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射击项目心、技一体化训练方法的探讨

2021-09-10蔡正平

当代体育 2021年28期
关键词:射击竞技心理素质

蔡正平

随着射击项目竞技规格日益提高,技术水平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射击运动专业发展的如今,运动员之间的训练水平、技术能力,均已经处于极为趋同的水平,要想真正做到技高一筹必然不易。而从诸多的实践中发现,心理素质在射击比赛中影响显著,决定着技术水平的发挥。据此,在射击项目中应重点探索出一套心、技一体化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获得更稳定的发挥。

1 射击项目中心、技一体化训练的作用

众所周知,射击项目强调心到、意到、力到,以确保发挥出最佳的射击水平。其中,手到、眼到主要是对技术层面的规范,而心到则更多是对心理素质的要求。由此可见,在射击项目中实现心、技一体化训练目标,必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提升队员整体训练素养。运动员在接受技术训练的同时,应注重对内在心理素养的培育,以使运动员达到“人枪合一”的最佳状态,进而在比赛中超水平发展,并且在良好的心理調节能力支撑下,能够展现出队员最真实的水平,从而提升其整体的竞技实力。二是优化射击训练内容分配。随着训练模式的转变,心理训练内容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心、技一体化训练模式的应用,势必打破以往分解式训练的问题,以节约更多的训练时间,从而降低运动员的训练负担,达到心、技训练合一的效果。三是推动竞技水平超常发挥。心、技一体化训练打破了传统模式,能够让心理与技术之间实现更好地契合,让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状态,即便面临巨大压力时,依然能够将心理与技术紧密融合,更能达到抵御干扰、超常发挥的目的。

2 射击项目心、技一体化训练的方法

射击项目属于传统竞技类项目,其核心是角逐运动员射击的精准性。但随着射击项目训练的日趋科学化,在注重射击技术训练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心理训练方法的融入,以通过更加稳定的心理素质,帮助运动员实现有效的心理掌握,确保在同等技术水平下能够依靠心理素质更胜一筹。据此,射击项目心、技训练对于提升运动员射击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具体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类:

2.1 表象回想法

基于表象的概念界定看,主要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通过大脑完成的虚拟想象。依据项群理论的阐述,竞技类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比赛流程往往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因此要想更流畅地发挥出技术水平,确保自身的比赛有条不紊地推进。事实上,通过表象回想达到流程演示的过程,明显属于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特别是在射击项目中“放电影”式的回想,更属于运动员的一种惯性能力。据此,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应强调做好表象回想法的锻炼,帮助运动员获得更加高效的记忆,使其在竞技比赛中更加专注,最大程度提升其对技术、环境的感知力,这样更有利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调节,调节好射击姿式的重心。比如,在2017年天津全运会中,步枪射击运动员丁嘉伟借助日常训练,在比赛之前进行心理演示如“准备动作——稳心——稳枪——注意力回收——人枪一体——瞄准——击发——保持”等流程,最终取得气步枪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虽然经历了不计其数的技术训练,但临场前的心理回顾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运动员更适应全新的比赛环境与节奏,达到自我调节、演示和提振信心的目的。

2.2 呼吸调节法

众所周知,呼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基础机能,为大脑等身体各个部位提供氧气供应。而呼吸在射击项目中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有效的保持呼吸的平衡性,则势必会影响射击的效果。由此,呼吸调节法也成为心、技一体化训练的内容之一,并通过呼吸调节法的优势功能,达到优化赛场表现的目的。事实上,呼吸调节不仅在于避免对身体的影响,而更多地是发挥其心理调节作用,如人往往在紧张的时刻会利用深呼吸进行缓解。同样,在射击项目比赛中,运动员在面对各方强劲的对手时,也需要保持更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综合素质优势。根据2017年天津全运会的安徽射击队的训练经验,他们听取心理团队建议制定了呼吸训练方法,即在单击发时要求保持呼吸节奏,如“吸多久——有没有屏息——呼(准备)多久——是否屏息——再呼多久”,从而让队员找到最佳方式,实现准备到射击之间的一气呵成,确保了稳定的技术发挥。

2.3 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法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利用语言进行刺激,从而对刺激对象心理产生影响,并达到行为控制的目的。因此,借助心理暗示法用于射击项目运动员的训练,使运动员在面对复杂比赛状况时,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技术发挥。具体而言,即运动员在处于心理波动阶段时,可以利用语言实施自我调节,如在心里默念“放松”“平稳”等词语,从而分散对紧张情绪的关注,达到适当的调节效果。另外,在准备射击的关键阶段,仍然可以运用心理暗示法进行心理调节,如利用李四化所总结的汉字调节与心、技训练结合,如发前用“愁”字暗示,即心上有利,若心安好便是喜悦,否则将会饮恨;据枪时则用“忥”字暗示,即指注重对气息的控制,让运动员保持平常心,专注气息;瞄准时用“想”字暗示,要充分观察目标,帮助运动员聚焦;扣扳机时用“忘”字,即有意瞄准、无意击发,让运动员既专注又忘我。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暗示,使射击项目竞技过程更加轻松,为取得良好成效提供了有益铺垫。

3 结语

总而言之,射击运动属于既比拼技术又比拼心理的项目,因此在射击运动员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训练方式方法的创新,在关注技术水平发展的同时,提升对心理训练的融合度,使运动员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心理素质提升,能够在比赛中更加专注和稳定,实现心、技之间的高度融合,为我国射击运动争取更好成绩。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体育运动学校)

猜你喜欢

射击竞技心理素质
画与理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电竞种植记
打靶训练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E生命力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花与竞技少女
测测你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