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给水工程定向钻进技术及拖拉管施工技术

2021-09-10田春平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4期

田春平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市政工程规划数量也出现了增多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如定向钻进与拖拉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水工程建设过程中,这两种技术的应用优势较为明显,能够避免对地面造成严重破坏,并收集详细的地下情况资料,有利于后续的建设活动展开。同时,技术应用可靠性较高,能够降低出现不良问题的概率,因此值得进行广泛应用与推广。本文首先分析相关技术优势,随后阐述应用流程要点,最后明确需要注意的细节,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给水;定向钻进;拖拉管施工

0 引言

定向钻进与拖拉管施工在市政给水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其能够得到有效实施,降低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为后续的进一步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定向钻进拖拉管施工的技术优势

1.1 效率高

在定向钻进与拖拉管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其基础实施效率较高,能够节约市政给水工程的所需时间。同时,传统模式对设备需求较为严格,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管控,而定向钻进拖拉管施工能够避免这些弊端问题,实现良好的建设目标。因此,这一技术具有建设效率较为优秀的应用优势。

1.2 破坏性较低

通过应用这一技术,能够尽可能避免对市政给水工程区域的地面造成破坏,同时还可以快速收集内部情况信息,有利于后续进一步建设的开展。同时,采用相关技术能够使开挖的范围得到有效缩减,能夠使沿途路面保证完整状态,可以降低基础工作量并避免土方严重堆积,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1]。

1.3 交通干扰小

定向钻进拖拉管的施工扰动性较低,可以避免对交通流量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同时,还可以针对交通繁忙程度较低的区域进行地下钻进,可以避免对干道造成影响,因此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有利于降低工程建设的负面影响。

2 市政给水工程应用定向钻进拖拉管施工技术的流程要点

2.1 开展勘察放线操作

在市政给水工程应用定向拖拉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现场的勘察放线工作,确保相关流程能够正常进行,降低信息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勘察放线阶段,施工团队需要检查地下管线的位置,并了解且敷设深度与走向状况[2]。同时,还需要结合新给水管道的建设需求进行分析,确保管线能够达到协调布置的目标。通过采取这一措施,能够尽可能提高给水工程应用定向钻进拖拉管施工的技术效果,有利于未来的进一步处理。

2.2 准备施工设备

施工技术应用时,机械设备的影响效果不言而喻。因此,需要根据钻进的轨迹需求以及深度状态进行分析,采用可靠的机械设备,使钻进工作能够正常开展,避免出现异常问题,实现良好的施工质量效果。

2.3 开展导向钻进建设活动

在钻进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导向情况的控制。这一环节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直线段、入土侧造斜段、出土侧造斜段。直线段主要代指给水管道需要穿过的地层长度区域,而入土侧造斜段则代表钻杆需要进入铺管的深度级别,出土侧造斜段属于过渡种类,其需要在管道的尾部区域进行布置。在控制导向钻进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作业的条件情况,对角度进行管控。角度设置的精确程度会对钻进的质量级别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施工团队需要注重设置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偏差过大的问题。同时,钻进施工还需要遵循平缓的基础原则,确保轨迹能够达到平滑前进的目标,降低出现不良问题的概率。完成工作坑的开挖阶段后,需要采用相关机械设备对目标区域进行协同作业。通过采用符合标准的钻机设备,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技术的应用效果,有利于后续的进一步建设。在导向施工阶段还需要注重钻头斜掌的调控,确保其能够正常进行推进,并对土体施加有效的挤压作用力。通过明确导向钻进施工的细节,能够有效降低出现违规操作的概率,可以为后续的进一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4 处理回扩孔

在完成导向钻孔阶段后,施工团队需要加装符合直径标准的钻头,使扩孔环节能够正常进行。常规情况下,扩孔的直径需要高于管径约1.5倍左右,因此施工团队需要正确设置扩孔的直径数据,避免出现跳级扩孔的问题,防止出现异常情况。同时,为了提高各级别扩孔的基础质量,还需要在施工流程中采取有效的组合应用措施,包括旋转回拉、泥浆结合等,确保孔壁的厚度能够符合标准,并降低多余泥沙残留的可能性。在完成管道铺设活动后,原有泥土会在挤压应力的作用下自动回填,有效提高孔内密实级别,实现良好的空隙控制目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设团队需要合理设定回转处理速度级别,并管控压力以及挤压力的状态,确保其能够符合设计标准。同时,在喷射水流的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流量与压力的平衡性,防止出现孔壁损坏的问题。在扩孔建设阶段,级差最高不得大于10 cm,并且应当在完成扩孔操作后进行内部清理,使其能够在较短的窗口时间内达到泥浆层稳定的目标,降低出现不良扰动问题的概率。

2.5 配置泥浆

配置泥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科学方法进行操作。砂层建设泥浆需要达到良好的造壁效果,同时也需要发挥润滑特性,降低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因此需要对配合比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达到需求标准。常规情况下,1 L泥浆需要应用40 g

膨润土,并加入3 g的分散剂、0.06%的降失水剂以及0.04%的增稠剂。按照这一用量进行配置,并加入足够的水源搅拌,能够使泥浆的性能贴合基础标准,即黏度36 s、8 ph、密度1.15 g/m³。达到这一标准的泥浆大幅提高钻屑胶合效果,有利于支撑钻孔内部结构,降低出现稳定性过低坍塌问题的概率。

3 施工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

3.1 重视导向孔轨迹的管控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相关技术能够达到有效应用的目标,应当针对导向孔的轨迹状态进行深入管控,尽可能避免严重弯曲的问题发生。同时,还需要明确钻孔阻力产生的影响,提高其平直程度,为后续的进一步推进打下坚实基础,防止出现异常问题。

3.2 提高成孔质量级别

在市政给水建设应用相关技术的过程中,成孔质量的管控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为了实现良好的成孔质量效果,应当在导向孔施工完成后再开展后续的建设环节。同时,还需要为管线铺设提供理想条件,尽可能避免回拖管阻力过高的问题发生。必要情况下,需要使回扩孔能够逐层推进,强化孔壁的结构稳定性,降低出现弯孔问题的概率,达到理想的建设目标。

3.3 强化泥浆应用质量

由于泥浆质量本身会影响市政管道应用相关技术的建设效果,因此需要重视其管控流程,确保质量存在缺陷的泥浆材料无法进入施工现场。同时,还需要在水平定向钻拉管施工流程中,提高对泥浆配比管控力度,尽可能使其达到良好的性能标准,为后续的地层压力平衡、钻屑粘合、强化孔壁稳定性提供坚实的应用基础。

3.4 平衡地层内部压力

由于钻进操作会损害地层内部的压力状态,导致其出现失衡现象,不利于后续的建设活动展开。因此,施工团队需要采取有效的均衡控制措施,使内部的液柱压力能够处于平衡状态,降低出现孔壁损害问题的概率,实现良好的处理目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定向钻进与拖拉管施工技术对市政给水建设工程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因此,需要重视相关应用细节,确保其流程能够符合操作标准,降低出现违规问题的概率,为后续的进一步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丁伟杰,郑航.水平定向钻进拉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管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53-154.

[2]王玉树,邵钰珍.水平定向钻进拉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管网中的应用[J].汽车世界,2019(1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