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闻笔法丰富广播纪实文学的表现力
2017-03-20赵薇
赵薇
【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来长篇纪实文学连播的创作,集中阐述了通过借助人物采访、现场播报、作者演播等方式来增添广播纪实文学的真实感、现场感、感染力。新闻与文艺的融合,使广播纪实文学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和审美享受。
【关键词】纪实文学连播 新闻笔法 纪实性 真实感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长篇连播节目诞生以来,一直是广播电台节目类型中传统悠久、影响广泛的文艺节目样态之一。近年来,随着有声阅读的兴起,长篇连播的节目样态又以有声书的新姿态盛行于新媒体平台,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
长篇纪实文学一直是长篇连播节目的重要内容,是长篇连播节目得以生存的支柱。近年来在文学创作领域,非虚构写作逐渐兴盛并被世界文坛充分认可(2015年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论界认为“这是非虚构写作的胜利”),非虚构文学作品(或称纪实文学)日益得到出版界的关注。广播电台的长篇连播节目也开始以其作为重要选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娱乐广播于2014年1月1日定位于“有声阅读”,其“纪实春秋”栏目专门播出长篇纪实文学,三年来制作、播出了《抗日战争》《长征》《大写西域》《爆炸现场》《丁玲传》《雪域长歌》《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回鹿山》《巨流河》《我的阿勒泰》《非洲三万里》等40多部优秀纪实文学作品,几乎涵盖了纪实文学的历史纪实、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回忆录、散文、游记等各种文体,集中反映了近年来纪实文学的创作成果。
一、以新闻笔法介入广播纪实文学的可能性
纪实文学的原则就是非虚构,它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有着天然的近缘关系。
纪实文学是作家借助采访、亲历等个人体验,以及使用日记、书信、档案、历史文献、新闻报道等材料,以文学的笔法反映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与真实事件的文学作品。纪实文学的人物和事件必须是真实的、非虚构的,有其人、有其事。尽管为了增强文学性和可读性允许在人物对话、心理活动、气氛渲染等方面有适度的虚构成分,但就总体而言,纪实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真实。
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各种各样的解读,但“新闻的传播必须符合客观事实,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这一点已成为新闻界的共识。由此可见,尽管新闻与纪实文学属于不同的领域,但纪实文学的非虚构却与新闻的真实性彼此相近,遥相呼应。例如: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爆炸事故,各路媒体及时跟进,新闻报道层出不穷,真实的描写,追问的勇气,扣人心扉。一年后,作家何建明据此写出了报告文学《爆炸现场》,用文学的语言生动描述了在爆炸现场的消防员们所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讴歌了人性的光辉。这部作品同样以真实的力量感染了读者。可见,在广播中用新闻笔法介入纪实文学是具有可能性的。
二、广播纪实文学运用新闻笔法的尝试
从文学到广播是一个具有创意的、复杂的、广播化的改编过程。纪实文学的改编,更要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凸显作品的纪实性和纪实风格。而借助新闻笔法彰显纪实文学的特性、丰富纪实文学的表现力,正是中央电台近几年来所做的探索和尝试。
(一)借助人物采访增添广播纪实文学的真实感
采访是新闻记者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记者只有通过采访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而不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纪实文学作者为确保作品的真实,也要通过大量采访或亲身体验,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这是创作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当广播编辑改编纪实文学作品的时候,仍然可以通过采访挖掘文本之外更有价值的信息,用更多的声音元素丰富节目的表现力,增添节目的真实感。
1.采访亲历者
亲历者是事件发生的参与者、见证人,他的讲述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真切感,受众对他的认可程度也相对较高。广播纪实文学如果能采访到故事的亲历者,无疑能增添节目的可信度和真实感。特别是历史性的纪实作品,由于年代久远,人们的认知往往是陌生的、模糊的,如果能加入对亲历者的采访,受众的真实感、带入感会更强。
95集长篇纪实文学连播《长征》,以著名军旅作家王樹增同名作品为蓝本,以丰富的广播手段,全景式地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并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解读长征的重要意义。80多年过去,硝烟散尽,历史沉埋,怎样能够拉近节目与听众的距离,让今天的听众特别是年轻人了解长征、认识长征呢?节目编导试图运用一些新闻笔法来凸显《长征》的纪实风格和贴近感。为此,节目组派出多路记者,沿着红军长征的行进路线进行深入采访,采录了10多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或帮助过红军的老百姓。尽管他们的年事已高,语言表达也不是那么清晰、流利,但那饱经沧桑的声音一下子就把听众带入到了过去的时空。这些亲历者的口述实录,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也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1935年11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在湖南湘西桑植集结,准备战略转移。出发前夕,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的妻子蹇先任刚刚生下一个女孩,她决定带着孩子一起长征。这个出生仅仅18天的小女孩在竹背篓中跟随红军从湖南一直转战到陕北,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队伍中最小的成员——数十年后,这个有着传奇色彩的红军女儿贺捷生,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将军。节目在此插入了贺捷生将军接受采访时的录音:
我叫贺捷生,是贺龙元帅的女儿。我是1935年11月1日出生的,离出发只有十几天。因为中央有轻装的命令,我父亲又是遵守纪律的军人,他就找当地的老百姓收养我,可是没有人愿意收养,孩子太小了。后来快到出发时,父亲母亲去找一户曾答应收养的人家,可是门上一把锁,邻居说这家人已经走了一个星期了。我的父母很理解他们。怎么办呢?我父亲同肖克、关向应、王震等几个人开会,父亲说,我们这支队伍是要建立新中国的,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能保护,怎么能打更大的胜仗呢?大家就同意把我先带上,等到有人能收养,再寄养在人家。
贺捷生的这段录音,详细描述了她出生后就不得不随部队长征的诸多细节。比如:那户人家门上的一把锁,几位领导开会商量对策,贺龙的肺腑之言,这些都是原作里没有的。贺捷生的讲述,补充了历史细节,让人听来生动感人。
2.采访知情者
如果事件的亲历者已不在人世,采访事件的知情者(事件亲历者的后人、事件的研究者等),虽为转述,也不失为一种补救的办法。比如《长征》中的人物,大多已经不在人世,但是历史的碎片还鲜活地保存在长征老红军后人的记忆中。为此,节目组采访了20多位红军后代,既有红军普通士兵的后人,也有红军高级将领的后代,他们对先辈的回忆,对长征的认识,以片花的形式穿插于节目中,使节目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另外,《长征》节目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让他们以对相关人物和事件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帮助听众加深对历史的认知。
3.采访作者
作者是纪实文学作品的第一创造者,作品是作者用自己的辛劳和情感完成的心血之作。要说最了解作品的人,当然首推作者。
2016年2月12日著名词作家阎肃去世,中央电台娱乐广播在十天后及时播出了纪实文学《阎肃人生》,缅怀老艺术家。《阎肃人生》是阎肃的儿子阎宇为父亲写的一本传记,通过一个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讲述了阎肃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阎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虽然传记里有文字描述,但是由作者以儿子的视角用声音在广播中讲出来更有亲近感。为此,节目编辑特意采访了阎宇,并将他对父亲的回忆穿插在整个节目中。
(二)借助现场播报增添广播纪实文学的现场感
现场播报是新闻节目经常使用的方法,以电话连线、视频直播等形式出现。如同新闻记者的现场播报一样,广播纪实文学也可以采用现场播报的形式,向听众传达记者在事件发生现场的所见、所感、所思。这种现场的“还原”,虽然不能与现实生活同步,但能增添作品的纪实性和真实感。
长篇纪实文学连播《长征》在制作前,派出了多路记者重走长征路,对于长征途中的重要节点都安排了现场播报,插入到节目的相关情节中。比如《长征》第8集中讲到红军主力长征出发时,就加入了记者在长征的出发地于都河的现场播报:我面前的这条河叫于都河,河边有一块巨石,上面是杨成武将军题写的四个大字:“红军渡口”。82年前,集结在江西于都的八万名红军战士就是从这里的十个渡口出发,渡过了于都河,踏上了漫漫征程。记者的现场播报,旨在用记者的眼睛观察和感受,再用声音告诉听众事件的发生地是什么样子,它被赋予了什么意义,从而使广播节目又多一个讲述维度,多了一些现场的真切感。
20集纪实节目《大写西域》是改编自高洪雷的同名纪实文学作品,节目以历史和文化的经纬线,讲述了西域历史上楼兰、精绝、于阗、疏勒、龟兹、乌孙等诸多城邦的前世今生,再现了古老丝路上璀璨文明的交汇与融合。2000多年前的历史,怎么能让听众感兴趣呢?在改编的过程中编导插入了记者的现场播报。
如《龟兹》一集,是以记者的现场播报开始的: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不仅往来着商贾,也留下过高僧行色匆匆的身影。玄奘西行印度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他之前已经有人完成了相同的伟业,他就是鸠摩罗什。玄奘自东往西去,鸠摩罗什是从西往东来。
我现在是在拜城县境内的克孜尔石窟下。这里有一尊雕像,来克孜尔石窟参观的游客都会在此驻足。这是一尊佛像,身披袈裟,神态庄重,眉宇间透着无穷的智慧,他就是龟兹佛教高僧、翻译家——鸠摩罗什。
节目接下来开始播讲佛教高僧鸠摩罗什的故事。之后,又插入了一段现场播报:
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位于库车县城以北23公里的苏巴什佛教遗址,你能听到这里的风声很大。千百年来这风就这么刮,使得遗迹风化得很厉害,只剩下了断壁残垣。但从这里遗留下的佛殿、佛塔、院墙、僧房等残迹仍可想象它当年的规模和盛况。苏巴什大寺也叫雀离大寺,在龟兹国佛教繁盛时期,它是王室寺院,出身王室的鸠摩罗什就在这里研习佛经。两百多年后另一位高僧玄奘西行取经路过这里,停留两月有余,并在他的《大唐西域记》里描述了寺院的盛况。
如今,高僧的背影已渐行渐远,龟兹古国也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步回鹘化和伊斯兰化。但龟兹不死,它所创造的璀璨文明,将永载史册。
第一条现场播报,起到了引子的作用,通过克孜尔石窟前的鸠摩罗什像,引出故事的主人公。第二条现场播报,是故事的尾声,不仅“还原”了故事主人公鸠摩罗什曾经生活的场景,引起人们的追思,也为揭示主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借助作者本人的演播增添广播纪实文学的感染力
自传是纪实文学中独具魅力的表现形式,因为是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情感、思想,更容易获取听众的共鸣。如果能让作者自己演播作品的片段或全部,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一百年飘泊》是台湾作家杨渡通过自己的家族史,反映台湾百年历史的纪实作品。节目在制作过程中特邀作者杨渡亲自来电台录音,以作者自述的口吻演播原作每一章的开头部分,穿插使用到节目中去。虽然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及职业演播人专业,但是那种亲切、自然、真实、准确的表达能够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一百年飘泊》中饱含了对父母的情感、对家乡环境的描写,再也没有谁比作者本人把握得更贴切、更深刻了。
《我遇见你》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敬一丹在告别自己职业生涯时写就的一部自传,书中回顾了她的成长经历以及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难忘岁月。由于敬一丹是播音员主持人出身,具有良好的演播能力,于是整部作品的演播都由她来完成。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听众认为她的讲述真诚、温暖,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真实的敬一丹。
三、借助新闻笔法改编广播纪实文学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借助新闻笔法改编广播纪实文学会带来独特的效果,但也要注意分寸,把握合理。
首先,理由要充分,分量要恰当。用新闻笔法改编广播纪实文学,是增强节目真实感、丰富节目表现力的手段,但不是目的。对于纪实文学来说,新闻笔法的运用是文本之外“再生”的产物,是嫁接、植入的东西。所以,有必要、能用好就用,否则宁可不用。新闻采访是纪实文学的补充,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
广播纪实文学当然要以纪实文学为主体,作者的文本是節目的主体内容,切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新闻笔法的介入冲淡、影响纪实文学作品本身的呈现。以《大写西域》为例,每集25分钟的节目,新闻采访录音的出现一般不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三分钟,否则就会把节目弄得支离破碎,影响文本的完整性。
其次,嵌入要巧妙,过渡要自然。既然是锦上添花,就要添得自然,才能有美感。在运用新闻素材时,要讲究巧妙、自然,切不可随意拼凑。要充分发挥音乐、音效“转场”的作用。比如记者的现场播报,就要把现场的环境声充分体现出来,让听众尽快进入到另一个场景,另一个时空。
总之,借助新闻笔法可以丰富广播纪实文学的真实感、现场感,凸显纪实文学的纪实风格和艺术特色,增强纪实文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新闻与文艺的融合,让丰富的采访声音素材,以人物讲述、记者现场播报、宣传片花等方式适时地穿插于文学作品的演播中,让生动的演播与鲜活的采访相互交融,从而使广播纪实文学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和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