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视角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究
2021-09-10周剑鹏
周剑鹏
体育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主要目的是让小学生在规定的课堂时间里利用好时间,跟着体育老师一起参与运动学习,强身健体,提高自身的素质。并且体育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等方面的优点。但是由于当前的体育课教学方法的落后,教学模式的古板,造成了体育课不太受小学生欢迎的现象,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有些学生进入青春期,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如果按部就班跟着以前的教学模式來他们大多有抵触情绪。因此创新教育应运而生,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成为我们体育教师最艰巨的任务。所以,根据本人小学体育教育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尝试。
1 场地器材器具创新
首先,场地创新。比如弯道跑的教学内容。体育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足球场的中圈进行十字接力教学。其次换个场地,比如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建议第一次课在教室进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老师用PPT给学生播放跑步有关的明星和教学视频,包括跑步的好处还有跑步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热身的作用和意义,跑完不能直接蹲着会引发重力性休克等等这些常识。
其次,体育老师课要开发和设计新的器材器具来教学。例如投掷教学,传统的投掷教学器材和教学方法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不高,所以我开发了新的投掷物“毛巾球”。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毛巾作为投掷器材,学生可自己进行改变器材,创新器材。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投掷的兴趣,在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投掷的欲望。一条毛巾贯穿全课,学生充分利用器材,体验多种练习方法。小学弟想象力比较丰富多彩,模仿创新能力强,但注意力的指向性和持续性较弱,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注意力分散。所以可以在投掷的教学器材器具上做足了功夫,通过投掷器材器具的创新和有趣味性的游戏来提高参与积极性。
2 内容创新
在体育教学内容这一方面,除了传统的教学内容,体育老师应该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根据学生的需要还有课程安排上向外拓展。因为之前的学习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太单调而且枯燥,起不了太大作用,因此才会对于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创新。
例如:在设计体育课内容时,可以安排一些小学生喜欢的内容,比如安排跑步教学时,摒弃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不要上来就跟学生说今天学习跑步内容,可以让学生背上书包去上体育课。学生就会纳闷怎么体育课还要背书包。这就是教师设计的负重跑。并不是说负重跑非要体育器材室去准备才行。学生可以利用生活实际中的道具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跑步教学不显得简单枯燥,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学习,让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小组之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拼,最后来个定向越野。
3 模式创新
目前小学体育课面临的问题就是孩子们喜欢运动但是不一定喜欢体育课。这说明我们多数传统体育课无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欲望。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创造力来激发孩子们参与意识。
例如:五年级篮球教学。首先音乐伴奏的球类游戏活动。然后组织练习原地高姿运球,通过师与生的合作演练引导学生明晰低姿运球各要领的实战意义,组织练习原地低姿运球,循序渐进地实战演练引导学生明晰高低姿运球的实战运用及转换时机。另外,可以安排游戏的对抗模式,比如一人运球另一人抢球。然后增加难度,两人同时运球去抢对方的球。接着安排五人一组的团队运球对抗赛,让学生明白篮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最后篮球游戏:“黑曼巴(科比)来了”来结束教学,学生的热情达到空前的高涨。
4 作业创新
小学体育老师一般都会认为,体育课程只不过就是学生们应有的放松的课程,在课堂上学习体育知识,锻炼自己就足够了。但是对于要适应当代学生全面发展这一要求,只是课堂上的学习远远不够,因为课堂时间只有那么几十分钟,而且还不能保证全部的同学都按照纪律好好锻炼,也没有办法一对一监督,所以除了体育课堂上的任务,老师也应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也不要忘记锻炼身体,发展自身素质。
例如:不只是其他课程才能布置作业,也不只是纸上的作业才叫做作业,体育课程也可以布置作业。体育老师在上完课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比如让学生们回去拿家长的手机录一段跳绳或者做仰卧起坐的小视频,完成作业,按时发到打卡小程序,教师可以远程观看。用这种创新形式完成作业,既能好好一对一进行监督,督促学生锻炼,也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结语:创新教育通过场地器材器具创新,学习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作业创新等等,来吸引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爱上体育锻炼,高效的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快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也顺应当代的发展要求和需要。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要对我们教师进行创造力的培养,这是我们小学体育教师当前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