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2021-09-10邓国元
【摘要】文化自信是总书记在十八大会议中所提出的新教育思想理念,此建议表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思想教育体系的高级认可及尊重。因此,总书记在去参观各地高校的同时会阐述文化自信的主要核心内容,并要求将其纳入到高校的教学体系当中,从而为青年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自信教学氛围,并积极引导其对思政纲要理论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使大学生能积极学习关于文化自信的课程内容,并抒发自己的想法及观点,为国家未来的文化发展奠基良好基础。
【关键词】文化自信;高效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实践教学;文化发展
引言: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文化是其灵魂和支柱。因此我国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积极推广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另外要提醒国人重视本国文化,在将其发扬光大的同时传承下去。所以总书记提出要将思政课融入到高校的教学体系当中,使其在高校教学课堂中能充分显现出时效性与本身的宝贵价值,从而使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成为具有文化自信的“新人”代表,发扬祖国的文化与精神。
一、思考文化自信与高效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之间的联系
1.关于文化自信内容的主要概述
文化自信的主要力量、底气是源于自身,其关键思想教育也是为良好传扬文化自信所做的铺垫,从而可以高效实行文化自信价值目的是立德树人。因此,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文化自信的主要任务是向当代青年、在校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行为的同时为其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及理念,高效培养其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整体能力。所以,高校要将文化自信的培养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互相依赖,互相作用,才能在保障其教育价值高效发挥的同时去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而这正好和总书记所着重强调的“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主要价值决定了未来社会价值的主要取向”观念相吻合,因为此阶段正是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稳定的关键时期,而高校思政课堂则要对其格外重视,并肩负起这项重要、艰巨的任务,积极引导并提升青年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理念、正确看待别种文化知识,并将文化自信理念有效融合到高校的思政课堂上,从而培养出较好的科学文化思想,为祖国做出良好贡献。
2.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相融合的必要性
第一,把文化自信体现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是其主要的任务之一,更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要完成的学业之一。而经过以往的实践探究表明,在把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课堂融合之后,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的展示,并增强了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青年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在把地方性文化高效融合到高校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使其成为主要教学材料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现实与实际之间差距在最大程度上拉进,并增强青年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破除原本的专业界线,如此在加强青年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可以全面提高其建设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在高校的思政课堂中,教师要积极、正面引导学生的思想,以免其受到不良观念的影响,为高效培养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思想及价值观打下坚实基础,使其在当代较为严格的意识状态中可以传播、领略正确的普世价值、自由主义的积极思想。因此,地方性的传统文化和高校的思政课堂相融合,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对未来发展信念的提升。
第二,把地方性的文化和高校思政课堂相结合,可以高效培养青年大学生较好的民族观念及爱国意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因此每个地方特色文化和传承方式都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高校的思政课堂教学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力和教育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并在思政教育知识的影响下,地方性文化和高校思政课堂的融合可以有效促进其当地文化内容的传播与推广,从而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创造较好的学习氛围,并使其因受到社会文化的感染而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第三,在高效的思政教学课堂中,其教学体系是非常系统的,不但有明确方向,还会对青年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详细讲解与教学,并把社会的主流文化与其专业相融合,从而高效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当大学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其接受思政课的相关知识内容及文化知识都会得到有效提升。而高校也能以此为基础去建立起更加明媚的发展道路,呈现出本国优秀的文化自信。因此,在基于文化自信下的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是可以全面实施的。
二、思考在文化自信領域下关于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
1.文化自信领域下高效思政课堂的教学目标
在当代社会的文化自信领域下,教师一定要重视如何为青年大学生建立较好的思政教学课堂方案,认真设计、建造专门的课堂教学体系,在将文化自信融入其中的同时可以积极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从而起到全面教育青年大学生思想的目的。
在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在高效培养青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可以将其与当代社会主义新理念的价值观相融合,使其在提高自身文化道德素质的同时增强法治素养观念,并成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新一代中的栋梁之材。因此,教师一定要依据当前国内外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去建立新的教学体系,辅助青年大学生树立关于“四个自信”的正确价值观,并为其提升学习思政课堂主体内容的先进思想。
2.文化自信领域下高效思政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是完全包括思政课知识内容的,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并且高校教师要积极传扬关于文化自信的理念,并把两者的主要内容、思想相结合。例如,第一将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中心思想——高效实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念传播到学生的脑海当中,以此突出遵纪守法的重要性;第二是可以把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所强调的思想政治准则与文化自信相融合,像“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课题,其有效论证了坚定文化自信内容的重要性;第三,是在课本《中国近代史纲要》一书中,重点讲述了文化自信的主要来源,使青年大学生可以从历史角度去全面了解、认识文化自信;第四,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观点、理论独特,其是站在人类进化、发展、改变的角度去阐述共产主义发展的关键性与可行性,而这能有效帮助青年大学生去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先进思想。
在上述四门思政课堂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自信内容,并且是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文化教育理念的重要性,表明文化自信在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的同时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促进青年大学生可以健康成长。
3.文化自信领域下高效思政课堂的教学方式
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大学生设立专业的教学课题,并与课本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相结合,使文化自信内容高效融入其中,从而为学生构建高效的思政课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为例,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题内容,以“人类要如何正确面对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处之道”为课题并展开相关教学,让大学生在课堂上成组讨论,在学习文化自信内容的同时可以将自己的观念,思想融入其中。
而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物质”统一性的基本原理和其中的深层意义,并突出物质是激励人类潜意识进化的原始动力,更是人类能规律发展的重要原因,这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理解当代社会中的复杂关系。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思考能力的同时要把文化自信的观念融入其中,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帮助青年大学生如何去应对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之间的相处之道。同理,教师要依照事物之间的发展关系,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使其明白在各个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必然与偶然关系、表面与事物本质之间的联系、从而去积极思考在自然事物之间统一发展的本质与特性,起到高效培養青年大学生较好科学思维能力的目的,并学以致用。
在高校思政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将文化自信与课堂高效融合的同时可以创立较多的课题教学内容,例如“如何使人类在实际生活中去高效实践、认识社会环境的重要及复杂性?如何辨别感性和理性之间的不同点?如何让真理与价值实现统一性?怎样正确认识、理解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潜在规律”等教学课题。教师在将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时,要使教学方式更加符合当代社会所要求的思政教学体系,因为这是当代高校教师一定要达到的标准。
三、思考在文化自信领域下高效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从高校教学方式来看,将文化自信与教育观念融合到思政教学课堂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好以下两点:第一点,教师要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不能让其对西方的文化知识盲目崇拜,而是要明确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在此基础上将其高效结合,使其提升我国的对外发展能力,从而使我国的青年大学生可以更好的树立文化自信观念,并将其发扬光大。第二点,高校的教师要全面、有针对性的去理解国家领导人在十八大会议中所提出的“文化自信”观点,并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其能深入理解在会议中所提出的“三大文化”理念,并将此理念与思政课堂内容相结合,以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生搬硬套的状态。但最重要的是,高校教师的思政课堂教学内容必须以“文化自信”作为教学主体,以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观念作为载体,去传播文化自信与思政课堂之间的联系,从而激发青年大学生对当下社会时效性的思考,并以此作为出发点,以文化自信作为半径,去发扬、传播我国的文化知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目前高校的思政教育课堂是非常有必要去引入文化自信内容的,这可以让文化自信与教材高效结合,从而为青年大学生展示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大学生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使其在思政教学课堂上能讲述出对当下社会发展的时效性建议与思考,从而使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成为全面拥有文化自信的“中国新人”。
参考文献:
[1]潘琳达.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3):64-65.
[2]贺团卫.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0(08):16-17.
[3]荀丹丹.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以“基础课”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164-166.
[4]兰俊才,彭军林.文化自信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文教资料,2020(02):182-183.
[5]芦智龙.文化自信视域下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02):239-240.
作者简介:邓国元,出生年月:1964年6月,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湖南,职称:副教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