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

2021-09-10罗时安

南北桥 2021年1期
关键词:整合高中生物互联网

罗时安

【摘    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与实施将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因为有效整合可以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构建先进的教学模式,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互联网+”  高中生物  信息技术  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1.105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深深融入生活的每个角落,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之进行整合也是必然趋势,是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的热点和方向。对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与实施将对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一、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点

1.改善教学理念,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被动的学习者,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代学生需要个性化的发展空间,需要大力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而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后,将会有效改变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形成的偏重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思维方式。同时,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后构建了新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他们习惯利用题海战术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会限制学生的探究思维。教师利用“互联网+”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讲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来”的一节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的基础练习,掌握了相关基础知识之后,结合多媒体介绍历史上的生物进化学说,如先驱者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让学生相互探讨两个进化的异同之处以及在进化史研究上的历史地位。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互相交流,拓展新的知识,比如有学生就提出了社会达尔文学说和达尔文自然学说的最本质的区别,最后由教师统一落实解答,并进行正面引导,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这一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2.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习方法。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效率大打折扣。在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唯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利用信息技术将本来抽象的知识的表达具体化,形象化,图文并茂、丰富多彩,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由于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数量,拓展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用新闻中所提到的粮食危机引入课题,向学生提问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粮食危机这一世界性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当课堂中每提到一个科学实验时,均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历史上的科学家们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利用专业知识讲解、归纳整理出实验中需要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可以利用多媒体互动,及时讲解学生的问题,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率。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建立生命观念,掌握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更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把高中生物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技术环境设计成让学生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相对独立地去进行发现与创新,应当成为现代教师新的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的整合中包含着许多探索性学习,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研究的内容、方向和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设计出充满个性的演示文稿,可以给整个研究注入自己的灵感,发挥创造性才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光凭教师的教是不能学会的,探索性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实践、去感悟,给学生营造发挥創造才能的场合,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

二、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

1.加强教师培训,改变教学观念。教师自身的素质和知识的储备决定了教学水平的高低。尤其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教师要想给学生半桶水就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自己虽然是主观的、主要的方面,但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经常给教师进行新课改理念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让教师充实起来。

2.创建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高中生物教学资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人体自身的健康和疾病是教学资源,人体奥秘是资源,身边的各种动物、花花草草也是资源,但这些资源却很难直接转化为课堂上直接可利用的资源。而“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资源共享。每位生物教师都可以制作一部分资源,上传到公共教学资源平台,同时也可以下载别人已经制作好的教学资源。这样就充分地利用了网络资源,将这些精彩的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提升生物的学科核心素养。在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教师不论进行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尝试,都应该将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提升放在首位,才能提高整个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晨霞.大数据技术支持下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 074(02):28.

[3]邱才训.生物教学设计导论[D].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2.

[4]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学指南与案例评析,中小学信息技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整合高中生物互联网
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