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助力后进生发展
2021-09-10唐信强
唐信强
在小学教学中开设体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体质变得更好,不过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就是单纯地玩,特别是后进生的这种思想极为严重,所以他们难以在体育课堂当中得到进步与成长。基于此,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有一视同仁的教学思想,对后进生的发展引起重视,从而转化教学思想,创新教学策略,最终使得小学生能够受到更高质量的体育教育。而本文将会对如何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助力后进生发展进行一番阐述说明,希望对同仁有所帮助。
在素质教育理念为主的时代下,体育已经成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所学校对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有着高度重视。但是部分教师持有传统时期陈陈旧的教育理念,认为对体育教学过度重视会的阻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进步,所以经常采取单调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成长。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在时代的发展下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明白体育教学的意义,以实际行动思索助力后进生进步的有效策略,使整体学生都可以得到发展,促使自己的体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本人有多年小学体育教学经验,本文就是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对如何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助力后进生发展提出的几点建议:
1 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增强后进生参与课堂实践的积极性
当国家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经济实力的提升愈来愈显著,教育领域中便出现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尤其是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其进行合理运用能够推动教学质量走向更高层次。但众所周知的是,体育是一门以课外授课为主的学科,所以不少体育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价值不以为然,没有将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从而令体育课堂氛围少了些许生机与活力。基于此,身为信息化时代下的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改变自身片面的教学思想,了解新兴事物的教育价值,主动学习多媒体技术的多功能性,可以利用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构建相关情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情感,令后进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体育课堂实践活动当中,再通过恰当的语言点拨,学生就可以更深刻的掌握教材知识,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通透,这样体育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有所增强,学生也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
比如,在室内课上引导学生学习“三步上篮”这项动作时,首先,我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了专业运动员各种花样三步上篮的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课堂之上,特别是后进生,更是有专注的学习精神。然后,我主动与后进生展开对篮球相关知识的交流,让后进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感,从而点燃了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便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下从理论上帮助学生掌握了一大二小三高跳的上篮动作,使学生懂得了运球三步上篮关键在于动作的连贯性及稳定性,激发了学生实践操作的积极情感。之后,我播放了篮球比赛中关于三步上篮的视频片段,从激烈的竞争中让学生感受篮球这项运动的魅力,进一步引发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最后,我引导学生整理了学习内容,对学生强调了下节如何开展“三步上篮”这项体育运动,奠定了学生的参与情感,之后再组织学生就课堂收获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在多媒体构建教学情境的帮助之下激发了后进生的学习情感,为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奠定了基础,既体现了多媒体技术在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价值,也令学生将本节课的体育知识与技能高效率获取,进而促使学生情感得到了增强,学习态度也变得更加积极,体育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比较理想。
2 展开分层教学,促进后进生个性发展
通俗来说,分层教学就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进行针对性教学的一种策略,能够使学生得到个性的发展,令学生参与课堂的态度愈来愈积极。所以笼统地展开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难以令每一名学生都得到相应的进步与发展,可能还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这对后进生的进步与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展开分层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情感,从而促进后进生的个性发展,令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喜爱程度愈来愈深,助力学生以充满自信的态度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达到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足球传球、控球练习”这项运动为例,首先,我根据学生的足球能力将其划分成了A、B、C三个层次小组,当然处在C层次的学生就是后进生,进而对A、B层次的学生强调了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向C层次的学生给予了激励性的语言评价。然后,我讲解并示范进行足球传球、控球,要求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脚内侧传球和前脚掌停球的动作方法,实践操作中要注重传停球的力度和准确性。之后,我给予了不同层次小组做练习的时间,要求不同层次小组之间的学生展开互助,如此使得后进生在自己的小组中得到了个性发展,同时也令他们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心理感受,培养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情感,学生对足球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致。最后,我对后进生的表现提出了激励性评价,并让他们对自己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技能进行了讨论。这样,我通过展开分层教学,让后进生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成就感,进而以恰当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点拨、激励,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重点与难点,切实达到了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 加强游戏活动,点燃后进生锻炼热情
由于不同时期教师所接触到的教育理念有所不同,对游戏教学法的看法也不相同。在传统时期,游戏被认作是耽误学生学习的一种活动,大部分教师更不希望后进生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只希望后进生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但是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中,绝大部分教师都具备了劳逸结合的教学思想,游戏活动在体育课堂之上的开展便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也是培养学生劳逸结合的关键学科。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中的小学体育教师,应注重加强游戏活动,点燃后进生的锻炼热情,令学生处在充满勃勃生机的体育课堂活动当中,从而使学生的身体机能于潜移默化中得到进步与发展,体育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变得越来越高。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合作式跳绳”这项运动为例,首先,我宣布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为学生分发了几十根短绳,向学生阐述了“找朋友”的游戏规则,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然后,我在游戏活动中展开对后进生的针对性指导,从而在宽松的学练氛围中使学生感受到了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增强,而且形成了团结合作意识。之后,笔者采取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分制比赛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他们的身体机能在参与体育比赛过程中也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充分点燃了后进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最后,我带领学生做了放松活动,对学生整堂课的表现做了激励性评价,然后让学生相互之间说一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创建了一个令人身心愉悦的课堂环境,点燃了后进生的锻炼热情,使学生以充分集中的学习精神在本堂课收获了体育知识与技能,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身体技能的进步与发展,体育课堂教学速度和成效都有了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在充分考虑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对两者進行融合,从而创建更多如创设直观情境、展开分层教学、加强游戏活动等优质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理想化的小学体育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方位的成长与进步。
(作者单位:福清市东张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