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21-09-10李清晓
李清晓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很多体育教师,都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学习的技巧,培养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实际运动水平。但有一部分学校由于对教育改革没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这些学校任职的体育教师,将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使用分层教学既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也可以让学生得到合适自身情况的体育教育。
一直以来,分层教学法的教学原则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普通高校中已经被广泛接纳并应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则更需要利用这一教学原则,因为新时代的学生群体身体素质以及健康水平比较复杂。如果不利用好分层教学的原则,那么这些学生的未来健康发展就会收到严重的阻碍。所以,需要将教学对象进行分层。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个体进行分层是最基本的原则,然后,需要将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作为体育教师,在教学目标确立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具体分割和细化。
1 实施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根据学生之间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耐心地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案。对于身体素质强,体育运动水平高的学生来说,简单的体育运动内容不能满足其运动量,也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此,就需要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进行适当的延伸。面对体育运动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要细心观察他们的体育运动习惯和体育运动方法,由此发现他们的优缺点,并及时为他们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让他们的体育运动水平更上一层楼。对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运动水平也比较低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做的事就要端正教学态度,让他们重视体育运动。使用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使其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动力,教师就能更容易地展开体育教学。
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作为教师,需要直面学生间学习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并且基于此种条件下,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同时,细致认真的观察每位学生,对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持有正确的态度,从而利用这种差异,创造更多的教学可能性。教学任务分层是在教学目标分层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分层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对学生提出体育知识、体育运动能力与体育运动技巧方面的综合性要求,为此教师需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良好地完成不同层次的体育运动任务。
2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層教学法的策略
2.1 提升训练水平
为了打破应试教育的缺点和桎梏,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并实践各种教学方式,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对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力求可以将传统教育的桎梏打破,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营造可以良性发展和成长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科学高效的教学活动中获得实践能力的稳步提升。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体育教师开始尝试将体育教学和分层教学进行结合,由此促使教学方式收受实效。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培养,还可以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释放自己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使学生可以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培养。但是,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有些问题是需要正视和解决的,这些问题会影响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质量,对此,教师需要借助于分层教学法,从根本上提高高中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质量和水平。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将体育教学与训练作为学生的日常,使学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综合能力的培养。
2.2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分层教学
很多教师在考察学生体育运动能力的时候使用“一刀切”的方式,这种不科学的方式非常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体育运动的了解程度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导致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教师在评价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更加合适的考核方式,让评价变得更加全面和具体,使学生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更加清晰的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有所收获。与此同时,在高中阶段体育方面的实际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手段,不仅能满足所有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长足性发展,还能够促使学生释放在体育运动方面的自主性,提升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综合水平,促进学生在综合方面的素质提升。
3 结束语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然后为其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全体学生都能提高体育运动兴趣,与此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单一模式,充分调动起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进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的体育运动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