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1-09-10罗星
罗星
在高中学前专业中体育课程是尤为重要的一项,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同样也是培养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在学前专业教学中要对体育课程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到这项课程对于学前儿童的重要性,并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发展,完善学前教育内容。
高职院校教育是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所以开展体育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体育活动了个锻炼学前儿童良好体质,也在过程中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要对体育教学内容有充分的重视,将体育教学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1 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如何开展体育课程
在学前专业中设置体育课程要将培养学前儿童身心健康为首要目的,其次是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根据学生能力和专业发展变化进行课程设置,培养学生体育教学的专业性,并让学生对学前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中正确的认识。
1.1 形成健康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前教学中的体育内容有全面地认识,并熟练几种体育运动,树立学生健康的教学观念,并学会应对教学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学习处理轻微创伤的方式,为学前儿童提供专业的体育教学。可以在教学前开展体能测试,根据学生身体状况进行身体素质锻炼,自发进行体育活动,调节身心状态。一乐观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学前儿童,并未学前儿童带来专业的体育锻炼内容,为学前儿童树立榜样。
1.2 体育教学要达到的目的
在学前教学中设置体育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对儿童身心发展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能够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程,构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跟随儿童一起完成体育活动。
2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设置
为了达到良好的学前教育教学效果,需要在课程中融入体育教学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实践课一般表现为课外活动、教学实践以及体育专业锻炼。理论课程一般包括体育保健以及专项教学实践理论。
3 体育课程的开设
在学前教育中开展体育课程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愿意在将来为儿童开展专业的体育教学。在实际过程中要结合专业课程内容,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将体育教学设置为专业必修课。课程时间为1-3学期。并在每学期结束时,进行体育专业考核测试。
4 體育课程教学内容
在制定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时,需要注意课程的专业性和实效性,结合专业就业需求,满足儿童成长需求基础上进行内容制定。要符合实际教学条件、与学生情况契合、满足就业需求、满足专业教学、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等。
5 学前教学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5.1 促进儿童身体发育
在儿童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儿童的身体发育,通过体育教学就可以培养儿童的协调能力。所有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在儿童体育教学中大多数采用的方式是模仿,这样就对儿童的脑神经系统的得到改善和发展,锻炼了儿童的反应能力与学习能力。运动是促进儿童身体发育的最好方式,通过体育教学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素质,促进儿童新陈代谢,促进儿童身体发育,使儿童形成健康的骨骼成长,呼吸、神经系统能得到良好的培养,使儿童能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2 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都有重要影响。在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通过体育教学能让孩子在活动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观念。人的性格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在体育教学能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来感染孩子,进而树立儿童正确的人格。儿童园开展良好的体育教学,使儿童在轻松、活泼、快乐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帮助儿童积极向上、乐观大方、开朗的性格,因此,学前体育教学也是儿童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手段。
5.3 提高儿童的综合能力
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是较为丰富的,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能够锻炼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也能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行为习惯。例如在体育游戏中能让儿童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与其他儿童交朋友,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形成完善的人格。通过与老师的互动也能让儿童理解老师每句话的含义,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并通过不同形式的内容,丰富儿童情感体验,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有综合能力成长,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6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体育教学是尤为重要的,需要学生和老师有正确的认识,并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内容,为儿童提供更加专业的学前教育。
(作者单位: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