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2021-09-10张鑫郭新玉张倩男王守娣

医学前沿 2021年3期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针对性护理

张鑫 郭新玉 张倩男 王守娣

摘要:目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医学科的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9-2020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共选择了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段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为3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的是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应用的是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和非计划性拔管率来看,观察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于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来说,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虽然近些年我国的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意外事件的情况非常普遍,比如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不但会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重,还会使感染概率大大增加,对患者的生命有直接威胁。因此,对非计划性拔管加强护理干预,尽可能降低该类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2019-2020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气管插管患者,共选择了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时间分段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为3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为15例;患者年龄63-88歲,平均年龄为(73.2±5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为17例;患者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为(72.1±5.1)岁。对比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该组患者实施的是基础性护理,主要包括基础性的病情监测、用药指导、环境护理、对症护理等基础性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本组气管插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具体如下:

(1)加强护理人员安全认知:定期组织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参与关于气管插管、呼吸机等工作原理方面的学习与培训,强化其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工作及技巧等方面的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及全面素质。

(2)针对性护理人员管理:非计划性拔管一般出现在每天的清晨8点以前、11点以后、晚上的11点以后等时间段,针对这几个阶段临床中应增派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护理服务及管理,最大程度上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3)针对性约束护理:针对意识尚未恢复清醒的患者给予约束带将其上肢约束,让其在昏迷或未清醒状态中无法摸到自己的颈部以上位置,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清醒状态给予每2h松开一次的护理,在松开之后还应为患者实施被动的上肢运动处理,活动时间为10 min左右,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4)针对性行为护理:针对清醒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结合患者及家属一起分析约束的意义及必要性,告知患者家属非计划性拔管的危害,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度及依从性;针对清醒及配合度良好的患者给予呼吸操训练护理,采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方式,3次/d。每次半小时,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肌疲劳症状。

(5)针对性拔管指征评估:在交接班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指标等进行确认,观察呼吸机的参数是否存在异常,针对所有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患者给予撤机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后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通过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34(97.14%),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25(71.43%),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对比两组发生的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事件

观察组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为2(5.71%),明显要少于对照组的10(28.57%);并且,两组患者发生的并发症,观察组也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目前,在开展临床诊治的过程中,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医护人员的操作失误、患者自身的因素及导管器材等方面的因素。大多数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未能很好的对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实施相应的约束,导致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在昏迷状态中无意识的拔管;器械在运用及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松动的现象,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要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占比分别为:34(97.14%)、25(71.43%),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对照组为10(28.57%),明显要高于观察组的2(5.71%);对照组发生的并发症为8(22.86%),也要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段,对于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来说,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非常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金芹,蒋会琴.家属参与危机管理在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05).

[2]王宝丽.综合护理干预对防范颅脑损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8(16).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山东枣庄 277100)

猜你喜欢

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针对性护理
系统化管理对ICU失禁患者罹患失禁性皮炎的影响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重症患者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短期效果
输尿管撕脱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急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中帝视内窥镜的应用效果与护理分析
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预测困难气道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43例车祸致脑部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
血浆置换在ICU的应用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