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运动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1-09-10孙晓迪
孙晓迪
瑜伽运动是健身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调节人的呼吸功能,放松人的情绪具有积极作用。目前一些中职院校开设瑜伽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瑜伽运动,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由此,中职院校应当意识到瑜伽运动教学的重要性,并分析中职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以此针对性地调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阐述瑜伽运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探究瑜伽运动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瑜伽运动是源于印度的一种运动,该活动通过调节人们的体位、呼吸,从而改善人们的生理、心理技能以及精神情绪,达到身心合一的效果。因为中职学生存在比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将瑜伽运动引入中职教学中,能有效改善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锻炼学生身体和调节学生心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对瑜伽运动进行传承和发展。
1 瑜伽运动教学的重要性
瑜伽运动的特点在于实时调节人们的身体感受,要求人们在练习过程中顺其自然,通过加强身体的肌肉力量,提升自身的调节能力。瑜伽运动是一种体育锻炼,属于静力性健身的项目,能有效改善人的颈椎、腰椎以及脊柱等功能。瑜伽运动在发展过程中还融合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和佛教元素,对当前中职生而言,通过瑜伽运动能改善学生的状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更多新鲜的事物,进而让其拥有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素质。
2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1 压力较大
中职生通常会受到来自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压力,将直接威胁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中职生对社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其存在经验不足和敏感的问题,导致其接触社会时,其的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中职生面临的压力主要有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这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此阶段容易迷失自我,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2.2 诱惑太多
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其生理机能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应当在此阶段对学生的身心发育进行调控。此阶段学生容易受到各种电子智能设备、网络游戏的影响,导致越来越多的中职生不愿意接受体育锻炼,其科学运动的意识不强,长期保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对其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2.3 厌学情绪重
部分中职生对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再加上学生使用的方法不当,导致学生的学习状况逐渐由学不好发展为厌学、逃学。而且学生进入职校后,学习的知识更加专业化,深度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引起学生的焦虑和困惑。
3 瑜伽运动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3.1 調节中职生的心理素质
瑜伽运动对中职生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普遍中职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恐惧、偏执、抑郁以及焦虑等问题,瑜伽运动能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改善,让学生增强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让其拥有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其面对社会和更多的问题。而且瑜伽运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注力,让其掌握高效的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以此提升课堂的管理效率,使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3.2 增强中职生的身体素质
目前,部分中职生存在挑食的不良习惯,而且学生家长不懂得饮食的科学搭配,容易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瑜伽运动便能很好地调节这一现象,瑜伽可以消耗学生的大量热量,使学生产生饥饿感,增加学生的饮食。偏胖的学生可以在练习瑜伽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饮食,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进而达到减肥的目的,使学生拥有一个合理的体重。只有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为其健康地生活和高效地学习提供基础。
3.3 培养中职生终身运动的体育意识
瑜伽运动没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宜,这项运动结合中国的太极、气功、中医、舞蹈以及佛教等元素,具有非常明显的综合性。随着校园文化建设进度的加快,瑜伽运动已经演变成一种健身、修身、养生以及减压的锻炼方式,对中职生开展瑜伽运动教学工作对培养中职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让学生在运动中调整自己的身心,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4 缓解中职生的各种压力
瑜伽运动时一种提升个人修为的运动,不仅可以塑造正处于发育时期的学生的形体,改善其的气质,也可以调理学生的内部器官,安抚其浮躁的心灵。同时瑜伽运动能缓解中职生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避免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就业压力对其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因此,让学生每天坚持做适当的瑜伽运动对其的身心发展具有极大帮助。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瑜伽运动减弱中职教学中非常重要,中职生能在瑜伽运动的学习中,强健自己的体魄、调节自己的情绪,能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中职生面临着较多的压力,瑜伽运动能帮助学生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中职院校应当正确认知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积极引进瑜伽运动,让学生受到瑜伽运动的影响,使其的心理更加健康。
本文系上海市农业学校课题《新冠疫情下不同体育项目对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JY2-0000-21-07。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