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跳绳运动的开展
2021-09-10周宝宏
周宝宏
跳绳这一项体育项目早在唐代就已经存在,流传至今,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在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跳绳也是很受欢迎的运动之一,通过跳绳训练、跳绳比赛等运动,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也能给体育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针对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通过丰富跳绳形式,融入趣味性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参与跳绳运动的积极性,让学生更为主动的进行锻炼。
1 跳绳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意义
1.1 跳绳有助于增强小学生的体质
跳绳运动本就是一项有氧运动,很多人会通过跳绳增强体质,达到锻炼全身的作用。在小学阶段融入跳绳运动可以改善学生心肺功能,同时也能提升学生身体的灵敏程度以及肢体协调能力。学生在跳绳时通过双臂摇动跳绳,配合跳跃能够使学生的臂力和弹跳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在重复性的运动之后,对于学生的血管和呼吸系统非常有利,坚持跳绳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促使學生更为健康的发展。
1.2 跳绳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跳绳运动不仅对于学生体质的提升非常有利,同时也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也非常有帮助。学生坚持跳绳运动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缓解学习带来的疲劳感。其次,学生在跳绳时,也能不断挑战自己,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最后,跳绳可以是单人运动,也可以是双人、多人运动,在跳绳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 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跳绳运动的改善措施
2.1 生动的导入
生动的课前导入是小学体育教学成功最为关键的前提,在跳绳运动中亦是如此。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性时期,其神经兴奋和抑制能力发展不够完善,因此,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其兴奋点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转移,这也是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重要原因。
针对于学生成长的特点,教师应当以较为生动的方式作为导入,从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保证后续的教学能够顺利的开展。教师在开展跳绳运动之前,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跳绳运动的视频,通过直观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些花样跳绳运动的视频,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跳绳学习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会后续的跳绳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多媒体导入的方式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示范一些花样的跳绳动作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前导入效果,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参与到跳绳学习中。
2.2 有趣的练习
在课前导入环节结束之后,学生们肯定跃跃欲试,那么接下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跳绳技巧,并结合一定的基础练习使学生掌握跳绳运动的基础,同时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传统的跳绳运动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性的知识之后,一般会让学生自主进行练习,或通过简单的比赛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可能在最开始学习时积极性比较高,但当学生重复性的练习同一个动作,并消耗了一定的体力之后,部分学生则会产生不愿意继续练习的现象。
针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趣味性的练习方式开展跳绳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游戏中进行跳绳,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能增强体质,消除运动带来的疲劳感,调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比如,教师将唱歌、数数等融入跳绳练习当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相应的跳绳目标,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达到教师规定的数量,那么学生就需要给学生表演节目,可以是歌曲、舞蹈或是讲个笑话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同时也提升跳绳运动的趣味性,获得更好的练习效果。
2.3 丰富跳绳教学内容
为能提升学生对于花样跳绳的兴趣,教师除了在课前导入环节播放相应的视频之外,也可以通过丰富跳绳教学内容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游戏是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方式,那么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到跳绳教学中。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跳竹排”“同心协力”等游戏,让学生掌握花样跳绳基础内容之外,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体育学习。其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花样跳绳比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比拼小组,并评选出评审团,小组的学生进行展示,教师和评审团共同打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分组时需要充分的考虑组内学生的身体素质、男女性别,尽可能的保证比赛的公平性。通过丰富跳绳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跳绳运动并不只是单一的跳绳运动,还有很多丰富、有趣的活动,学生在掌握基础技能时,也能在相互配合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实现小学花样跳绳真正的作用。
3 结语
总而言之,跳绳是一种较为简单的体育运动项目,但跳绳运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吸引小学生参与到跳绳运动当中。其次,跳绳运动对于小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跳绳教学时,可以通过生动的课前导入、有趣的练习环节以及丰富跳绳教学的内容等方式,让学生在跳绳运动中掌握主动权。以这样的方式开展跳绳教学,让学生意识到跳绳训练不只是完成任务就可以,而是通过训练真正的爱上这项运动,从而促进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形成。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新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