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现状

2021-09-10周海燕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研究理论

周海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更新,我国对于中小学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素质教育上来,而非原来的应试和填鸭式的教育。现在中小学教育主要以培养创新为主导。结合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转变以前只有上课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语文作为中小学的基础学科,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本文主要从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方面,阐述了近几十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82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的现状

首先是理论性和实用性研究。根据相关统计的结果表明,这几十年这种实验的研究多达几百项,包括到小学识字方法、句子教学、写作、记忆心理和思维心理等方面。这基本上是属于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使得语文教学认知的研究有了飞跃性的进展,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学和学习积攒了很多材料。但由于这些理论研究还非常零碎,暂且没有产生系统的认识,因此没有对教学指导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是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研究。一部分中小学语文教师以教学结构改革为出发点,对语文教学实践开展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并且循序渐进的归纳出自身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语文教学界有深远影响的模式达到几十种,比如“三主四式”模式和“自学六步法”、“六课型单元教学”,其中自学六步法是把自学作为根本特点,有着具体的教学目标,六课型单元教学是秉承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把单元教学分解为自学、启迪、巩固、练习、改错、总结六个环节。这些教学模式各具匠心,各有特色,应用范围也不尽相同。但是也存在许多共性。正是这些共同点构成了这些模式的科学价值。

然后是识字方法的研究。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入口,同时也为阅读等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识字教学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其方法的探索也历来被人们关注,很多一线的教研工作者在借鉴了语文教学经验,研究出丰富的识字方法,根据统计目前的识字方法有20多种,影响较为深远的包括随文识字、集中识字和注音识字。随文识字的开始会采用拼音和看图识字,然后慢慢的会转变为在课文里识字,做到在阅读中认识文字,在两年的时间内可轻松掌握2500字。集中识字是开始就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汉字,随后就慢慢的延伸到阅读和写作。基本教学方法是根据汉字的规律进行分类,以基本字带字,教会学生一部分字,在反复的阅读课文,周而复始,两年中学会2500个常用汉字。近些年来识字的方法都不断的取得了进展,不仅反思自身的做法,而且还开始排除一些成见而相互学习、切磋,促进了理论改革的不断发展。

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现状

概括来说,中小学语文教学理论的摸索还非常的浅薄,但也有着比较显著的成效和进展,这一时期的研究情况可以分为以下方面,首先是教学研究的阵地持续的扩张,研究队伍不断的茁壮成长;其次是语文领域的研究思想活跃,百花齐放,学者各抒己见;然后是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一定程度上内容表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现象,近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论、心理学也有不少的著作,研究论文也多达几千篇,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加强。

在理论方面人们探索的范围非常的宽广,对于语文学科性质和任务,有一部分人认为语文是交流、学习的重要工具,所以把工具性定为语文的根本属性。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语文和普通的生产工具有很大的区别,认为语文是感情、文化和思想的载体,所以把人文性定为语文的根本属性。另外还有素质论,他们认为语文一方面是交流、学习的工具,另一方面是认识和变革世界的工具。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对语言应用能力进行锻炼,而且要把语言的训练和其内在思想进行联系。另外,对于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人们的想法也是大相径庭。有部分研究者认为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教学系统性的知识,因此他们的具体方案是初一学词法、修辞等,初二学议论文、散文等,初三学习外国文学著作。还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应该从培养、提升语言应用能力方面出发,语文学科应从一普通话、二识字、三词汇、四语法、五口语、六写作的顺序进行教学。

三、结语

十多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做出了不少成绩,但是,也还存在许多问题。

语文教学研究缺乏现代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的指导,方法比较陈旧,研究水平不高。语言学界对中小学語文教学研究的重视、关心不够,投入力量很少。从研究内容的确定到方法的选择仍然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许多研究成果,教师们读了以后说:隔靴骚痒,不解决问题。改革实验项目虽多,但是真正有组织、有计划的整体改革或其他重大项目不多。大多数是个人的具体方法实验,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零星分散,低水平重复。少数比较成功的实验研究,也大多是停留在经验阶段,没能升华到普遍理论高度。加上有些实验含有实验者特有的个体色彩,所以难以普遍推广。总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大大落后于语文教学实践,跟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不相适应。

参考文献

[1]武玉鹏.“为教而考”还是“为考而教”——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与考试关系的历史考察[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80-84.

[2]郭瑶.新世纪我国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回归潮流[J].语文建设,2013,(14):26-27.

[3]杨建成.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D].导师:靳健.西北师范大学,2004.

[4]韩军.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病根到底是什么?——百年现代中国语文教育八大关系[J].中学语文教学,2001,(01):12-15.

(湖南省常宁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研究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识字儿歌
“理论”与“实践”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识字儿歌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识字故事
盛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