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化策略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融合

2021-09-10麻光荣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5期
关键词:解题教学转化策略融合

麻光荣

摘要:近年来,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在基础教育中,教学重点从以往的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转变,这就使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将数学相关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的有效方法。基于此,以下对转化策略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融合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转化策略;小学数学;解题教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080

引言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常常教导我们要学以致用,让我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而解题能力就是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一种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体现。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都十分关注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很多种教学方法,希望学生在汲取课堂知识的过程中,解题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一、化繁为简,降低知识难度

数学中,极易出现特殊情况,学生根本找不到问题的突破口,毕竟他们的知识储备薄弱,并且没有较好的思维能力,因此很难完成。教师要针对这一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剖析讲解,注意培养学生特殊问题简单化的解题能力。有些问题只是在题目和条件上的问法特殊,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迷惑性,但问题的本质并不复杂。学生缺乏透过表面看本质的能力,因此不能清晰地认识题目所考查的方面。因此应该着力培养学生对问题抽丝剥茧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将题进行常规变换,使问题变得更加直观,学生就可以快速提升解决特殊问题的能力。例如,小学会学习“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一道数学题:“湖光小学一二年级同学给山区小朋友们捐图书。一年级学生捐了298本,二年级学生捐了405本,那么两个年级加起来为这一小学捐了多少本图书呢?”大部分学生看到此种数学问题的时候都不知道要从何处着手,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将此种问题转换成简单的题型,如405+(300-2),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加轻松地对此道数学题进行计算,并快速获得最终的答案703。如此,教师就确实利用了转化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轻松方便地掌握了本堂课的知识,原本复杂的数学问题瞬间就变得十分容易,学生只要利用此种方式就可以对相似问题进行解答,还能够运用自己的所学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确实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授课效果。

二、让学生参与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他们的学习不主动,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课堂中,老师要主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有意思,只有这样,小学生在课堂上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教学真理。学生只有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才能在具体的学习中主动地靠近知识,并且把自己自主调整到良好的学习状态。在课堂的具体教学实践中,老师利用设置悬念等方法,从學生好奇的天性来出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变得活跃起来。比如,讲授“圆锥体体积的计算”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拿出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容器,给学生示范:“我用这个圆锥体把水灌满圆柱体,然后倒入这个圆柱体,这样可以灌三次。你相信吗?”学生在后面互相对视,表情也不一样。老师开始操作,学生注意观察,老师先把锥形容器装满水,然后再倒进圆柱形容器,刚装满三次圆柱形容器,学生就大吃一惊,个个跃跃欲试。所以我让他们拿出锥形和圆柱形(随机)容器进行实验,但结果不同。所以学生更好奇,更渴望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老师引出了这一节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三、错题法教学,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错题如果被放到了正确的位置,它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能够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快速提升。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将复习法、情境法逐步引入课堂,促使学生逐步掌握如何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当学生掌握了竖式计算方法后,教师将关于“205×67”的错误竖式呈现出来,说道:“同学们观察这道题目的计算方法,能得出哪些结论?”有学生认为题目计算没有错误,有学生则一眼就看出了题目的错误点。于是,教师鼓励学生上台进行计算并与之进行对比。计算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发现了“0漏乘了”这一关键点,教师也由此带领学生进行了详细分析。后来,教师又展示了“308×12”“108×45”“403×78”等中间带零的算式,促使学生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计算中“相同数位要对齐”的法则,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发散学生思维

在解应用题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求解未知量。一题多解是发散学生思维最有效的途径,在解题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巧妙应用一题多解教学法。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多种解法来解题,也可以布置一题多解的作业,发展学生的思维。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背景下,教师一定要仔细研究转化策略,不断调整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寻找最适合的解决问题方案,帮助学生优化解题,提高水平。同时,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化策略,引导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葛青青.基于转化策略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分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沈卫国.转化策略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29):69.

[3]李景强.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应用转化策略的方法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42.

猜你喜欢

解题教学转化策略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中学数学中的解题教学及案例分析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探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变式训练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