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角下初中体育的有效教学策略
2021-09-10雷力
雷力
众所周知,目前很多初中的体育项目训练的水平整体都是偏低的,学生体育课程上课的时间也比较短,学校的场地、体育器械的资源也不足,再加上学校投入初中的体育训练经费也比较低,加之学生参与度不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现状,共同探究基于新课程视角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方式,对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学生训练提出一些具体的方式,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初中体育事业的发展。
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是五育并举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全面型人才的必由之路。而学校的体育教学,是发挥着基础作用的,可以帮助学生拥有一个强大的体魄,健全发展的人格和坚韧的意志,能帮助学生懂得爱护身体、热爱生命。对于体育教学的有效教学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决定的,为了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必须要用创新的精神进行体育教育事业的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 引入素质体育训练
由于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正好可以借助西方体育这一经验,发展自身的教育方式,将体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当中,在初中阶段由于,初中生的可塑性比较强,身心发展距离成熟还有一定的差距,帮助初中生锻炼身心健康,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的束缚,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这也对于其后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素质训练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一是身体体能拓展训练;二是心理体育;三是创新能力拓展训练;四是社会交往拓展训练。而在初中体育中的定义一般是指教师在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传授时,构建符合课程任务的教学情境,或者是结合多个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选择和设计,将课程内容变得更有挑战性,在学生之间开展团队的配合,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把体育的完成看成一个任务,可以在训练中更富有挑战性和竞争性,学生可以在训练过程内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体能。恰恰是由于体育具有团队性和实践性,可以发展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体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初中生体育参与度的提高。
2 融合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现代化体育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帮助深化对体育基础知识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因此,在目前的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中,各个地区的政府应充分自己的经济职能与政治职能,不断完善学校的信息基础设备,并融合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以投影仪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项现代化科技丰富课堂教学实践,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子化书写方式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手写知识点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生对投影仪感兴趣的基础上更加全神贯注地融入到课堂之中。尽管现在来看体育课程大多以户外式教学为主,但也可以同样使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在课堂实践中增添一些新颖元素,如:音乐、舞蹈等,从而让学生在枯燥的课堂中感受到不一样的课堂。尤其是现在体育课程有些知识晦涩难懂,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用PPT或视频等形式生动鲜明地展示给学生,同时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为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巩固,更好地清楚了解每一步的转变动作与注意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最终为实现让体育真正强身健体的训练效果。
3 注意学生个性发展和班级整体发展的关系
在初中體育教学的过程中,对一些体育能力更拔尖的学生需要有很高的标准,那就是让这部分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寻求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发展这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更高水平,发展学生的潜力,对学生的体能训练提出新要求。教师依据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因时制宜,合理想到解决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些能力较弱,跟不太上教学进度的学生,教师更应重点关注,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课程也要依据这些学生的理解能力,做出调整。班级整体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并不冲突,其中需要的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专业素质的发展。因为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肯定能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进而在学习体育课程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学习驱动力,促初中体育训练训练质量的提升。由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个性发展和班级整体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4 结束语
体育教学要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设计课程,进行教学,而对于个别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更应兼顾并且制定符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同时,基于新课程视角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中还应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实际可操作性的特点,因为这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案并且加以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结合,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列五联合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