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三辅手段”,创新小学体育课内外锻炼手段的策略探究

2021-09-10吴冲

当代体育 2021年27期
关键词:体育老师体育课体育

吴冲

当前小学体育课堂的模式较为固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一般,学生“小胖子”,“近视眼”数量多且倾向明显,学生运动和睡眠时间不足,出现很多“跑不动”,“跳不远”的现象。学校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实效,丰富学生课内外锻炼手段,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创新出了多媒体教学、新科技教学、帮扶式教学的“三辅”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究与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体育锻炼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

1 现状分析:观“三求”

1.1 社会的“诉求”

在当下,我国小学生普遍体质健康水平下降,近视率提升很快,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要求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促使学校和老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这也是整个社会的所需。

1.2 学校的“要求”

本校在体育器材方面的投入,是一般学校所达不到的,例如:足球障碍物、绳梯、沙袋、各类球等等。近年来学校也积极进行多媒体使用的培训以及多媒体的配备,实现了多媒体全覆盖的目标,ipad、電子白屏的投入,大大促进了体育课堂的优化和创新。

1.3 家长的“需求”

学生的近视,学生的易病体质,近年来成为了家长们的心头之痛,学生出现驼背等现象也大有存在,家长们面对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办法。

2 价值取向:“三辅手段”,提升课堂实效

2.1 “一辅”——丰富教学手段

手环、电话手表、运动手表等科技产品,如今已经家喻户晓,学生对新事物的了解也较为透彻。通过孩子的课堂表现,奖励孩子佩戴手环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手段,也提高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更愿意参与练习,也更愿意与他人进行竞赛。

2.2 “二辅”——提高内在动力

体育老师应当通过高年段学生、学生的班主任、学生的家长以及社区的多维联动,推动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在体育课之外的时间,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与意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锻炼热情。

2.3 “三辅”——提升课堂效率

多媒体在学校的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孩子对课堂的兴趣。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地观察到学习的内容以及内容的衍生。体育课堂上多媒体得使用,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提升了课堂效率,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技术动作地理解。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从学校体育教研组的角度进行了以下思考和实践:

3 善用帮扶式:“三维”联动,内化学生锻炼主动性

3.1 学校教师——授学生锻炼之道

(1)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较为专业的训练师,在学生的运动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体育训练生,不再是以前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代表,往往也是学校的优等生,在班级和学校也名列前茅。体育老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不仅仅需要很好的课堂教学,更需要对学生的锻炼方法进行指导,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刚刚的案例中,家长对老师进行了感谢,无非是感谢老师教授了自己孩子正确的方法,让孩子有了进步。

(2)课任教师

提高体育课堂的实效性必然离不开班主任与课任老师的大力支持。我校班主任对孩子体育方面的关注尤为重视,除了严抓学生的体康成绩,部分班主任对孩子体育课的课堂表现也十分的重视,经常找体育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们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体育老师可以通过对孩子的评价,及时和班主任进行沟通,遇到一些问题时,也可以主动找班主任进行协商。合理的利用班主任的力量,对体育课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学生家长——护学生动力源泉

(1)视频打卡

上学期我校的体育老师对班级的体育练习作业进行了课后的追踪监督,家长们也非常地配合拍摄孩子练习的视频,及时地发给体育老师进行检查与反馈,一学期下来家长们的配合大大地提升了学生在家练习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体育成绩和锻炼的习惯。

(2)家校本反馈

家校本是学校和家长联系的纽带,是反映学生在家情况的一本记录本,是班主任对学生在课后家中的行为进行了解的重要载物。我校的体育老师与班主任进行良好的沟通,同时通过与家长的联系,学生家长每天都会在家校本上记录孩子在家体育锻炼的情况,体育老师可以对其进行了解。

(3)暑假作业监督

体育老师会在孩子暑假前布置相应的体育作业,并发放纸质登记表。此举的目的在于保证学生每天的运动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以便于学生假期回来后体育课堂更好的开展。

3.3 学校学生——扬学生互助风采

(1)高段学生帮扶低段学生

高段的学生对于体育的练习项目以及期末的考试内容较低段有很大的认知,对项目的一些内容也较为熟悉,所以在很多项目上可以对低段的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特别是在一些体康项目上。

(2)优等生帮扶较差生

课堂中小组练习以及组队练习的形式尤为重要。教师通过巡回指导,发现优等生,让其指导与帮助比自己稍弱的学生,这样既能解决老师指导时间不够的难题,也能体现出孩子们之间互助之情。通过这样的模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小老师,去主动指导同学,使同学间能够相互帮忙,共同成长,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作者单位:杭州市学军小学之江校区)

猜你喜欢

体育老师体育课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老师在电影院上语文课
体育课上的“意外”
有些唐突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四百秒的体育课
姜还是老的辣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