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
2021-09-10吴勇
吴勇
1 针对于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意识培养的探究
在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要求教师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手段。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将面临升学考试,有着较多压力,随之也会将自身精力和时间都放在文化课学习上,从而忽略了对体育课的重视,教师应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强调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价值和优势,促使学生在关注文化课学习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身体素质,实现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对终身体育意识有着全面认知,实现在授课中设置相应理论课程,让学生接受专业教育,并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优势和身体健康的必要性全面阐述,让学生主动接受学习,并开展各种体育锻炼,提升体能,促使学生接受过理论教学工作后,会对体育学科有着全面的认知,那么这时进行的体育锻炼才会达到理想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选择锻炼方式时,要避免盲目跟风,依据自身所掌握的技巧、身体条件来合理选择锻炼形式和项目,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提升身体素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2 针对于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采用多样教学形式的探究
在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具备主动性和积极性。虽然体育教学工作更加注重实践,但是由于传统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而且未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因此,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为学生明确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目的,让学生具备良好身体素质、体育素养。教师要走入到学生群体中,对其心理状态全面掌握,并了解兴趣爱好、个性化需求,将学生的基本、需求和教学相互结合,采用专用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像教师要合理利用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等项目开展教学活动,丰富体验教学工作,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好感,并发现学科魅力,也可以组织竞赛,鼓励竞争,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认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手段锻炼学生体魄,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3 针对于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锻炼习惯的探究
只有让学生主动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才会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提升终身体育意识,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形成良好锻炼习惯。当学生具备良好锻炼习惯时,不仅会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学习和训练,而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自觉开展锻炼,具备持之以恒的决心,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想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而教师要在授课中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各个环节当中主动学习,而并非让教师牵制着被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运动习惯。总体来说,教师要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指导,并给予厌学、缺乏运动兴趣的学生更多关注,发现其发光点,让这一类学生也能更好地融入到体育锻炼中。
4 针对于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积极组织各种比赛的探究
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逐渐发展成熟,而且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好胜心理,精力充沛。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合理设置各种比赛来激发学生胜负欲,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参加体育比赛中加强锻炼,提升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在比赛中也可以添加啦啦队、后勤队等,让每位学生都有工作可干,实现在共同努力下各种比赛有序开展,体会胜利的喜悦和自豪感、失败后的苦恼和落寞。因为比赛结果是不确定的,有输也有赢,会让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深化体育意识。教师要想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要善于改革创新,抛弃传统教学手段,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依据教学重点、学生身体条件、个性化需求来制定相应体育锻炼项目。像教师在为学生组织开展仰卧起坐活动时,应先了解学生身体条件,并为每个学生的设定合理训练目标,再让学生自行练习,通过这种放宽限制的教学模式会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并对自身感兴趣的项目学习和锻炼,提升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在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下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让学生掌握各文化知识的同时,要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教师要转变教学形式,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主动性,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终身体育意识。所以说,在高中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加强体育意识培养工作、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培养学生锻炼习惯、积极组织各种比赛,并鼓励学生能够踊跃参加,促使學生具备主动性和积极性,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中,具备良好精神状态,为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左宗棠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