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排精神对术科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2021-09-10王晶晶

当代体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顽强拼搏中国女排女排

王晶晶

2019年女排世界杯大阪站,中国女排以全胜战绩成功卫冕第十三届女排世界杯冠军,向新中国成立70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女排代表时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1 女排精神形成的历史溯源以及具体内涵

“女排精神”第一次被提出是在1985年第五期《当代》杂志刊登的《中国姑娘》一文中。1976年中国女排重新组建,3年之后战胜日本女排成为中国“三大球”中率先“冲出亚洲”的队伍。1981年中国女排夺取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赛的冠军,首次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随后的5连冠更是让中华儿女深深的爱国之情被点燃。自此以“顽强拼搏、团结协作、自强不息、为国争光”为主要内容的“女排精神”成为了改革开放早期中国精神的重要部分,以女排精神为主包含爱国、团结、拼搏、永不放弃、勇于创新、不忘初心等精神内涵,是影响全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2 篮球排球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成都体育学院篮球排球系现有排球专项学生共计322人,其中体育教育专业110人,运动训练专业212人。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同学是进校后参加专项遴选后才开始接触排球,前期专项基础较为薄弱,且对于排球相关知识了解较少,缺乏认同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其原因有三:(1)班级人数较少,開展团组织生活、主题班会氛围不够浓烈;(2)培养方案修改后第一学年没有专业基础课,缺乏专项教师的引导和帮助;(3)自身专项基础较差,容易与其班上其他同学产生差距,造成积极性主动性不佳。

3 女排精神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是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主要内容、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重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女排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用女排团队奋力拼搏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强化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女排队员永不服输的劲头激励学生直面困境,超越自我的能力;学习女排精神踏实认真的心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1 从学生自身出发,引导学生自律自爱、顽强拼搏

顽强拼搏就是中国女排的符号。中国女排每一位队员的职业生涯都是一部顽强拼搏的奋斗史。老将徐云丽在经历伤病康复期间给郎平发的信息只有六个字“郎导,别丢下我。”这是她对中国女排这个队伍最真挚的情感表达。为引导学生自律自爱、顽强拼搏,可有针对性地在排球专项的学生当中开展讲述排球故事、“我心目中的偶像——讲述排球精神”等主题班会系列活动或团组织生活、观看纪录片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意识到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对个人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

3.2 从集体出发,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斗

中国女排是团队的代名词。一个人是否能够在一个团队中真正发挥作用,取决于他是否受到激励。在一个班级里,班委既要了解大家的学习、生活状态,又要帮助同学们处理好各项问题。班干部对班级凝聚力的强弱、班风的好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班级及党团组织建设要是发挥育人功能的有效阵地,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对班干部的培养,定期开展培训、心得分享等活动,提升班委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多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性活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逐步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3.3 从社会出发,以女排精神为契机激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斗志

2013年郎平出任国家队主教练,“艰苦奋斗为国争光”八个大字十分显眼。它见证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走上世界领奖台背后付出的汗水和艰辛。2016年,中国女排夺得里约奥运会冠军后,中国女排训练馆的墙上换上了新的标语: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2019年,中国女排以11场全胜战绩夺取女排世界杯冠军,女排训练馆里挂上了新的标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打造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国家队。夺取世界杯冠军之后,中国女排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为中华崛起而战!不同的阶段的标语代表者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全力奋斗,而现在女排精神已成为时代最强音,它将引导当代大学生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家园而奋勇向前!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顽强拼搏中国女排女排
聚焦东京奥运会(七)金牌背后的追梦故事
体育课中如何塑造小学生健康的人格
夺冠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刘作平
让人振奋不已的“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事件
王者归来
美国女排中为什么没有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