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常用词语的由来

2021-09-10朱秀兰

关键词:浮标时辰计时

朱秀兰

一、“光阴”

历史上,各个国家最先发展起来的科学几乎都是天文和历法,因为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劳作和休息。何时劳作,何时休息?昼兴夜寐最为理想。而且人们对于昼夜的划分也比较容易把握,因此人类的第一个时间概念就是昼夜。白昼是明亮的,是“光”;黑夜是晦暗的,是“阴”。“光” 和“ 阴”合起来,就是昼夜,成了时间的代称。

另有一种不同的说法:古时人们用“晷”来推算时间,在圆形石板上刻上表示時间的度数,圆心立一小棍,由日出到日落,随着太阳的转移,小棍的阴影长短及方位也跟着变化,以此计时,便有了“光阴”的说法。

用“晷”计时,小棍阴影的长短是可以测量的。所以便有了“寸阴”的说法。后来人们便用“寸阴”形容时间的易逝和短暂,以此劝导大家珍惜分分秒秒的点滴时间。《晋书·陶侃传》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这是古人最早以“寸阴”一词言时间宝贵之名言警句。唐代王贞白《白鹿洞》诗曰:“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这是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最早出处。后又有《惜阴》诗云:“大禹惜寸阴,陶侃惜分阴;吾辈方少年,更应惜秒阴。”其中的“分阴”、“秒阴” 是由“寸阴”发展起来的。

二、“刻”

为什么1小时中的15分钟又叫作一刻呢?原来,古人曾以铜壶滴漏的办法计时,这种铜壶叫漏壶,有单壶和复壶两种,复壶计时更精确。元代有一种复壶由四只铜壶组成,由上而下互相叠放,上面三只壶底部有小孔,最下面一只壶中竖放着一个箭形的浮标,上面有刻度。随着壶中水量的增多,浮标逐步向上升高,阅读浮标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时辰了。因为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是2小时。古人又把一昼夜分为100刻,但100不能被12整除,所以不好与12时辰相配,因此又把一昼夜改为96刻、108刻、120刻……清朝初年,确定昼夜改为96刻成为定制,这样每一时辰就是8刻,每半个时辰(1小时)就是4刻。我们知道,1小时是60分钟,60分钟除以4刻,所以15分钟就是一刻。

猜你喜欢

浮标时辰计时
浅谈浮标的吃铅比数值
长安十二时辰
浮标吃铅量和“灵敏度”的关系
提问:夏天天热,钓鲢鳙应该钓深还是钓浅?
提问:冬钓轻口鱼如何选择浮标?
十二时辰与健康
《长安十二时辰》再次加更
中国古代四大计时工具
24时计时法(教案)
我们为爱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