习法时,务必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进度选择科学性的教学手段,并将学生与自己在契约中的关系予以灵活掌握。在契约学习法中,尽管不用教师承担全部契约责任,然而也不可让学生随意学习,而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指导,并用发展的眼光对契约内容进行合理调节,如此方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并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性,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毅力。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耐久跑教学中科学应用契约学习法可以极大推动初中生体育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充分掌握更多体育锻炼方法与技能,进而让学生树立正确锻炼身体的意识,提升自身身体素养。所以,在初中阶段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灵活、有效、合理运用契约学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严格监督与指导,进而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

(作者单位:厦门市海沧区东孚中学)

猜你喜欢

契约体育教师体育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我们的“体育梦”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
群体认同调节下的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卖地的契约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