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场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分析

2021-09-10李汉雨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物生活化

李汉雨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对学生人生有导向作用。初中生物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含义,并通过教授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来完善初中生对生命的科学认知。

关键词:生活场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分析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124

引言

在小学科学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生物学的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也关注并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生活化教学有着诸多好处。教师对课堂进行生活化创设,架设起知识与生活的桥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还在无形中达到了巩固学生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如何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展开生活化教学,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重点探讨。

一、联系教学实际,设置最优导入

教学导入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为了达成教学优化的进行,教师自然要能将教学导入的有效化构建重视起来,设置有效的教学导入环节。其中借助生活化教学元素的引入,使学生认识到学科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一种导入方法,有效性较强。例如在在进行《植物种子的萌发》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导入的方法进行这一课的教学导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春天万物复苏、小草萌芽的联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像这样,通过有效的教学导入构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就可以得到激发。

二、关联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基于生物学科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所讲知识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看一些标本,也可以讲述一些富有趣味性与代表性的生物现象和生活事例,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生活化思考。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六章中的“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讲述了一些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以前还过度垦荒,最终导致生态恶化,变成了全国有名的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流傳着“沙上墙,驴上房”的顺口溜,近年来,当地退耕还林、治沙造林,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教师要向学生讲述破坏森林植被、破坏环境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巨大危害,顺便向学生普及保护植被的重要性。教师也可以用支付宝中的“蚂蚁森林”小程序来举例:用户通过线下支付收集能量,积攒能量值,达到一定指标后,支付宝为用户在西北地区种植一颗相应的耐旱植物,随着用户支付量的增加,植被的面积也会扩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这些源自生活的例子,能准确、实际地牵动学生的内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进行了知识延伸,拓宽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

三、开展丰富的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初中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帮助学生设计、完成课外实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生活化意识。例如在学习“细菌与真菌”内容时,教师针对真菌的发酵作用,在温开水中加入糖和酵母做搅拌实验,让学生观察气体的产生,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发酵原理、理解真菌概念。作为知识延伸,学生能对生活中的类似场景,如面团发酵膨胀、蛋糕中出现气孔等现象形成自己的认识,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思考基础。

四、利用生活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的生物学精神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结合生物学科的教材内容,融入相关的事实案例,强化教学效果,在提出的问题当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且指导学生进行证据的调查和搜集。借助生物教材和生物内容的多样性,让学生明白每一种不同的生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生物保护的工作中。比如,在开始生物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针对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进行分析,让学生结合生活环境对附近的植物和动物进行分布状态的调查,对即将灭绝的生物进行归类。上课的时候,教师结合学生整理出来的信息,跟学生一起分析,哪些生物正在减少,加强学生的保护意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生态保护中,跟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让学生调查事实真相并融入生物科学观点,让学生明确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体现学生的学习价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五、理论联合实际,促使生物知识走向生活实践

生物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用学到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深层目的。例如用学到的保健知识来分辨各种保健药品和保健器材到底有没有作用;利用生态知识养好家里的绿植和宠物;用学到的健康知识来判断简单的身体疾病;等等。但理论和实际仍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即使熟练地掌握了生物学知识,也很少会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分析或是判断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当学生学习了生物知识后,教师就应给出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生活化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来解释或验证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让学生感知到生物学的趣味性和应用价值,培养其应用意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教师应以生物新课程理念为引领,努力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方式,有效运用生活场景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习生物,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天仁.生活场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分析[J].新课程,2020(52):92.

[2]崔建明.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开展策略[J].科幻画报,2020(10):69.

[3]夏家佳.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191.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常么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物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