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2021-09-10陆洪宇
陆洪宇
摘 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个根本观点是陶行知在谈及生活教育理念时提及的。本文将结合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和现状,系统地探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主义教育理念在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操作方法,以期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对于应用数学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新理念;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应用
陶行知先生的人本主义生活方式教育理念,对于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具有重大的引领性指导意义。在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个人成长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和意义。那么,如何在中学生的数学教育中有效地实践陶行知的生活主义教育理念?如何实现中学生的数学教育的生活化?这就需要我们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数学教学的联系
“以人为中心”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既是陶行知先生教学思想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陶行知先生教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石。陶行知在《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学研究》一书中明确指出,对生活进行教育。教育的一个根本性目标就是应对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我们的生命无時不包括含有对学习者进行教育的价值。
《数学课程标准》一直致力于推动数学的课堂学习和生活教学的紧密结合,让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提取,最终用于实际生活。数学课程教学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的紧密融合,既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科学理性知识,也为学生们提供现代化的生活体会和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清楚地意识到学习数学学科的知识是有效且必须的,掌握了处理现实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从数学课堂教学出发,从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出发,坚持“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增强数学课堂的生活化,为学生们营造宽松的数学学习氛围, 让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拓展中得到提高。
当前提倡高质量的数学教学,让学生学好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全面地贯彻执行党的政治和教育路线方针,落实国家建设立德树人的目标和根本任务。陶行知的生活主义教育思维为这些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二、中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当前受应试教育影响,中学数学课堂经常是将一些定理、法则直接简单地告知学生,学生记住结论后大量机械式的解题。久而久之,学生们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逐渐变得失去了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最终升学目标也难以圆满完成。要想冲破原有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束缚,建立生活化教育理念,最终学以致用,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平时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上多思多磨。用好生活化教学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把数学课堂和学生们的日常结合起来,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不断地深入发展,随之而来的是,课程改革也进入了新时期,素质教育已不再是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号,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理论实践能力早已是现代课堂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新课程明确强调,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在提高学生己掌握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建构性的学习。基于这样教学方法及目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
三、中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一)数学课堂的导入方式要更加生活化,充分激发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活动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的开始,如果一个授课教师已经能够准确把握且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就一定会轻松很多。导入是数学课堂的第一个教学阶段,教师往往需要主动去探索、发现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通过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一些小的事物、活动等去探究进而探索出一些有关生活数学的基本知识,这样容易让学生们产生自然、亲切的感受,最终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譬如:在学习正负数时,老师可以引入这样一个实例。去年冬天,一股北方的强冷空气正在大规模地向南方地区行进,南方部分地区气温降幅超过10℃,达到-1℃,北方的部分地区甚至降至-25℃。这给当时的人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等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在这个情境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数据——负数,这里的降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你们知道这些数据所表示的意义吗?对于这一情境,学生有着相应的生活经验,他们对这样的情境感到十分熟悉,因而在这堂课的开始就激发了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二)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使得对数学的探究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数学知识大多很抽象,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借助一些生活中实物模型,有利于教师润物细无声地带动和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得到知识,养成思维的能力。譬如,学生在学习三视图这个内容时,缺少强烈的立体感,完全是在自己想象,这样就感到很难理解知识。此时,教师可以从身边寻找到许多实物:易拉罐、蛋筒、粉笔盒、足球、热水瓶,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实物。初中的数学知识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利用恰当的数学教学模式,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利用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全面熟悉并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数学课堂知识,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制教具。自己亲自动手做成课堂所需的数学教具,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还在客观上提高了初中数学教育的科研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教会学生动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情绪与感受器官,大大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与视野观察能力,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达成了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这种方式既凸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会学、乐学。
(三)数学习题的设计要生活化,数学习题是帮助学生了解、巩固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经常选取一些有生活性的数学实际应用习题。学生应学会把他们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与日常的生活现场联系起来。学生们在实践中充分运用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大量基础数学知识、思维模式来帮助解决他们日常生活现场中的实际问题。数学习题的生活化创设了在生活实际中深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有利学习条件。譬如,在师生学习“频数分布直方图”一课后,教师就可以布置一项作业:根据课后收集的去年全班同学各家每个月的平均饮水量,用数学频数分布直方图、以及频数分布折线图的方式准确完整地描述这些饮水数据,并详细地地回答下列的几个问题:1、全班同学的每个家庭每人日用饮水量的实际平均值是多少?2、家庭人均每个月平均用水量在哪个区域内的家庭数最多?3、如果每个人每天都节约生活用水2升,按13亿业人口来进行计算,一天能够节约多少升的饮用水?4、你还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在这次综合教学活动中,学生既能将自己已经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直接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又深入了解到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现的各种数学问题。这就逐步增强了学生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们对学习数学更有兴趣,更愿意亲近数学。这样才是真正地做到,让我们的基础数学知识走近每个学生,让我们的基础数学知识走进日常生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四)让日常生活成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重要平台,领悟学习数学的巨大重要性与其价值。课堂数学中,教师需要真正做到的是能够充分利用学生们己经掌握的数学实践能力,提供尽量多的学习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将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更好地运用于我们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反过来,通过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意识到数学学习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及作用。譬如,在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后,可以引导学生们着手解决一个生活问题:初一8班想组织40名学生去参加春游,他们分别租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春游车辆,一种类型汽车每辆有8个汽车座位,另一种类型汽车每辆有4个汽车座位。要求汽车承包商对其租用的汽车必须不留任何汽车空座,也规定不允许汽车超载。每辆有8个汽车座位的汽车平均日租金为300元,每辆只有4个汽车座位的汽车平均租金为200元,问应该选择何种租车服务方案?这道数学应用问题,能充分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在考虑租车的方案时,不但要充分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要考虑实际的经济状况,还要在许多解决方案中进行比较得出最优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二元一次方程理论基础知识,又充分展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获得感与成就感。教育就是培养人,应该让学生们感到愉悦,这样才能唤醒儿童内心的自我发展需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是用于生活。我们要不断地继承和弘扬陶行知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当前中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与策略,深化课堂的教学变革。作为教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意识到数学的价值和实用性,进而自己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并把数学用于自己的生活,最终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