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1-09-10陈刚

南北桥 2021年1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陈刚

【摘    要】增强问题意识是新课标對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培养思维意识的过程。本文重点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希望对广大的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93

发现问题是创新的前提,问题意识的产生具有时间差异性,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产生问题意识也不尽相同。如儿童时期所产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到了初中阶段,则基本上是思维发展的最佳时期,这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培养问题意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初中生的问题意识。

一、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是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人们的思想才能自由翱翔,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在紧张的环境中,人们很容易把思想禁锢起来,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思想的发展上。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低,对外界环境缺乏认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虽然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如果引导不好,最终会错失发展的良机。因此,有必要为他们建立一个安全的课堂。在轻松的课堂上,他们可以大胆地提出对自己的质疑,对于知识的匮乏,他们有勇气迎头赶上,创设宽松的课堂,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自由提问,自由探索。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充分鼓励学生的不同想法。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设疑需要一定的技巧,很多学生经常遇见有问题却不清楚怎样去表述,有时即使是表述出来,而所表达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表述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是学生的知识面仍然不够广,还有就是没有掌握一定的设疑技巧。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一些设疑技巧的传授,让学生根据所传授的这些技巧,通过慢慢学习,再加上平时所学到的知识,质疑能力应该可以得到明显提升。

例如,在讲授《五柳先生传》时,可以对重点词句设疑。教师可以先问同学:“你认为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大多数同学都能回答出来,就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那句子中‘戚戚’、‘汲汲’的意思是什么?”通过查阅注释,可以知道,“戚戚”是忧愁的样子,“汲汲”是心情急切的样子。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通过这句话,基本就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了作者不贪图权势,廉洁高尚的品质。

又如在讲授《故乡》一文时,可以通过对文章内容对比进行设疑。如鲁迅两次写闰土的外貌,前后有什么不同呢?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带着疑问再次细读课文,少年时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中年的闰土“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得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捕捉到文章中的有效信息,帮助学生深层把握文章主旨,对文章内涵有更好的理解。

三、改善学习方法,促进问题的生成与解决

首先,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有的学生可能适应这种方法,有的学生可能适应那种方法,但归根结底都是靠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是老师简单地教,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有机整体。根据认知结构理论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学习。因此,教师应设计提问的各个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教《济南的冬天》一文时,预习时先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随后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自由训练,不久后学生就会自己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了。

其次,教师要协助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学生养成自主性学习习惯后,就会产生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想想小说的三要素,然后根据三要素简单概括本文内容,整个过程都由学生独立思考。每个人的概括水平不同,但都能抓住关键意思,不要把标准答案给他们,只要意思准确就可以了。当同学们由于本身知识掌握情况而发生意见不一致时,教师要给出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这样学生既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探索未知的答案,又能通过教师教导而获取新的知识。

最后,教师要善于运用合作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讨论,分组学习,集体学习,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教师可以在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提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分成小组讨论,每组请一人出来做代表讲一下各组的情况,然后再集体讨论,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小组讨论的结果有于勒、菲利普夫妇还有“我”,每组都各抒己见,其他组有不同意见可以说出来,当然没有正确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开阔眼界,共同提高促进问题的生成与解决,从而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