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2021-09-10屈云

关键词:校园文化

摘  要:校园文化氛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对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在育人方面发挥积极效用,但在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过程中,却存在文化育人理念较为落后、文化建设阵地需要完善、校内各部门协同配合不够、文化氛围营造缺乏整体性、文化载体设计缺乏特色等问题。因此,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充分挖掘与利用原有校园文化资源,实现校园文化氛围的系统性营造与开发,从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环境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大学以育人为根本任务,理所当然要肩负起立德树人使命。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主要借助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校园文化氛围,是指一个学校所处的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学校在日常管理和学生培养过程在所体现出的特定文化传统、行为习惯及处事方法等,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校园文化氛围是无形的,是一所学校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气质,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内涵式品牌,更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个学校发展理念的综合展示,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潜力。一方面,表现在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行为习惯的规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知识学习愿望得到促进、学生心理波动得到调节[2];另一方面,也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兴校过程中的历史积淀和办学文化底蕴的综合体现。

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就是营造健康积极的文化环境。其主要方法是通过规划硬件环境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结合环境与文化建设主题开展文化教育,利用节日以及其他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布置校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从中受到直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高校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积极作用

在谈到人才培养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3]育人环境作为一个大概念,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便是其一。在已有校园文化基础上,通过重大事件、重要时间节点的文化氛围营造,既能展现重大事件、重要时间节点的重要纪念意义,也能营造浓厚文化育人氛围,促进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

首先,文化育人成效明显。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宏观环境”,文化的感染力和引领力是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效具有积极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催人上进、陶冶情操、能满足师生的精神需要,其育人于无声中的特色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4]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既要注重物质文化载体建设,也要注重优秀校园文化作品、文化产品的创造与创新,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学校传递的育人观念,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其次,提升学校外在形象。一个学校的优良、好坏,不仅仅表现在知识传递与学习技能的教授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等的培育成效。校园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衡量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发展壮大必不可少。高校应在校庆、校友会等特殊节日中,充分挖掘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建设与完善,积极向市民、校友等社会人士进行展示,以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实力。此外,一些学校本身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学校可借此优秀文化资源,打造美丽和谐校园,以吸引人们参观,从而增加校园的认可度。网络存在的“最美大学校园”的评选和展示,正是人们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可。因此,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也有利于提升学校认可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学者共同建设美丽校园。

第三,加强高校与社会合作。很多人都将大学视为“象牙塔”,这一方面是说大学生的珍贵,另一方面还是说大学的生活相对封闭,与社会脱节。然而,重大节日的庆祝纪念,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社会共同的活动与责任。[5]重大节日为学校与社会提供合作、交流的途径与载体,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大学生们接触校外生活、更好地融入社会创造有利条件。而高校作为各类人才密集度较高的地方,其校园氛围的营造往往也有自己的特色,这也会对高校所在地方的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补充。

最后,强化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学校领导、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很重要榜样引领作用。岭南师范学院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实践证明,教师带头执行,学生也会“深受感染,仿效老师”。教师从精神面貌、素质修养、知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都体现“为人师表”的态度与责任。当全校上下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氛围营造工作中时,校园文化氛围就能不断丰满、成型。而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人们会身心愉悦、不知不觉中地接受教育。而相应的,当师生能够感受到文化氛围对自身的影响,又会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会更注重重要事件、重要时间节点的校园氛围营造。[6]

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中的突出问题

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在育人方面发挥积极效用,但就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实际状况而言,尚存在较多突出问题。

第一,文化氛围营造理念相对落后保守。一般而言,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形的,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到文化的育人力量,而且这种力量常常是深远和持久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成为校园建设的重要方面。然而,在实际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中,存在着一定的片面认识,如认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就是外在地美化校园:安装一些漂亮、精美的横幅、条幅、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再结合当前的热点,在校园内建一批文化长廊、文化墙、或抽象具体的雕塑等,误以为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仅是对外在校园的装修与设计,有这些宣传文化、展现品位的物件即可,而不考虑装修是否与学校整体风格相匹配、是否能突出该校原有的文化底蕴等问题。因此,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不能仅看作是一种形式,认为“有就好”,而是需要贴合时代主题、结合学校特点、学校定位和学校历史传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此外,还有一种认知,以为文化氛围營造就是校园环境布置。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不仅包括校园外在景观“布置”,还包括与之相关联的内在文化价值的生成与培育。如果认识不全面、理念不创新,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效果将仅浮于表面,而不能产生持久深远的文化影响。

第二,校园文化氛围建设阵地需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阵地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设施不完善或陈旧,管理相对松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宣传效果。一个好的宣传阵地,可以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育人氛围,让全校师生充分吸收知识养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因此,在校园氛围营造过程中,要建立、完善和更新各类学习宣传园地、宣传橱窗等,健全完善校园文化阵地。

第三,高校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高校内有众多部门,如教学、管理、服务机构等等。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各部门都具有育人职责。即高校教职员工都应积极参与到育人全过程,落实高校“三全育人”的总要求。目前,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一些部门及成员思想尚停留在“育人是教学的事情”层次,对课程思政认识不明确,对育人职责认识不到位。如部分管理部门认为自己是管理部门,育人和管理并无较大关联,进而产生育人行动不作为和育人保障不得力等现象;还有部分非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经验主义”思想严重,对“三全育人”认识不充分,意识不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部门间难以形成育人的合力,甚至可能产生“分散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召开后,各高校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着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打通部门壁垒,形成“思政合力”,这对“文化环境育人”工作有巨大促进作用。

第四,文化氛围营造缺乏整体性。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有前期规划,并考虑到整体性。科学的策划,一般都是事物有深刻了解,并掌握其发展规律后再详细制定,具有很强的超前性和预见性,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它不仅可以挖掘、发现所有的资源,而且可以成低成本、高效率调动资源。然而,在目前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中,对文化氛围营造的整体性认识不足,缺乏提前规划、整体规划的意识。上级任务下达后,便根据要求进行营造与布置,没有先见性与预见性。缺乏整体观念下,常常导致校园文化氛围营造时间紧张、资源调动不充分,极易造成“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从而不利于校园文化氛围营造。

第五,文化载体设计缺乏特色。一个好文化载体设计,能吸引人眼球、引人入胜。它不但能美化校园环境、和校园融为一体,而且能将所宣传的内容第一时间传递给读者,并易于接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现实中,很多文化氛围营造工作者不是专业出身,因此,不能将文化载体更好地突出或者文化载体的设计千篇一律,缺乏创新性与独特性。这就造成所做作品不能吸引人,也不能很好地与校园环境相融合,进而影响校园文化载体的育人效果。

三、营造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的路径

校园文化氛围是长久持续的营造过程。在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过程中,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注重学校原有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资源,以整体性系统性思维对校园文化氛围进行营造。

第一,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文化发展有一定的规律,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亦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时,决策要科学。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一定要根据要学校自身的特点,提前规划、整体考虑,合理布局,不能就布景而布景,而应当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展现学校、学校所在区域的地域特色,体现出经济实用的特征。在校园美化的过程中展现出教育性,在物质文化建设中蕴含思想政治的光芒,起到育人的效果;同时,要注重美观、展现艺术性,精心设计。在形式和内容相契合的基础上,做到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要要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特色,合理利用已有的条件,针对学校现有的活动区域、教学场所、宿舍区、文化园区、体育场馆等,依据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结合学校的文化底蕴,设置宣传牌或标语。[7]这样师生无论在校园的哪个角落,都能置身于校园特色文化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第二,充分挖掘与利用原有校园文化资源。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建校发展历史,并在发展建设过程中积淀一定的文化资源,因此,在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与利用原有校园文化资源,以更好地形成本校特色。“大道无形”,校园宣传文化氛围营造,既有共同的特征,又要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一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空间,在原有空间内,创新文化宣传和文化展示形式。通过学校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社会实践成果的展示,培养师生的成就感、自豪感;[8]二是在结合校园已有文化特点的情况下,利用宣传工作专业人员的指导,精心打造,融文化性、艺术性于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出文化的艺术美、艺术的文化内涵;三是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要结合校园的整体布局、校园的建设风格等,一方面保持了原有的校园风貌,易引起情感认同,增强学校师生的归属感;另一方面也强化了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高校师生的校园生活得到丰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与提升,有利于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第三,校园文化氛围的系统性营造与开发。校园氛围的营造是校园“布置”和系列专题活动的有机统一。从文化育人的角度看,大学校园环境是一个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的生态文化系统,它为人们带来文化气息,营造宁静心境,提供成长和发展动力。因此,单纯的物质文化或者精神文化,都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当所有的文化共同起作用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是要注重其系统性和整体性,将校园的物质、制度与精神相融合,从而增强校园文化育人的影响力。

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不仅能美化校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良好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起到的育人作用。因此,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作为一种文化育人途径,是“环境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使其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3]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N].人民日报,2013-10-02.

[2][8]余春林,罗良浈,陈亚平.打造优质校园文化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缩影[J].江西化工,2015(12).

[4][7]张书乐.大学生正能量培育的氛围营造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1).

[5]罗丹.营造主题教育浓厚氛围[N].十堰日报,2019-09-03.

[6]張书乐,李伟.正能量的特点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理论观察,2015(2).

责任编辑  杨慧芝

作者简介:屈云,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基于一校多区格局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必要性
让魅力校园文化点亮心灯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成因分析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
浅析绩效管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