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意识的提升路径
2021-09-10赵枫咪
摘 要: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关键少数”,其发展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但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还较为淡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政治责任意识不明、思想理论学习不深、组织活动主动性不高和行为模范作用不突出。因此,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设中,为了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高校党组织可将政治意识的培养融合其青春本色,理论学习融合树人目标,组织生活融合模式创新,党性实践融合学生本职,以便使学生党员在加强党员意识中更好地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关键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校;学生党员;党员意识;路径
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回信中,高度赞扬了青年党员的专业性和模范精神。作为学生中的骨干力量,高校学生党员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建设中增强党员意识,掌握专业知识,磨练专业技能,更好地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意识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学生党员意识的具体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发展,用深邃的历史眼光,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找准学生党员自我党员意识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内涵
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内涵是使学生党员牢固树立党员意识的逻辑前提。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人民、为民族的初心和使命。[1]这简明扼要地诠释了全体共产党党员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并為其指明了前进方向。2017年1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对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使命增加一点,即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2]。这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即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的诠释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博大胸怀与崇高使命。
从国内角度来看,在立场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就是牢牢把人民的事、中华民族的事放在首要地位。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也曾说过,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这个大目标的,失掉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邓小平在1956年会见国际青年代表团时明确表示,党除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为了帮助人民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3]中国人民的幸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全体党员同志牢记初心和使命,继续发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革命精神,不断地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向前推进。
从国际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对于“全球发展、人类未来”这一宏大社会命题的理论探索,展示了大国担当与大国情怀。新形势下,面对不断突发的国际冲突与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需要更多的党员干部忠诚践行。
(二)高校学生党员意识的核心要义
党员意识是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重要保障。党员意识指的是“一个社会成员在特定群体中先进性的代表,加入政党意味着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拥有党员权利”[4]。高校学生党员意识是指学生党员对党员这一身份的态度,其中应具体包括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意识、思想意识、组织意识、行为意识。
党员的政治意识强调,每位中国共产党党员无论处于什么岗位,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要认同并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身份。政治身份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第一身份。这是党员与群众的最大区别。落实到高校学生党员身上,意味着要始终在学校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并在其他场所中时刻牢记党员身份,遵守党章党规,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立场。
党员的思想意识强调认同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始终保持自身思想的先进性。高校学生党员具有双重属性,即“学生”和“党员”。因此,高校学生党员在组织入党后,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中加强党性修养,做到从思想上真正入党。党员的组织意识指的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紧紧依靠党组织,时刻牢记自己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具体到对学生党员的要求,即要服从党组织的安排。高校学生党员不仅要积极配合党组织的日常活动,更要在党组织需要的时刻能够听从党的指挥,以身作则。
党员的行为意识强调,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就要始终以群众的满不满意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首先要坚持知行合一,高校学生党员要利用好学校较为良好的学习环境,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练就过硬本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找到行为价值。其次要及时反思,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体会行为认同带来的成就感。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域下增强高校学生党员意识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学生当中的“关键少数”,其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高校学生党员对初心和使命的践行既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求相关,也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谋而合,同时也关乎着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
(一)符合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要求
学生党建工作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高校学生党员素质的高低对基层党建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一个国家离不开青年群体的力量,一个政党同样不可缺少新鲜血液的输入。因此,作为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需要高校学生党员充分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和增强党员意识,方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二)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学生党员对党员意识的认识与初心使命的落实能够使高校更好地实现人才输送的目标。学生的个人发展与高校发展呈正相关,因此,高校要注重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譬如开辟“青年党员说”等优质栏目、对优秀的学生党员进行表彰等,以此提高高校学生党员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少部分各方面倦怠的学生,产生“先进带动后进”的链条效应,促进高校发展。
(三)符合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
学生党员对党员意识的充分认识与初心使命的落实可以使其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大业之中。作为高校学生中的先进代表,作为党员中的年轻代表,学生党员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和建设中,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方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意识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党组织不断壮大的后背力量,与中国共产党未来的生存于发展有着及其密切的联系。高校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强弱,关系到他们能否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专业学习等方面和各项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就目前來看,高校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党性意识有待提高。
(一)政治责任意识不明
党员的政治意识不强,会使得党员缺乏对党的高度忠诚,信念不坚定、旗帜不鲜明。高校学生党员,如果脱离党员身份去对待党支部每次的理论学习,必然会出现政治坚定性、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和执行力不强的现象。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日常活动配合度不高或者只停留在书本学习阶段,并不能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明确期自身的政治责任。因此,要想破解这一难题,首先需要解决政治责任不明的问题,才能架桥铺路。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将初心使命放在首位,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
(二)思想理论学习不深
高校学生符合各项入党条件后,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还会经过一系列的组织考察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但是,在进入党组织后,部分学生党员容易对枯燥的理论学习产生倦态心理,失去了对中国共产党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三)组织活动主动性不高
传统的组织生活比较单一,多为理论学习。组织生活会的定期开展普遍被视为一项自上而下、不得不完成的政治任务,并以“拍摄照片”作为最为有力的“证据”。这使得原本有益于增强身份意识的理论教育,变为强制性色彩越来越浓厚的外在形式。高校学生党员群体特殊在他们的年龄,他们身上的朝气活力是其他年龄段的党员所缺少的。所以在开展组织生活会时,如果未能真正契合高校学生党员的内在需求,就会逐渐产生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的“孤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党员队伍的凝聚力。
(四)行为模范作用不突出
理论知识学得再好,但如果不以行动来表示,也是一场空谈。高校学生党员能否将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完美融合,是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能否得以落实的关键。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学生党员是出入功利性的角度来入党,或者在入党后未能树立责任政治意识,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的模仿带头作用还有待提高。
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意识的提升路径
从首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优秀案例的分析研究,可以将学生党员标兵突出表现大致总结如下两点:一是赋予初心使命学习专业性特征。二是通过群体互动体现初心使命。具体实施以下四点呈现。
(一)政治意识融合青春本色,彰显初心使命的高度
政治身份是第一身份。每位入党积极分子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候,都应该明确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鲜明标识。作为党组织最年轻的群体,高校学生党员更应尽早牢记自己的政治身份,加强政治意识,深刻学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提高政治觉悟,加强政治敏感性,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从专业角度、民生角度积极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建言献策。
(二)理论学习融合树人目标,挖掘初心使命的深度
重视对于高校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履行职责的体现。开展理论学习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如何能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走保守路线,也不走西化路线,而是紧紧跟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的重要主题。新时代党组织建设重心的下移[5],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角色担当和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理论学习入手是提高高校学生党员认识、凝聚高校学生党员力量的重要途径。
(三)组织生活融合模式创新,拓宽初心使命的广度
提高高校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参与度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体现。具体开展方式可有采用论坛式学习方式,邀请退休老党员面向学生党员开展“讲党史、讲院史、讲学科发展史”活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活动分为理论学习和主题讨论两个版块,建立理论——实践——理论的关系;以党章的主要章节为主题,加上与之相关的重要讲话作为素材,着重利用中共中央组织部推荐的学习书单,开展“主题读书日活动”;采取原文选读与党课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党员自己上台汇报,深化理论学习,让理论入脑入心;采取红色精神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从书本,从视频中了解红色精神的故事,更要实地追寻红色基因的继承。
(四)党性实践融合学生本职,落实初心使命的厚度
学生党员能够全方位践行初心使命是党得以继续壮大的重要方式。学生并不是行动上的“弱势群体”,相反,该群体创新能力强,行动力强,反应迅速,专业涉及面广。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群体的优秀模范作用可通过利用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等多种手段加强宣传,充分挖掘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高校学生党员中的先进典型,组建“优秀党员报告团”增强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营造创先争优氛围。
参考文献:
[1][5]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2).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EB/OL].(2017-12-02)[2020-07-15].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681332
[3]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4:102.
[4]李冰.党员自我身份认同与党员形象建设[J].领导科学,2012(08):41-42.
责任编辑 姜淑娟
作者简介:赵枫咪,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聘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8ZDA00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