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健美操教学优化策略探讨

2021-09-10郭海玲

当代体育 2021年27期
关键词:全民优化运动

郭海玲

1 全民健身运动对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的促进意义

1.1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影响下,加强学校与社会体育文化教育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以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顺应社会发展形势。高校健美操课程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合了美学与娱乐及体育等范畴,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社会体育中,健美操凭借艺术性等特征,同样受广泛群众的喜爱认可。加强学校健美操教学与社会群众性健美操运动的整合,能够拓展拓展运动项目的专业内涵,利于运动项目的多向发展,更利于教学作用价值的发挥。

1.2 提升社会价值

从应试教育下的健美操教学入手分析,相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更注重学生项目动作的掌握与学习成绩的提升。学生被动接受健美操教学,对健美操的运动機能理论与社会功效等方面知识的理解积极性差,不利于所学知识的学以致用与触类旁通。而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健美操教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与群众性健美操运动的整合,更利于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与教学方向转变及项目社会价值的发挥。

2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优化途径

2.1 加强教学思想与目标的转变

全民健身背景下的高校开展健美操教学,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与指导思想逐渐发生改变,相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更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健美操运动精神的养成。而转变教学思想是优化健美操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当本着以学生为主与全民服务型等教育理念展开教学工作。同时降低健美操学习与训练的难度,注重健美操项目的应用性与健身性等优势特征发挥,给学生提供更多理解与学习健美操的机会,从而扩大其覆盖范围。

高校师生对健美操项目的认知片面,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较低,究其原因与项目的教学定位偏差有关。因此应当加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间的沟通交流,明确掌握全民健身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高校健美操的教学思路与目标定位,将师生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态度中脱离出来,从而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当认真对待健美操教学,注重学生对运动项目知识技能的自主构建,让学生对健美操教学有更多的感悟与体验。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团结精神等体育思想的培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体育项目的教学与训练中。

2.2 优化教学模式与内容

健美操的运动目标,主要体现在健心与健身及健美等方面,对学生的能力素质的综合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但在全民健身等现代化教育理念引入后,高校健美操教学观念与模式及内容等方面的滞后性特征越发突出,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与运动目标的尽快实现。调整教学模式与方案与发挥课程优势的重要前提,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等情况,不断优化教学的资源与模式,全面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高校应当积极设立健美操的教学团队,由其负责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课程资源及优势的挖掘,以加速健美操教学模式的革新进程。在校内进行基础课的教学,组织与引导学生成立校操舞类训练队,鼓励其参与校外不同规模的比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不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采取教学与考核及比赛结合的教学方式,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团队意识及学习技能水平的提升。在课程设置上,遵循教育部提出的阳光体育等发展要求,放大健美操教学课程的特色性,通过学生社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展现与表达自我的胆量及机会,使其在开放性的氛围中,逐步发现健美操项目的艺术魅力。在教学实践中加强经验总结,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体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丰富的教学资源,积极发展第二课堂的教学作用,间接带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升。围绕学校当前的师资力量与体育设施等支持性条件,加强教学内容体系的完善,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加工处理。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与复合型人才的主阵地,应当主动承担推动我国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使命,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等方式,尽快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健美操教学需在学情分析后,加强对教学内容的优化,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感触,并在日常训练中与健美操文化的熏陶下,养成正确的体育思想。健美操是学校与社会大众最喜爱的健身方式,在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整合下,创新教学内容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与时代发展的对接,挖掘学生的学习需求,摒弃落后的健美操内容,合理融入民族舞与武术等我国特色元素或流行元素,强化健美操课程体系的特色性与多元化,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尽快实现教学目标。其次注重健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展开,通过体育锻炼实现对理论知识的反哺。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自主创编与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体现出趣味性与综合性等特征,达到强身健体与寓教于乐等教学目的,转变学生学习态度与观念,使其主动迎合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思想观念,实现自身能力的快速发展。丰富教学评价体系,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方式的同时,教师应当多收集学生的意见想法,以此作为教学计划与内容等方面调整的依据,以实现教学质量持续改进。

2.3 搭建资源交流平台

搭建资源交流平台,加强健美操教学与运动等领域的互动,实现社会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促使健美操教学理念全面深化改革。首先加强整合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确保健美操教学工作顺利展开。其次加强课内课外与线上线下及校内校外的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性活动,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健美操在社会基层的宣传力度与推广范围。注重与社区的联动,通过开展系统性的培训活动,促使健美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以此夯实健美操多维度发展的基础。最后通过比赛与经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各层次的健美操运动,发挥学生对全民参与的积极带动作用,实现健美操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

2.4 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重要媒介,因此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优化配置教学师资,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优势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在全民健身时代下,学校应当注重教师结构的优化,引入健身教练与全能型健身指导员等社会健美操文化推广的专业人才,通过教学活动中的介入指导与有效评价,更利于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教师应当注重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提升,不断向拉丁与瑜伽及体能等领域范畴拓展,切实发挥健美操的艺术创造性。学校应当拓展教师人才的引进渠道,通过薪资待遇与政策倾斜等方式积极引入专业人才,逐步优化教师人才结构梯队。完善健美操教师的培训教育体系,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满足教师的能力发展要求。全民健身理念的深入推进,健美操的理论体系越发完善,教师应当注重健美操前沿研究成果的了解,为健美操教学改革献计献策,从而推动教学工作的稳中求进发展,间接带动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态度与方式中脱离出来。通过搭建经验交流平台与举办健美操教学研讨会等活动,让不同层次的教师在经验交流中实现取长补短与优势互补,以此夯实健美操教学改革与运动普及推广的基础。

3 总结

高校健美操教学工作的展开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故步自封,应当积极引入全面健身等理念,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与内容形式等,满足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发展要求,尽快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加强学校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整合,实现了群众性运动与高校健美操教学的交流,更利于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而夯实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基础。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公共体育部)

猜你喜欢

全民优化运动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3月历史大事记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不正经运动范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把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