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辈分文化比较
2021-09-10柴雨辰
柴雨辰
摘要:中国与日本在文化习俗、社会礼仪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不同的发展历程,日本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明治维新后,较多地吸收了西方世界文化,在社会文化等方面与中国逐渐形成了差异。
关键词:中日文化;辈分;家庭;社会
在历史上,中国人的价值观受到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儒家所倡导的封建宗法制度及相应的“尊老”观念,的以“顺亲”或“无违”为中心的孝道观念,为传统中国的亲属关系奠定了基本的行为模式,并经过官方推广,延伸为全社会的行为规范。这一思想架构在古代中日的频繁交流中传播至日本,并且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后,在日本形成了与中国同中有异的社会辈分等级观念。
一、中日亲属辈分称谓比较
在辈分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体现是亲属称谓。亲属称谓是从人类社会规则及习惯中逐渐形成的,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家庭、社会关系。中日两国都具有父权家长制的“宗族”文化传统,亲属体系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由于吸收了欧美文化,在亲属称谓上更接近欧美。
受宗法制影响,中国亲属称谓讲究“尊卑有序,长幼有序”,表现出“重内轻外,重男轻女”的特点,形成了十分完备的体系。最具代表性的是父系亲属体系。在中国亲属制里,男系亲属受到强调,基础是族外婚下的父系宗族组织。在父系亲属体系中,称呼长辈、晚辈使用截然不同的称呼,体现“尊卑有序”。对父亲的哥哥称呼“伯”,对父亲的弟弟称呼“叔”,体现“长幼有序”。“内外分明”体现在称呼父系、母系同辈时使用不同的称谓,对父系同辈用“堂”,即家庭内部,而对母系同辈用“表”。在中国南方,更常见的是对父亲的父母称“祖父、祖母”,对母亲的父母则称“外祖父”“外祖母”。
日本亲属称谓在很多地方与中国类似,比如尊卑思想明显,讲求长幼有序,对亲属有内外之分等。但日本相较于强调对父系或母系的亲属称谓进行区分,更注重区分亲属称呼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比如说,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的兄弟,统称“おじさん”,父亲或母亲的姐妹则统称称“おばさん”,这表明日本父系母系亲属在亲疏关系上是平等的。
日本亲属称谓体系较中国相对简单。比方说,日语中“いとこ”一词与英语中的“cousin”类似,可以看出欧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从家庭内部构造来看,中国家庭构造是横向的、包含旁系血亲,采取子嗣均分继承的方法。而日本则是纵向的直系血亲结构,以嫡长子单独继承制为中心,嫡长子的地位远高于家庭中的其他同辈,这种结构就导致了旁系血亲的不受重视,日本传统家族对血亲关系的划分远不如中国严谨,最后必然导向对其亲属称谓的模糊与缺乏。[1]
二、中日辈分文化尊卑意识
辈分为人的等级次序作出了区分,体现了宗族内部的等级制度,意味着家族内部的权势划分。辈分高者为尊,辈分低者为卑。这是中日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从古至今深刻地影响着两国的社会生活和礼仪活动。有辈分就一定会有尊卑意识,尊卑意识反过来又加强了人们的辈分观念,形成了一种持续的文化现象。中日两国在这种现象上各有其特点和体现。
在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支配着中国的社会秩序。林语堂说过:“这种制度给我们的孩子上的第一课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责任,相互调整的必要,自制、谦逊,明确的义务感,对父母的感恩图报和对师长谦逊贡井。这种制度几乎取代了宗教的地位,给人一种社会生存和家族延续的感觉。”[2]
进入封建社会后,中国社会形成了以等级制度为基础,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并延续了千年。该制度根据血缘关系来划定尊卑贵贱,是家族制度在国家政治制度中的反映。中国古代夏、商、周三朝统治者之所以能成为天下共主,首先是因为他们是夏、商、周宗族的领导者。这就意味着君权源自父权,以两者的自然联系,年长者便顺理成章地成为统治者。[3]
相较于文化习俗一脉相承的中国来说,日本在文化发展上有许多波澜迂回。与古代中国强调辈分秩序相对的,是日本古代辈分意识的缺乏。古代日本长期存在亲近通婚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以及科学知识的缺乏,古时日本人常通过近亲结婚的方法延续后代。最为典型的便是古代日本皇室成员为了保证血统纯正而近亲通婚,这种通婚一直延续到近代,造成皇室成员体质不良。其次,古代日本收養养子现象普遍。根据9世纪编纂的《令义解》的记载,“凡取养子者,年齿须相适……男子十五听婚,既定夫妇,理当有子。然则年十五者,则于三十者,有为子之道。年四十者,则于二十五者,有为父之端”。这说明在日本人眼中,相差15岁的兄弟可以以父子之道相处。[4]
三、中日辈分文化的新发展
古代中国辈分文化的繁文缛节,以及古代日本辈分文化的贫乏缺失,在现代社会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良和发展。
在中国,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加、小家庭(只由父母和子女两代组成的家庭)比例的上升,使得过去常用的旁系血亲称谓出现频率大大降低。传统中国“家本位”的思想式微,“人本位”思想逐渐占据上风,冲破家庭藩篱,融入社会是社会风潮。此外“叔叔”“阿姨”等亲属称谓逐渐可以泛指非亲属,具有了社会化性质,可见辈分文化在中国的新局面。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明治维新和一系列立法,改变了辈分混乱的局面,在形式上与中国较接近。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日本辈分文化更突出体现在社会中,在职场、学校等场所,辈分差异、尊卑思想反而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1]金雪梅.论中日血缘亲属称谓差异成因及其翻译[J].学术论坛,2009.
[3]周晓虹.孝悌传统与长幼尊卑:传统中国社会的代际关系[J].浙江社会科学,2008.
[4]宫文娜.日本历史上的养子制及其文化特征[J].历史研究,2003.
(河南大学文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