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足球在健康领域的运用
2021-09-10周雪雯
周雪雯
摘要:让足球“踢”进幼儿园,不仅能促进幼儿的体格强壮,促进其协调发展,还能为国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然而,幼儿阶段的足球教育受幼儿的年龄、认知发展局限,很难开展专业的足球运动训练,竞技氛围难以形成。因此,在教育上更多的是以启蒙为主,将足球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过程中,通过特色足球游戏让幼儿更多地接触足球、了解足球,提升孩子的运动素养与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幼儿足球;健康领域;运用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60
引言
热爱运动、活泼好动是每位幼儿的天性,因为幼儿教师需将此作为契机,积极发展幼儿多方面运动机能,切实强化与培养运动能力,其中就包含了各项球类运动。曾有学者提出,运动针对幼儿而言可谓大有裨益,能提升幼儿的跳、爬、跑等各种运动能力。幼儿园积极开展游戏化足球课程,在此项运动过程中,幼儿能有效感触外界环境,认识事物所存在的前后联系,因此提出与开展游戏化足球课程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以球怡情,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
在开展足球游戏时,教师应注重对幼儿运动兴趣的激发,引导幼儿加强合作,以免幼儿因游戏产生矛盾。同时,教师应合理安排幼儿的运动量,以免对幼儿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小班幼儿,可以结合相应的动画人物角色来组织游戏或者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幼儿了解足球;针对中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一些关于足球的动画短片,激发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由于大班幼儿已经形成一定的认知基础,教师可组织他们进行足球比赛。在开展足球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习足球规则,更好地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
二、踢足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通过让足球“踢”进幼儿园的方式,能有效锻炼幼儿团结协作、交际意识和适应能力,促使幼儿的心理朝着更加阳光健康的方向发展。比如,小班幼儿好奇心、依赖性较强,具有较强的个性,同时他们受认知能力的局限,对新事物的认知掌控能力较弱,一旦遇到一些无法接受的事情时,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引发大哭、滚地、打人等行为发生。所以,在小班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滚雪球》《听话的球球》《快乐停、停、停》《小小快递员》《小松鼠搬家》等特色足球游戏,让幼儿爱上幼儿园,在游戏互动中让幼儿性格变得活泼开朗,愿意和小朋友分享。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让他们感受因胜利获得的他人歡呼情绪,以及因失败而感受到的难过情绪,从而了解到自身的行为是能够影响他人情绪和感受的,养成健康的共情心理,学会为他人着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另外,让足球“踢”进幼儿园,还能进一步发展亲子合作学习的力度,推进小班幼儿更好地成长。如:组织小班幼儿开展亲子特色足球游戏“小小杂技员”“快乐保龄球”“双人赶小鸭”“齐心协力”,让家长们感受到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美好时光,促进幼儿体能、智能的同步发展,为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增加一道防护墙。
三、依据幼儿年龄阶段设计针对性足球活动内容
在设计游戏化足球课程时,幼儿教师需要依据幼儿实际身心特征科学规划,应针对不同年龄进行不同的活动部署。(1)小班幼儿。处在该年龄阶段的幼儿喜欢模仿,而且身体机能相对脆弱,针对游戏规则缺少一定的理解与执行能力。那么,教师最好选择规则相对简单、实施难度偏低的足球游戏内容,例如“球儿慢点跑”。在活动场地幼儿发出踢球动作,看哪位幼儿提出足球停下来的位置和教师规定的位置最近,以此锻炼幼儿脚力。再比如“踢进球门里”,主要锻炼幼儿射门动作。(2)中班幼儿。相比小班中班体质较强,可以掌握基础的足球技巧,此时教师可引入具有竞技性质的游戏,对幼儿团队与竞争意识进行培养,例如,“抢球游戏”等。(3)大班幼儿。因为幼儿活泼好动、身体素质较好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具体制定游戏时应充分考虑游戏形式的多元化、趣味性。比如“爆米花”,将幼儿围成一圈,教师指定一位幼儿传球给另一位幼儿,成功计一分,如果足球从幼儿之间的空隙跑出则扣一分,最后看哪一小组的得分最多。通过“区别对待”,不仅可以针对性锻炼幼儿身体素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坚持锻炼的健康生活习惯。
四、举办家庭化的足球游戏活动
不可否认地,当下的应试教育让家长把精神和心血更多地放到语文、数学、英语这些课程的学习上。很多低龄幼儿被迫地被家长安排了满满的文化学习课程。有部分家长甚至认为体育锻炼不急于一时,可有可无。只要文化课学习好就是硬道理。家长的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逐步影响到孩童。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足球游戏当中来。比如开展一场足球赛,让家长作为观众,甚至邀请家长也参与到足球比赛当中(家长仅能带球,传球,不允许射门和守门)。还可以组织亲子足球游戏,让家长也参与平时课堂上设计的游戏活动中,不仅能够让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中得到放松,还能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纽带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家长了解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让父母与孩子能更好地交流,了解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学会尊重孩子,而不是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结束语:
总之,让足球“踢”进幼儿园,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对运动的热爱,还能增强幼儿智能、心理、体能素质,提升幼儿思维敏捷度与判断能力。让足球“踢”进幼儿园,更是一场素质教育的良好培养途径,引导幼儿参加特色足球游戏,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积极向上、勇于拼搏、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同时也为国家未来足球发展贡献一份最原始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关颖嵘,邱幺聿,余青璐.幼儿足球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休闲,2019(12):116-119.
[2]王凯丹.开展大班足球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4):18.
[3]管琳.浅谈足球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8(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