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滑音柔万种情”
2021-09-10高沛
高沛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国乐系副主任王中山,是我国著名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他文化底蕴丰厚,严谨教学育人,对古筝专业有着卓越的贡献。
一
艺术上的创造性是音乐必须具备的美学素质。多年来,王中山在古筝艺术上广学百家、熔铸众长、自成一格,他在南北派筝艺比较研究中拈出新意。他认为,只有吸收众多的演绎精华,不断积累和丰富,才能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形成自我艺术风貌。
中国民乐不是快节奏的艺术,它与中国哲学一样是内省的,是行云流水式的,是绵里藏针,以柔克刚的。哲学和音乐虽分属不同领域,科学求同,艺术求异,但很多时候科学与艺术目的相通,方法也相通。王中山做到了“知而能识,学而能思”,筑牢了自我综合素质的文化理论基石,才有今天古筝艺术上的卓越建树,学识上的广知与博学,成为高等院校德艺双馨的教授。只有具有崇高师德和高尚人格的教师,才会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爱戴和尊敬。
王中山认为,他的学生们对古筝经典曲目的演奏,常常是对乐谱的不同解读,这就使得乐曲呈现出无穷的魅力。即使他的众多学生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其客观效果却不尽相同。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文化资质、审美情趣不同,性格不同以及各自音乐语言表达不同,而在演奏中各显其性,各取其得,各尽其妙,从而形成了乐曲上的不同风格。听了他们的演奏,使我对“和而不同”的独特魅力有了清晰而笃定的认知。笔者认为:中国的古筝传统,就如同是极具能量的燃料,必须由创新的火苗来点燃,积淀深厚的传统只有一代代莘莘学子们用创新的火苗来点燃,裂变之下才会重生,才能使古筝的技艺更加耀眼辉煌。点燃火苗者,就是教师,就是像王中山这样的教师。
王中山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对优秀的传统古筝曲目如数家珍。他告诉笔者,古筝的传统曲目是历代先贤经过长期演出实践留存下来的艺术精品。这些经典曲目是前辈留给后辈的艺术范本,在乐曲中体现着老一辈艺术家的智慧和艺术精神,也成为古筝从业者的艺术标准、努力方向和必须学习的内容。正是因为王中山先生和先贤精神的暗合,并加入个人的秉赋、学识、经验以及自身的理想与追求,才在他的演奏与教学中进一步逼近艺术规律与艺术本质。
二
有人片面地认为:乐器是一门可以“不懂而会“的艺术。所谓“懂”指的是理论学习和理性概括,所谓“会”指的仅仅是演奏。殊不知,师承是重要的,学生在求道解惑中可少走弯路,且在技艺增长,提高艺术修养等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更为可贵的是王中山先生善于把平时演奏中的感性、随意性通过量化分解,上升到理性认识,再传授给学生。
何为技艺?“技”是功夫,是演奏者对乐器的性能、技巧、快慢、强弱的拿捏;“艺”是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风格、气息把控,技巧运用以及文化素养等等。在演奏中,只有“技”和“艺”的结合,方能完美地展现乐曲的内容。换言之,从“技”到“艺”才能升华演奏。中国书法讲究“重天资与功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乐器要“先其天性,后其习学”。熟则生巧,又须拙多于巧,而后真巧也。书法中讲究方园、曲直乃用笔是变化之关键;古筝演奏中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则以气连音使曲调优美灵动。”王中山如是说。
在演奏与教學中,王中山十分重视古筝的歌唱性。他认为,音乐是一种仿语言却又超越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器乐歌唱性的特点,作为一种音乐审美观,一直影响着器乐的演奏。所以说歌唱性是我们民族乐器的核心价值。因此王中山强调,在古筝演奏旋律时,一定要使“点”连成“线”,这样音与音的递接就成为演奏中,能否对旋律的语气自如表达的重要因素,也是古筝演奏歌唱性的重要问题。对于弹弦乐器的古筝,要达到理想的歌唱效果,必须运用古筝的各种技巧来完成。除常用的花指和游摇等技法外,还要使用变化多端的颤按推揉等技巧来辅助。他在演奏中,时而轻吟细揉、稳抓慢弹,似流水欢歌;时而暴风骤雨,淋漓酣畅,如奔扑洞穿,好似一条长线把粒粒珠玉穿连起来,让乐韵的流泻是那么自然、清畅。我们知道,古筝最善长的技巧是“按滑音”,而音乐来自于语言,人类语言自然带有滑音,滑音是情感最自然的流露,滑音的不同使得古筝演奏有特点、有辨识度。此外,他强调古筝演奏中要心随手唱,因为,内心的歌唱是弹奏者内心音乐听觉的反映。它是指人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并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听觉想象的能力。这样演奏起来,琴随心声,悠扬委婉。
三
王中山在他的教学中,一贯主张因人施教,他认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掌握技术同样重要。他尤其注重教师和学生建立彼此信任,主张发挥各种教学方法,不囿于一家一法,而应博采众长,以免被一种演奏方法捆住了学生的手脚。王中山之所以成为优秀的专业教师,在他身上有着两种魅力,一是人格魅力,二是学识魅力。他说,想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首先应该是人格之师,其次是学识之师。
器乐教师不仅要具备全面的理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还必须通晓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王中山在教授古筝时,首先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倾听,然后再教学生如何弹奏,他认为学会如何“听”,往往比学会如何“弹”更为重要。因此,王中山说,一个演奏者若没有“听”的概念和认知,就谈不上主动且生动的表达。他还常常在教学中用富有感情地对于乐曲的哼唱,或现身说法的示范演奏,使学生得到启发和真传。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他,演奏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他说,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讲解要领又要示范演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感知、记忆和想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人格修为。
王中山曾说:对演奏家来说,精湛技巧的本身并非目的,而只是达到最高演绎境界的手段。他的演奏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可以让我们细细品味,去寻找曲中的哲思和永恒之美。如果没有高远的胸襟,就没有如此动人的乐声。古人曰:“气厚乃苍,神和乃润”,就是这个道理,有了内心的充实,才有演奏中的充实,才能有作品内在的充实;有了内心的高度,才能有艺术境界的高度和艺术生命的高度,才能真正完成“以技入境”的演奏高度。这些都是他在探求古筝艺术的实践中,既承袭传统,又师古不泥,换言之,师古人而后师造化,这就是继承中国民乐的不二法门。
四
王中山不仅是教学育人的导师,更是一位优秀的古筝演奏家。他的筝艺与他的深度追求和广博修养相关,他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娴熟的弹奏技巧和激情的演奏风格,使他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独立的艺术之路。王中山说:古筝教学离不开实践,特别是表演专业,舞台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只有将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艺术精神相结合,形成独特而鲜明的时代艺术样式,才能成为民族艺术延续其生命力的有效方式。
《溟山》《望秦川》《晓雾》是由王中山创作并演奏的三首筝曲。曲中既有溟濛空灵的白描勾勒,又有八百里秦川的激情澎湃。两首乐曲寓意含蓄、内涵深远。尤其他在古筝上的轻按细揉、回滑清幽、跃然回梁、丝丝扣扣的演奏,让人回味无穷。不禁使我想起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说道:“隐以复意为功,秀以卓绝为巧”。说的是作品要有含蓄之美,艺术才能产生隐秀的魅力。否则,就达不到“秘响旁通,伏采潜发”的艺术效果。他潜心研究古筝的深层性能,充分显示出他在艺术创作中的智慧与认知能力。
是他将作品置于现代语境下来审视、切入,使古筝的传统文化技艺与现代人的理念有效地整合,使其融会在传统元素与现代意味中,寻找到最自然的融合方式,才创作出的筝曲佳作。第一首成功地展现了古筝的丰富表现力和优美的音色;第二首以动感的构图描绘出八百里秦川的乡土情怀,大西北人的潜质。笔者十分欣赏《晓雾》一曲,透过古筝其独步天下的秀美音色流淌而出的描述,让听众在虚拟之中感受到晨雾中京城的人文与景物。在道家的美学思想中,认为艺术没有绝对的“实”,也没有绝对的“虚”,无论“实”与“虚”都是相对平衡状态中的关系。因此,无论音乐或美术作品中常常都会出现这种写意的笔触。可见他的创作与演奏是深沉的,有着美学的厚重感,它们经得起人们的咀嚼与品味。
五
重视理论研究是他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在技能教学中更为重要,因为技巧的训练与掌控,若无理论作支撑,往往会出现一定的盲目性,使技术变成了无源之水,而缺乏生命力。我认真阅读过王中山发表的古筝教学笔记,既有理性的高度,又有实用性强的价值。好似是在他艺术修为的根茎上结出的两个不同的果实,互为注脚,却同根相连,实属难得。
他在教授传统名曲时,常常对乐曲的地域、背景、特色以及演奏方法和风格穿插其中,让学生在掌握科學技能的同时,还要有守望、有拓展、有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演奏实践中与理论相结合,与乐曲表达内容相融汇。例如他在教授《秦桑曲》《山坡羊》两首乐曲时,前一首是以“秦声”见称的陕西筝,后一首则是“郑卫”之音的河南筝,乐曲风格不同、内容不同,千差万别。《秦桑曲》的音调是根据陕西碗碗腔衍化而来。他从曹植的“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的诗句中知道秦筝是激越和低迥并重。通过他对乐曲中左右手各种演奏技法的准确把握,把复杂的乐曲内容和音乐主人公的思念之苦、盼团聚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变成了立体的“弦上诗章”。《山坡羊》是一首河南民间乐曲,旋律为中州韵,曲调明快,朗朗上口。原曲中多用大颤、大滑、游摇等演奏技法,使乐曲有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此外,他演奏的客家传统名曲《出水莲》,更是意味深长。王中山在此曲演奏中,不仅懂得弹“莲”就是弹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他深知在赏花的外表之余,还要深入地产生许多联想,也就是赋于无情之花以有情之意。演奏中他运用左手的“按”“颤”“滑”等技巧来配合右手多变的音色,流畅自然、虚实相生。在他的演奏中,那五声音阶琶音如行云流水般的波光云影,仿佛听到了人们赞赏莲花磊落大方姿色的间时,还隐含着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德,为听众创造了一幅水光荷影、清高脱俗的美丽画卷。王中山说,他弹奏《出水莲》如同欣赏莲花的色、香、韵,这是中国传统的赏花标准,更是他演奏此曲的艺术追求。
他的示范演奏出手不凡。在这几首乐曲中,无论力度、速度、音准、音色都达到了一定的准确性。加上他热情深溢的情感和适度的形体动作,使乐曲来去自如,又是那样的自然、清畅,显示出他良好的演奏素质和驾驭能力。他身体力行、现身说法,令一众学生叹服。
结 语
王中山深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就是现代文明的源头,现代文化则是传统文化的发展。要让中国民乐活起来,传下去,很大程度要依靠传统曲目去维系,新曲目去传承,传统曲目是历史的积淀,新曲目是当今的传承。他从事音乐教育多年,也深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古训。因此,他从美学视角,探寻着古筝表演艺术的境界是“内美”,表现在演奏家的“行韵造腔”里。“行韵”是“功力”,“造腔”是学养。君不见,古人有“功夫在诗外”之说吗?我们在他的教学与演奏中看到,他积极探索,寻求跨越古今的路径。从而拉近了古筝艺术与当代审美趣味的距离。这也是他多年如一日的笃行力学、默默耕耘,才取得今天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