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项目的控制类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研究

2021-09-10褚菲王光辉常俊林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改革

褚菲 王光辉 常俊林

摘  要:本文在分析控制類实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控制类实验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基于工程项目的控制类实验课程考核方式,同时介绍了前期考核、中期考核和后期考核三个过程化的考核内容。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应对工程项目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高校控制类实验课程考核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控制类实验课程考核;创新能力;过程化考核;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11-0064-02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在高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课程体系中是一门侧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和开展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属于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 [1-2]。该课程有不同于传统课程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该类课程不能只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

如果想要在实验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就需要有一个科学并且合理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 [3-4]。本文在综合分析传统考核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程项目的控制类实验课程考核方式。

一、控制类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的现状

传统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学生的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的成绩为依据来进行考核 [5-7],这种评定成绩的方式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平时成绩难以反映真实情况,最终导致形式化。平时考核主要以学生的出勤次数来给出成绩,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一般权重在10%~30%。但是由于难以有效监控整个实验过程,有部分学生会中途玩耍甚至没有做一个实验,最终参考别人的实验结果上交,教师又难以分辨,这种情况下平时考核难以发挥作用,更无法反映出部分学生的平时表现,最终流于形式。二是实验报告不应该是核心,实验过程才是更加需要重视的。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够反映出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是做完实验之后的一个总结,是学生更好地整理归纳实验内容的一种方式,但是很多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大多是生搬硬套实验指导书的内容,甚至很多学生的实验报告都有雷同,无法体现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学生在实验前是否预习、对实验的内容了解多少、动手操作过程中哪些实验问题是值得注意的等问题通常无法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出来,更无法反映出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的原理,是否明白产生某种实验现象的本质。有的学生甚至不做实验,课后通过参考同学的实验报告来通过考核,这样实验课程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另外一种考核方式是考试和实验报告相结合,通过考试来判断学生对实验仪器的掌握程度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这种方式确实能够反映出学生理论基础的扎实程度,但是无法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不出学生处理工程项目的能力,并且无法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使得学生单一地注重理论知识,轻视实验的过程;而且笔试的方式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有的学生只是考前集中精力去记忆实验课程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验本身,这和实验课程想通过实验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控制类实验课程考核改革的理念和思想

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落实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重视实践教学而提出的方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以重视实验过程为指导思想,以锻炼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的全过程的基于工程项目的控制类实验课程考核方式。考核以控制类项目为依托,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互联网的优势进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对实验内容掌握程度的考核。考核包括三个部分:前期考核、中期考核、后期考核。

通过实行全过程的前、中、后期考核方式,将考核的重点从传统的重视理论基础向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转变。为了督促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为了让平时考核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本文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希望使考核成为真正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方式,而不是简单地为了考核而学习,更不希望考核成为学生的负担。

三、基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考核方式

(一)前期考核

为了督促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严格要求学生:在实验开始之前要求学生提交一份自己对本次实验内容的理解报告。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做实验的思路和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经过老师的评定选出能够进行实验课程的学生,要求不合格的学生再次补交前期实验报告,同样需要经过老师的评定来确认学生是否能够进行实验。前期考核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独立思考或者与同学相互讨论之后,给出一份能够体现自己真实水平的课前报告。

(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包括平时考勤和到目前为止每次实验报告的成绩,具体做法如下:每次实验课之前进行签到或者课堂结尾签到;每次上课之前都会下发已经批改好的实验报告。这不仅要求学生在每次做完实验之后都要尽快完成实验报告,同时要求教师着重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对待每次实验,及时掌握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便下次上课为其解惑。另外,结合高校实验课程的时间设置,应考虑学生是否拥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个实验的报告,且及时地完成实验报告也是对刚做的实验的准确总结。

(三)后期考核

后期考核是对前期和中期考核的总结,一是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师精心准备控制类实验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内容的题目,由学生组成小组抽签决定回答什么问题;这种随机性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整体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拟定每个小组回答3个问题,每个小组2~3个人,然后由教师进行评定,给出每组的分数。二是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都要参加最终的实验操作考核,教师可以从以往所做的实验中抽出几个经典的实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教师可以参考本研究制定的实验细则来给学生的实验操作评分。

实验课程结束之后的总成绩如图1所示。学生成绩由前期、中期和后期考核的成绩组成,其中前期考核、中期考核和后期考核分别占总成绩的20%、30%、50%,最后成绩划分为:优秀(10分)、良好(8~9分)、中等(7分)、及格(6分)、不及格(6分以下)。

四、结语

实验课程的考核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对实验内容掌握程度的一种有效措施,本文针对控制类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工程项目的控制类实验课程考核方式,通过在控制类实验课程中使用以锻炼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中心的考核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 臧立娟,王凤艳,夏自进. 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4):207-209.

[2] 徐冬梅. 开放式过程控制综合实验的课程改革与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9):117-119.

[3] 田禾,黨璐,周世敏. 大学工科实验教学考核方法改革与实践[J]. 高教学刊,2019(10):145-147.

[4] 张超,吴凤艳,张翠央,等. 三分课堂实验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方式初探[J]. 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2019(01):39-41.

[5] 陈海霞,王锁萍,熊田忠. 面向企业需求的电气控制类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2):202-205+258.

[6] 杜文静,辛公明,陈岩,等. 基于“翻转模块化实验”的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S1):242-243.

[7] 冯兴田,马文忠,赵仁德,等. 基于多融合培养的电气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2(01):142-145.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改革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研协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