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研究

2021-09-10米久华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技术管理对策分析

米久华

摘 要: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和道路运输业转型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为适应道路运输业绿色发展节能高效的需要,经常有效保持道路运输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实现道路运输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技术管理工作,以达到节能减排、运输安全的目的。基于此,以下就新时代如何加强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0 引言

2021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道路运输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当前,我国道路运输业已经发展成为运量大、从业人员多、运输方式多样、覆盖面广的基础服务产业,截至至2020年12月,全年累计完成公路货运量3 426 413万吨,同比增速为-0.3%,完成公路客运量689 425万人,同比增速为-47%,为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道路运输保障。随着交通运输“放管服”改革的深入和道路运输业转型发展,特别是自2019年1月1日起,4.5吨以下普通货运车辆取消办理车辆营运证后,技术管理工作有所弱化,需要重新建立技术合理、安全可靠、便民利民、监管有效的制度体系,以适应新时代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

1 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是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确保运输安全和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现代道路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2019年6月,为满足道路运输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需要,交通运输部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下称《规定》)进行了修订,以着力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运输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的总体要求,要求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和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因此,加强车辆技术管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障运输安全,充分发挥车辆运输效能,促进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2 当前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道路运输经营者对技术管理认识不足

在日常营运管理中,由于道路运输经营者是自负盈亏,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是经营者的共性所在,新的《规定》出台后,经营者在技术管理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不再需要到交通运管机构进行二级维护签章审核,技术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经营者身上,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相关技术管理措施往往只停留在纸上,而常常没有认真组织实施,技术管理措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削弱,导致管理制度落空。许多经营者为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并没有按期按要求组织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车辆技术状况的把握全凭驾驶员经验,往往是车辆出现明显故障抛锚后再送厂维修,使运输车辆在运行当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得不到保障,存在较大的隐患,这也是当前车辆技术管理中最大的问题。

2.2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执法监督力度不够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道路运输车辆维护周期基本是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确定,经营者的自主管理权力受到限制,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强制监督和处罚措施能够较好的落实技术管理措施。《规定》修订后,取消了强制二级维护,改为由经营者依据国家有关技术文件,结合车辆运行状况、行驶里程和使用年限等因素,自行确定车辆维护周期,视情维护。由于失去强制监督约束,大多数经营者为降低成本,相关的技术管理制度基本上形同虚设。特别是4.5吨以下普通货运车辆取消办理车辆营运证后,在这一块的技术管理监管基本上全部落空,存在监管“真空地带”,不利于落实道路运输经营者的技术管理责任。

2.3 车辆综合检测机构多检合一推进不力

2017年12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和质检总结联合下文,要求推进道路货运车辆行驶证年检和营运证年审依法合并,2020年交通运输部再次下文要求推进“三检合一”(增加尾气排放检测),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减轻道路运输经营者负担,优化道路运输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但在实际执行中因牵涉到各检测机构的利益分配,全国“三检合一”政策推行缓慢,甚至存在“变通”现象,虽然名义上是“三检合一”,实现了“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但一些重复检测项目仍然存在,经营者的检测费用并没有降下来,没有达到“三检合一”改革的真正目的,影响了货运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优化和落实。

3 新时代加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相关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技术管理工作。

3.1 全面厘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企业的职责分工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按“放管服”改革要求,厘清与技术管理相关企业的职责权限边界,不揽权,不卸责,通过质量信誉考核和行政处罚等行政管理措施,将技术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一是要突出道路运输经营者的主体责任。除个体车辆外,经营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专门设置安全和技术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有效实施车辆技术全过程管理。二是要落实机动车维修经营者的维护和修理责任。要严格按机动车维修保养标准作业,不能搞虚假维护,欺骗企业和管理部门。三是要落实检测机构检测质量终身责任制度。检测结果是体现车辆技术状况的重要数据,是实施车辆维护保养作业的主要依据,其对出具的检测评定结果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2 压实各方责任强化市场准入和事中事后监督管理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转變思维方式与管理方式,加强交通执法监督,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按照“双随机”要求对道路运输车辆进行监督检查全覆盖。在道路运输车辆市场准入、机务管理和运行过程管理方面强化监管,落实技术管理各方面责任。对未严格按照GB38900标准开展检验检测和车辆技术等级评定的,在一定期限内不得采信其检验检测报告,并将相关情况及时抄送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理。同时要建立交通运输、公安交警和市场监督等部门的协同配合机制,加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制度改革的宣传解读,推进“三检合一”,对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切实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确保技术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3.3 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实行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管理

要立足运输安全、充分发挥车辆效能、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不断优化车辆技术管理监管措施,积极探索新能源货车在城市物流方面的推广应用,在车辆生产、注册登记、市场准入、日常维护、例行检查、年度审验、市场退出、车辆报废以及运行风险等方面,加速车辆技术管理创新,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执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措施。在加强“两客一危”重点车辆的管理的同时要兼顾4.5吨以下货运车辆的技术管理,消除管理“真空地带”。

4 结束语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做好道路运输技术管理工作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重要抓手,为解决当前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制度设计方面入手,学习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实行综合管理,才能提高道路运输车辆的管理水平,促进道路运输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昕.加强机动车维修和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事中事后监管的思考[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21):22-24.

[2]冯海燕.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2):131.

[3]新科技新技术对道路运输行业劳动者的影响与思考[J].中国工运,2019(10):33-35.

[4]黄光尤.当前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汽车维修技师,2017(7):132.

[5]许书权.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规范研究.北京市,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16-07-27.

猜你喜欢

技术管理对策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技术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力工程技术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