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徐琴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4期
关键词:红眼病心理学素质教育

徐琴

摘要:心理学原理在生活中普遍运用,在教学中也如此,在英语教学中更是这样。如注意的规律、兴趣的规律都是常用的。

关键词:英语;心理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4-153

怎样运用心理学原理来教学?是由教育理念决定的。应试教育不以学生为主体,用注入式教学,学生被动甚至被迫学习,也能学到一定的知识,这是有意注意的结果。因为有任务在身,不学习过不了关,即使感到学来无用,也不能不学习。因为既来之则学之,要向老师交待,要向家长交待,得零分是无法交待的,虽然无甚兴趣,也要凭意志和毅力来学习。但这种学习获得的能力绝无创新因素。因为是只为应付而学的。这种有意注意是消极的。而素质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发挥主动学习精神,必定先要感兴趣。对英语学习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就会产生长远的,持久的兴趣。这就会产生有意注意、决心、信心、意志、毅力,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是积极的有意注意。在教学中,前面说了,应试教育搞的是注入式,不讲究激发课堂学习兴趣。而素质教育则要充分激发课堂学习兴趣。这种兴趣是因教法的生动活泼而发生的,称之为直接兴趣。这种兴趣会随着教学方式的不生动活泼而消失。这种兴趣的产生就是无意注意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感悟到什么是兴趣,什么是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了。有意注意是有目的的(或是有任务,或是有需要)注意。转换到兴趣理论来说,这就是间接兴趣(由事物的结果而非过程激发的兴趣)这种兴趣是长远的持久的。如为了最终实现工程师梦而产生的学习兴趣就是长远的,持久的。在英语学习上,要实现工程师梦,就不能不学好英语。一是因为要考上大学,英语是必考科目。要学习工程知识,没有过硬的英语知识是不行的。这种长远目标所激发的兴趣就是间接兴趣,它会使學生主动的持久的顽强学习。这种有意注意是积极的。但间接兴趣和有意注意会引起疲劳。还需直接兴趣与无意注意来调节。下面就谈什么是直接兴趣和无意注意。直接兴趣是由眼前的直接刺激引发的兴趣。如在英语教学中,当同学们有疲惫感时,插入一个有趣的英语小故事。同学们由这个故事的趣味所刺激,一下子又来了精神了,这就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无目的,由新奇的刺激所引起,不会疲劳。如一个人走在河沿上,茫无目的的心不在焉的走着。忽然沙滩飞起一群水鸟,注意力自然而然地就转到水鸟上去了。随着水鸟的远去又消失。这就是无意注意。所以在英语教学中,用引发无意注意的因素来唤起无意注意,会暂时激发学习兴趣,调节由意志支撑而学习的疲劳。基于此,英语教学中,应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间接兴趣和直接兴趣,结合使用,方能收到教学的好效果。例:有个学生在高中三年级,英语成绩突然下降了很多。通过观察发现他听课不那么认真了,作业也有些马虎了。老师的课还是那样的教法,这就是有意注意减弱了的原因。但产生有意注意减弱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持久的兴趣为何减弱了呢?通过与他谈话得知,父亲病故,母亲一人负担太重,于是打算放弃高考,毕业就在家乡就业,所以认为英语无用武之地了。针对他的情况,英语老师与班主任一起做他的思想工作。经过多方开导,使他认识到了学习英语的意义:

(一)、从目前看家乡与老外交流的机会极少,技术上用到英语的时候也极少,但从长远看英语是不可缺少的。

(二)一个高中毕业生眼下是在国内家乡就业,但不能绝对化就不出国发展。所以应未雨绸缪学好英语。

(三)即使自己以后永远用不到英语,但英语课仍要占用时间。把这些时间混过又有什么意义?学一科爱一科,学就要见成效这样才是英雄本色。这种学习习惯的形成对未来从事的工作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好学之人一辈子都好学,懒惯了的人永远都懒。认识到以上几点,他重振了雄风,重拾了信心,学习毅力也增强了。教师的思想工作又激起了对英语长远的兴趣和学习的有意注意了。回头再说平时英语老师又是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无意注意的呢?也就是怎样激发直接兴趣的呢?那要按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

素质教育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生动活泼的方式”。对无意注意的刺激,各年龄段是不一样的。小学生意志薄弱,需要较密集激发兴趣,而高中学生意志较强,激发无意注意的次数在一节课内则不宜过多,但也不可缺。首先要实行讲究科学的备课,各个环节步骤都要让学生抓得着重点,能突破难点,听课不吃力,这样有意注意就会轻松很多,再加上适当的无意注意刺激,一节课就能轻松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用怎样的方法刺激无意注意呢?方法灵活多样。例如:在一次英语课上,发现有的优等生骄傲自满,自认为懂得很多,英译中文都不在话下。还发现大家有些疲惫感,于是插了个小故事:有一次一个学生暑假旅游,遇见一个西方青年拿着一本中文小册子,对其中一句话理解不了,问他们其中的一人。这人一看是“红眼病”三字。于是拿起笔就直接译为have a ophan l mia (红眼病医学术语),那个青年拿过去一看,仍一头雾水。这时从旁边走来了另一位中国青年学生,问明缘由,再拿过来一看,说译错了。拿过笔译为green—eyed(嫉妒眼睛发绿)。再递给那个西方青年。这下他懂了。为什么前者译错了,是由于他没看这个词组在句中的意思。而后者是看清“红眼病”在句中是嫉妒的意思。因为英语和汉语,绿色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英语里,绿色除了“没经验”外,还有嫉妒的象征意思。这时,教室里同学们的疲惫感消失了,而且对那位自以为是,错译中文的学生予以嘲讽。这时,那些自以为懂了很多的学生也脸红了,也谦虚地学习了。这时同学们的疲惫感消失了,这是小故事刺激了他们的无意注意了。产生了直接兴趣了。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就要把心理学原理用于教学之中。以上谈的是运用心理学的个别案例,要普遍运用,还要进行深入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红眼病心理学素质教育
“没有用”的心理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留神“电脑性”红眼病
看一眼就会得红眼病吗
跟踪导练(二)5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