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以及作业改革的具体做法

2021-09-10叶慧辉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1期
关键词:长方体数学知识交流

叶慧辉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在每节课短短40分钟内,教师必须关注每个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积极探究,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动脑、动手、合作互动,共同进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意识,让学生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下面浅谈几点自己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重视课前两分钟,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做为数学教学的基础以及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际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为了更好的展开计算能力教学,每节数学课前两分钟就是我们班固定的口算训练时间。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题目,并及时进行反馈加上一定的奖励。课前两分钟的实施,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对计算的重视,二来,也激发了学生对于计算的兴趣,三来每天的计算训练强化了学生的实际计算能力。

二、引导主动参与,培养数学兴趣。

我们也都知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兴趣能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特别是小学数学,往往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甚至厌烦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特殊感情---兴趣。变厌学为乐学,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乐于参与。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所以我经常这样做:上课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兴趣这种情感中,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望,让每位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更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时,我就通过创设情境,导出问题:“同学们,我们通过前两天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长方体。今天,它又来光顾我们的课堂里。接着,通过PPT显示长方体。并附上问题: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帮长方体做一件漂亮的外衣吗?”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按四人小组进行互动……在这样的合作互动中,个别不爱动脑筋的和小懒惰的学生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投身到“做衣服”的活动中……通过这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同时还能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引导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说,老师只是引导者,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是学生。那么,给学生独立思考后的相互交流,就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更能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不同的个性差异等。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能培养他们的乐于参与、乐于思考、乐于奉献、乐于合作精神。另外,小组合作交流又能体现团队的力量,更能让学生有机会不断探索,不断进取。而且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既获取数学知识,又培养合作精神。这才是真正体现《数学课程标准》。

通过交流合作,使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学懂了,而已学懂的优生则可以做“小老师”了。老师从头到尾就是穿针引线的作用。

四、引导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除了结合教科书上的题材,还可以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践、分析、整理过程中去理解和获取数学知识。

随着学生的互动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本班有一部分学生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例如:在上完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三)这一课后,我利用自己手上的教辅资料,给学生布置了相应的拓展题。“一列火车从南往北行驶了全程的十三分之九后,又继续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4个小时,问从南到北共有多长?”

我出示题目后,全班同学马上陷入了沉思当中。这道题目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何况对象还是五年级的学生。本来,我以为在我的指导下,学生才能探索出正确答案。不过,我还是把这个探索权先给了全班同学。果然,班里好几个学生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看了他们的答案,我发现他们运用了四年级学过的方程知识,采用了全部用方程来解决。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于是,我当场就请了好几个这样做的同学分别上台来讲解。令我感到欣喜的是,他们讲的头头是道,在下面听的同学也恍然大悟。当然,我也及时激励和表扬了这些学生。在那一刻,那几个同学在老师以及全班的微笑和赞扬的目光中感受到了自己成功的喜悦。也更加激励了他们今天后的探索精神以及解题多样化的策略。

五、课堂作业采取面批,及时反馈学生与老师。

对于配套的数学课堂作业本,我都要求在当天上完新课后,学生在当天下午放学之前完成。这个完成包括作业完成的同时,也包括订正的完成。因为数学课堂作业本量不多,而且相对简单。對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完成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在当天完成以及面批也能及时反馈给我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以及个别学生存在的较大偏差。这样,在第二天我就能根据全班的作业情况,有针对的进行分析。还有,这样去做也减少了学生回家的家庭作业。学生更能学会统筹安排时间,可以采取中午时间来完成。我也会对前5名完成的同学进行表扬,激励他们。其他同学也会受到感染,并会在今后争取得到这样的激励。当然面批的完成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坚持去做,还是能做到的。

总之,对于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以及作业改革的具体做法,我始终坚持注重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勤于参与、亲身实践、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原则。这样,才能从不同角度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也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城北小学

猜你喜欢

长方体数学知识交流
有几个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拆拼长方体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拆拼长方体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