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学生自主体育锻炼能力与习惯的养成

2021-09-10程敏明

当代体育 2021年27期
关键词:科目体育锻炼身体素质

程敏明

无论是在任何阶段学习,想要提高效率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深入推广的背景下,体育科目越来越受重视,为学生进行自主身体锻炼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初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大部分学习时间都给了主修科目和会考科目,在体育锻炼方面花费的时间少之又少,导致很多人都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本文就分析了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自主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为了帮助初中生培养良好的自主体育锻炼能力和习惯,首先需要通过正确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对运动和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则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采取正确的措施,让初中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通过课堂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运动能力。这样他们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才会更有精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这同时促进了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1 初中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在初中阶段开设体育课程的最重要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进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学习进步。初中阶段的学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所以此时进行身体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免疫力得到提高,就不会经常出现感冒、发热等不良状况,这就大大节约了学习时间。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现阶段我国教师仍然侧重于文化课,而忽略了体育课的重要性,甚至在临近考试的时候取消体育课程,用来复习其它科目。实际上,文化科目与体育科目是同等重要的,假如身体素质不好,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表现出良好的精力和状态,这必定会影响学习效果。通过适当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则能够實现让他们释放学习和身心压力,之后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除此之外,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之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工作中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

2 有效实现自主体育锻炼能力与习惯养成的策略

2.1 采取正确的手段激发他们对身体锻炼的浓厚兴趣

不管是学习哪一科目,兴趣这一因素都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长时间维持注意力的。只有激发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毕竟,思想是带动身体的主要元素。兴趣的激发离不开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运用趣味性的教学形式,比如可以开展游戏活动。初中阶段的学生仍然比较爱玩,游戏活动的开展,符合着他们的个性特点,在游戏的趋势下,他们自然而然更愿意融入到课堂学习和运动锻炼中去。除此之外,还要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重视评价制度的完善和形式的开发,多多鼓励他们,以便于让他们感受自己是受关注的,进而大大提高他们的锻炼自信。由于每一个人接触的环境不一样,他们在兴趣爱好方面也存在差异,如果要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激发兴趣,首先需要教师融入到他们之间掌握他们喜欢的运动类型、擅长的运动项目,然后以此为基础选择教学内容和形式。加上性别不同,男孩和女孩倾向的运动也不一样,这都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转变期,此时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将会影响个性成长。对于他们来说,肯定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肯定,所以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进行客观评价。

2.2 通过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来营造良好的自主锻炼环境

自主锻炼能力的提升和习惯的养成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实现。如果只是一个人进行锻炼,很容易坚持不下去,一旦有一群兴趣爱好相同的小伙伴一起锻炼时,他们往往更有动力。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不断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鼓励他们群体进行锻炼,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将这一活动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互相竞争和互相进步。在日常活动中,可以多多组织小组合作比赛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在竞争的驱使下让他们激发个体潜能,进而突破自我、获得提升。

2.3 教师做好身体保护措施,让他们在了解自己身体的基础上参与锻炼活动

在体育课程活动开展时,难免会由于热身不到位或者锻炼方式不正确而出现身体损伤。在提倡体育锻炼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不能仅仅将关注点投入到学生是否参与到锻炼和运动中去,还要注重在实际活动中对他们的身体做好保护措施,让他们明白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实际情况选择运动类型和锻炼强度,避免身体受到伤害。在正确的方式下锻炼,他们很快就会获得进步、感受快乐,进而越来越喜欢锻炼和运动,之后在脱离教师的管理和监督下也能够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比如,每一次在正式课堂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拉伸活动,让他们充分热身,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的概率。只有养成这一良好习惯,才能保证在运动生涯中不遭受意外,这样的自主锻炼,让教师和家长更放心。否则可能会因为一次的意外让他们对体育锻炼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3 结语

总而言之,有效帮助初中生培养体育锻炼的浓厚兴趣,是调动他们大大参与体育活动,积极主动性的前提条件,进而为体育锻炼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机会,最后实现通过有规律的锻炼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形成健康体魄的目的。除此之外,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为之后步入社会和参与工作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和心理基础。推动了我国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梅李中学)

猜你喜欢

科目体育锻炼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锻炼
新发现
高考“新科目”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也重要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