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体育教育+精准扶贫”路径的探究
2021-09-10高佩君
高佩君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残疾人“体育教育+精准扶贫”开展路径进行探索与研究。结果发现:残障学生体育精准扶贫主要集中在“扶体育之贫”,即让更多的残障学生享受参与体育锻炼的权利,而非“依靠体育扶贫”;残疾人体育教育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理念的神圣职责,本文通过体育课堂、课间活动、社团活动及体育赛事四种路径,发挥其精准脱贫的重要功效。另外,路徑的探索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支持,本文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分析路径发展的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体育教育扶贫工作。
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下,体育的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它不仅对全民健身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对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十九大以来,全国各地也在积极尝试“体育+”的发展模式,营造精准扶贫、体育助力的发展格局。在精准扶贫的帮扶对象中存在一批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先天或后天等原因,在社会就业、创业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加上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健全,贫困仍然是残疾人群体的一个突出问题。可见,针对残疾人的扶贫工作,帮扶更需精准施策。
目前,体育扶贫的概念存在两种不同的界定,一种将体育扶贫作为体育治理的手段,国家通过下发一些体育政策、体育精神,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保障贫困地区公民享有现实的体育权利,进而达到或接近全国同等水平; 另一种是将体育活动或体育项目作为扶贫的方式,借助体育这一名词对贫困人群进行物质与精神的帮扶, 实现贫困人口持续脱贫的模式。可见,体育扶贫具有“扶体育之贫”和“依靠体育扶贫”双重内涵。通过对特殊学校残疾人体育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残疾人体育教育+精准扶贫路径的实施与开展主要以第一种概念为主,即借助体育的途径,使更多的学生享有从事或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
1 残疾人“体育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分析
1.1 路径一:体育课堂
体育课是由体育教师根据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按照班级授课制的方式,采取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我院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残障类型,制定不同的、与各残类相适应的体育课程标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等帮扶的基础上,树立科学健身的意识和观念,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体育领域内脱贫的主体。同时以更加积极、健康的精神和态度,参与到其他领域扶贫工作中去,立志自扶,避免脱贫后的返贫现象出现,实现永久性脱贫。
1.2 路径二:课间活动
课间操,又称为课间体育活动,它是穿插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休息手段,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综合反映。课间操的形式与内容对学生的生理、心理起着即重要又深刻的影响。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学院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目标导向,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着力点,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改变单一的课间活动模式,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创造良好的条件。
1.3 路径三: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学生在自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形成的各种小群体性质的文化、艺术、学术类团体。它不分年级、专业甚至残类,由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组成。为活跃学校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治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我院组建了体育舞蹈、跆拳道等体育类社团,为更多残障生提供了体育锻炼的机会,保证了他们享受体育活动的权利。同时,社团成员,借助体育这一途径,校外兼职,勤工俭学,又间接的诠释了“依靠体育扶贫”这一概念。
1.4 路径四:体育赛事
体育竞赛是指在统一的规则制度约束下,由裁判员、运动员和教练员组成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与较量,它是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的总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为更好的实现“体育教育+精准扶贫”,根据学生的残障类型,学院在现有的设施基础上,组织开展田径、广播操、篮球赛及各种趣味运动会,教师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困难挫折,学会立志自扶、学智自扶, 变输血为造血,帮扶更多的残障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 残疾人“体育教育+精准扶贫”路径发展的策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意见》的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借助体育在脱贫攻坚战中的独特优势,推动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国家各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保障和强化督查落实五个方面入手,为体育扶贫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残疾人体育教育因其具有的特殊性,致使它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存在各个方面的考验。因此,需要制定更加完善、更加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为其保驾护航。
2.1 学校层面:加强组织领导,提供优质的资源环境
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只有学校领导充分重视体育对残疾人的重要性,建立科学的、有序的保障措施,才能使体育扶贫工作顺利开展起来。其次是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建设简便、实用、经济的体育场地,増设适合不同残类的体育运动或康复器材,以满足残疾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三是积极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特殊教育学校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其自身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并对现有的体育课程进行适度开发和改造,以适应不同残类学生的体育教学的需求,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
2.2 教师层面:加强能力建设,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应加强能力建设。体育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全面的基础理论素养,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补充知识结构的不足。其次,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的体现离不开教学环境的支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残类,体育教师应创设合理的、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最后,将“扶体育之贫”理念落到实处,体育教师应鼓励残疾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享受学校体育带来的快乐和健康,吸引更多残疾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通过游戏或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意识。
2.3 学生层面: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体育强身的理念
首先,正确认识自我。残疾学生由于身体存在缺陷,往往对体育存在抵触或认识不足等问题,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度科学地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扬自身之所长,补自身之所短。其次,明确体育的重要性。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和心理得到适度的恢复,促使残疾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活动之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志智双扶”才是解决体育贫困的重中之重。
因此,对于体育扶贫来讲,残疾学生不仅扶贫帮扶的对象,而且也是扶贫参与的主体。特殊教育学校或教师,应抓好体体育课堂、课间活动、社团活动及体育赛事四种路径,发挥四者在精准脱贫的重要功效,构建“人民满意、学生喜爱”的特殊教育扶贫机制。
(作者单位: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