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法并举提高初中地理施教效率
2021-09-10环梅芬
环梅芬
摘要: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教学方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结合地理教学的目标和学生成长的需求进行教学引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值得教师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以下对多法并举提高初中地理施教效率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多法并举;初中地理;施教效率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071
引言
初中地理作为系统性学习地理知识,并培养学生地理思维乃至于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其覆盖面积广,涉及范围点多,既需要学生运用到抽象思维,也需要学生对重点内容加以记忆。地理思维也是影响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现阶段的地理课堂中不难发现仍然存在有教学质量不佳、对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不足、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以及忽视学生主人地位的诸多问题,更是难以促进学生发展其地理思维,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并将地理能学科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问题情境导入,活跃课堂
学起于疑,在疑问中引导学生,将更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在教学中穿插导入问题情境,在丰富多彩的情境引导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地理新旧知识、图表变化规律、实际生活等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入境思考,活跃课堂氛围。如在学习“气候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内容分析,穿插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教学前,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搜集全国各地的美食、服饰、动植物等素材,综合分析其中的地理知识要点,制作成PPT课件。在教学中,为活跃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先播放PPT,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方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而北方却比较喜欢吃面食呢?我国云贵川等地的饮食中大多会有辣椒,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一些地区的人们总会在头上戴着头巾呢?教师创设的这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课堂氛围也会因学生的探究而变得更加活跃,这时教师再顺势讲解与气候和人们生活的关系等相关的地理知识,将会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互动提升逻辑思考能力
逻辑思考能力,是一种通过按照形式逻辑,以初始条件在一定逻辑定理内推导出结论的能力,地理逻辑思考则是结合了地理的知识,进行关于地理的思维活动。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高的学生,能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推理,准确判断地理事物的关系,地理活动的逻辑,地理现象的活动规律。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与学生互动提高学生逻辑的思考能力。设置疑问进行互动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程度,每位同学能够通过积极思考问题来融入课堂,进而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率,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将地理知识活用到实际问题当中。例如,在课堂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并提高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来进行提问,“2013年7月甘肃天水泥石流:24人遇难1人失踪损失超汶川地震影响。”在展示资料后,提问学生,让学生说一说地理灾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如何能夠防治这些地理灾害?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能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之后为详细讲解,让没有思考出来的同学也回到正确答案上来,在新的提问开始时,大家便又能回到同一起跑线,开始对新的问题的思考,学生们将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展开逻辑思考。
三、注重感受,体验教学
与以往初中地理“授-受”的教学模式不同,体验式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使得学生在视觉观察、语言表达、动手操作中实现知识建构。如此一来,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最大限度地唤醒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同时,体验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认知、实践操作能力等,学生在体验中完成知识的建构,深化了所学的知识,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师在创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可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
四、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除了要耗费教师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外,这种教学模式的效率还很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关的教育部门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且对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做出了重要的决定,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方式都是其中的关键。针对这种情况,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布置一个教学内容中的兴趣点,让学生自己进行课程新知识的探索,这种预习方式能很好地让学生融入课本中,而且相比传统的预习方式更加有趣;然后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讲述,让学生解决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让学生对知识点加深印象;另外,教师还需要关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可以采用新旧知识的结合、回顾旧知识等方式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例如,在讲述我国各地区的气候特点时可以与北美各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对比,这样不仅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还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最后教师还需要定期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果进行检查,这种检查可以与生活内容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地理知识、地理能力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情况,还十分符合新课标中的教学要求。
结束语:
初中地理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提升教学有效性,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还是新课改的必然结果。因此,教师需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强化学生体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促使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潘艳.初中地理课堂导入有效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
[2]邢家赟.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41-142.
[3]李艳丽.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7(1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