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实主义电影中声音真实感的营造法则

2021-09-10朱仲亮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真实感声音

朱仲亮

摘要:现实主义电影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常常能引起公众的热议,而以往的讨论大多集中于这类影片的叙事和主题的解读上,声音作为发挥影片造型、抒情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往往被人忽略。现实主义电影能够发人深思依靠的绝不仅仅是对现实画面的高度还原,它还需要丰富的声音元素来配合画面来进行影片的叙事、造型以及抒情。

关键词:声音;真实感;现实主义电影

一、引言

在观赏电影时,尤其是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我们常常会被影片中所讲述的故事感动和震撼,或喜或悲,而好的现实主义电影更会给我们带来空前的震撼感和真实感,沉醉于导演安排的故事情节的经历和体验。在保证视觉画面的真实性的前提下,现实主义的电影导演需要善于运用声音手段,从最大程度上还原这种声音上的真实感,同时还要兼顾剧情的需要,利用声音来塑造人物性格,结合画面创造影片的节奏,以实现影片主题的现实主义升华。

二、什么是声音的真实感?

在探讨声音的这种真实感时,人们往往会把这种真实感和逼真感混为一谈,它们作为再现客观现实的表现手段都能够如实反应现实情况,但是细究来看,声音的这种真实感除了听上去要拟实,还要求从艺术层面能够反应出画面年内容的现实表征意义。细究来看,声音的这种真实感除了听上去要拟实,要符合声源的声音特征之外,还要求从艺术层面能够反应出画面年内容的现实表征意义。也就是说,声音的这种逼真感是科学的概念,是现实主义电影本身所固有的天然属性,而声音的真实感则是艺术上的概念,是导演在艺术创作上的一种独特追求和美学体验。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在的我们可以轻松获取到逼真的声音素材,但是当这些逼真的声音素材不经精心设计和艺术构思后,直接配合画面播出后,观众所获取的也仅仅是一段段客观现实的写照罢了。而经过精心设计和编排的声音素材放入画面中后,这类声音在现实主义电影中就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三、如何在现实主义电影中追求声音的真实感

(一)追求高度写实化的音响效果

电影作品中,真实的声音再现是必然要求,对现实主义电影来看,更是如此。为何我们在看一些现实主义电影的片段时并不会感到突兀,音响的拟实作用功不可没,一段跟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所匹配的音响可以增强这种现实性。

音响大多来自于现场采集的声音,也就是同期声,这能从最大程度上保证声源的真实性。但跟纪录片不同,现实主义电影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剧情片的范畴,为了配合剧情的需要和某些细节的展示,同期声有时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所以声音团队为了获得独特的音响效果,以达到塑造人物性格和抒情的目的,会利用拟音的手段,借用外物来对某些环境音着重进行表现,例如雨滴声、雷声、车鸣声等。

(二)设置符合人物设定的人声语言

跟科幻片、悬疑片、恐怖片不同,现实主义电影讲述故事的方式无法以华丽的特效为依托,它更多是依靠人物去推动剧情的发展。因此,我们回想起某些现实主义电影的精彩片段时,也往往以人物之间的对话为主,比较著名的有《让子弹飞》中的餐桌“三方会谈”,还有《绿皮书》中谢利质问托尼自己到底是谁的经典片段。这都是因为电影中的对白无论是表现的还是再现的,都有一根线把它系于现实的世界,尽管这些对话进行了戏剧化的处理,但观众总能从这些对话中找到其现实依据,从而投射到对自身的反思上。

为了达到对白在现实主义电影中的独特作用,导演和编剧会精心对台词和镜头进行设计,演员在这些台词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再调动起自己的情感和演技对其进行表演上的的呈现,必要时,后期人员还会对演员的声音进行细节上的处理,来使得演员之间的对话能够更好的符合某些特定片段的情境设计。

(三)营造符合画面情境的背景音乐

在现实主义的电影中,背景音乐常常出现在某些幽默性、情感性以及带有批判性的片段中,利用其与画风风格相符合的调性,搭配着蒙太奇的技巧,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在保证了影片主题的现实性的基础之上,能够有对其主题做进一步的升华。而背景音乐在创造这种真实感时,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手段来进行的,即塑造人物形象和创造声音节奏。

(1)塑造人物形象

如果说人物之间的对白是我们窥探剧中人物性格和关系最直接的工具,那背景音乐就是一个不易被察觉的辅助工具,它往往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观众对人物形象的真实构建过程。虽说背景音乐分为器乐和声乐,但在电影中,尤其是对白较多的现实主义电影中,出现较多的仍是器乐,它常常出现在人物对话的过程中,亦或是出现在某一人物的单独片段中,除去了人声的干扰后,观众可以凭借着带有节奏感的器乐声慢慢的沉浸到对画中人物的观察中。

(2)创造声音节奏

电影声音是电影外部节奏形成的因素之一。通过对声音内容的选择、组接,对不听特性声音元素的应用,在各个声音的变化和对比中形成电影的外部声音节奏。一部电影的题材、创作者的理念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电影的整体风格,在整体风格中,整体节奏是一个重要特征。而塑造这一整体节奏的手段除了画面和蒙太奇的剪辑技巧外,声音,尤其是背景音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一部好的现实主义电影必然也有其特有的节奏感。《寄生虫》作为一部讲述韩国阶层差异的现实主义电影,能够获得奥斯卡多项大奖,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背景音乐的运用。《寄生虫》配乐使用了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组成的管弦乐团,风格大多都倾向于巴洛克音乐,并与浪漫派音乐作了一定的融合,既优雅斯文又带点韩国演歌的特征,创造出一种舒缓的音乐节奏特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过程中,导演可以有很多表现这种真实性的选择,或是长镜头,或是隐喻蒙太奇,亦或是符合画面素材背景的滤镜,声音因其抽象和空灵性在这时往往容易被人忽略,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并没有对影片的声音的真实感进行独特的艺术设计。因此,导演应当重视起这个问题,需要从人声、音响和背景音乐三个维度去全方位的营造这种声音的真实感,以配合画面一起共同来表现影片的现实主义表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恩慧. 电影声音“真实感”的塑造[D].上海音乐学院,2009.

[2] 宋寶明.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原则的遵循和反叛——以阿巴斯与贾法·帕纳西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03):123-125.

[3] 王晓.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声音的纪实美学特点分析——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例[J].声屏世界,2021(05):48-50.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358)

猜你喜欢

真实感声音
用新闻笔法丰富广播纪实文学的表现力
给声音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声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细推物理重体验 表现人物贵专精
南丰蜜桔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