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物流通道与节点规划简析

2021-09-10陶光洪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4期

陶光洪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商经济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物流产业的更新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历史遗留因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的物流通道建设并不通畅,而且在节点规划的过程中也缺乏合理性,这要求市政单位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在充分了解本区域交通布局情况的基础之上,落实好物流通道的有效建设,并合理进行节点规划和控制,为物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原始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物流通道与节点规划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物流通道;节点规划

当前部分地区由于地理交通和历史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还相对缓慢,不仅物流中心功能不完善,资源也相对分散,效率低且费用高,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增加了物流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因此,针对区域交通枢纽城市进行有效的物流通道建设,以及节点规划,要求相关单位能够出具有效的设计和规划意见,在统筹各方建议的基础之上,加速建设更为通畅的物流通道,在保障当地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化建设奠定可靠的基础。

1 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物流行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1.1 城市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首先,物流业能够为城市自身经济的发展而服务。物流产业本身能够为城市自身的社会生活、流通和生产提供各种各样的专业服务,尤其为产业布局、产业组织提供相应的物流供应。这样不仅能够降低城市的运行成本,还能够转变城市基本经济模式,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其次,物流可以为区域的经济发展而服务。作为部分区域经济中心的城市,物流枢纽的建设可以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能够推动物流行业,使其本身获得长足的发展,而且还能够优化城市的物流专业能力和基本建设水平,使该城市成为区域物流的枢纽。

1.2 经济中心城市向区域物流枢纽方向转变

各地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会依托自身的产业聚集环境和交通运输条件来不断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并优化物流服务的辐射效率,在此基础上可以为更多的产业提供创新化服务,并向区物流枢纽的方向转变。具体的措施包括,聚集物流产业,重新对区域物流枢纽进行功能定位,以便于培育新型物流产业;满足物流需求,切入到大众产业的物流配送中心,提供多元化服务。

1.3 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物流通道需解决的問题

个别经济中心城市在处理宏观经济发展以及物流产业发展之间关系定位的时候,本身存在功能差异。依照当前的理论实践效果来看,经济中心城市想要成为区域物流的节点,并作为物流通道,为其他各部分地区提供管理服务和组织服务,并培育新的增长点,首先需要解决物流服务企业升级和物流基础设施功能提升的问题;其次要解决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技术应用能力的问题;最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适配的问题。只有将上述问题全面解决,才能确保中心经济城市转变为区域物流枢纽,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1]。

1.4 我国物流业的战略布局

依照当前我国《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的构想和布局效果来看,依照区域规划、交通条件以及产业布局等重大因素,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包括珠三角洲物流区域、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及华北物流区等。同时为了能够促进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的有序发展,该规划还重点提出,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与时俱进的、能够与时代接轨的现代物流企业,在促进产业聚集的同时,优化经济中心城市的交通状态以及生态环境等。在建设物流枢纽的基础之上,可以带动该地区周边所辐射区域的物流产业的发展,进而为社会的进步提供可靠保障。

2 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物流通道建设的路径

2.1 进一步完善交通建设

虽然一般意义上来讲,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的交通相对便捷,铁路公路运输条件也相对成熟,但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快物流通道的建设,各区域还需要完善交通通道的发展;在铁路建设方面,应该在既有物流通道建设的基础之上,规划出其他的铁路通道路段建设,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交通通道。在公路建设方面,首先是要加快推进快速干线的建设,形成通往其他中心枢纽城市的快速通道;其次,需要积极推动高速公路工程的发展,使该区域的交通能够与其他地方的交通产生联动性;最后需要针对一些交通路段实施扩容改建的项目落地。在空港建设方面,需要逐渐完善区域支线的航空航线网络,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陆地、航空等多元化的便捷交通条件。

2.2 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物流通道建设

首先需要全面加快推进国道等一级公路的升级以及改造工程。条件允许的话还需要改进扩大建设大件运输公路,以便于增强城市的整体物流运输能力。其次是要有序推进山区通道建设以及当地农村路网建设,改善当地山区面积大、陡坡多等道路现状,使区域的物流运输能力可以大幅升级。除此之外还需要解决该区域周边一些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物流通畅问题,使中心城市的物流枢纽可以逐渐向山区或农村地区倾斜转移,以便于推动县域经济的有序发展,带动周边的其他新生产业,促进劳动力就业[2]。

2.3 促进区域周边物流通道的融合

各区域通过推进与周边地区物流网络的规划布局,可以实现物流通道的融合和协调,使外部联通内部贯通。要求相关单位可以统筹区域周边各地区交通运输的资源,并利用现有的网络系统,建设更加流畅的交通运输网,以便于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3 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物流节点规划措施

3.1 科学优化区域物流节点网络化布局

针对区域具体的交通道路情况,要求相关单位能够建设具有辐射式的物流网络枢纽运输线路和节点,同时需要依照“点、轴、面”的分布属性,结合当地的交通道路图来综合考虑当地的历史往来、经济体量、地理分布、交通联通以及行政区划等因素,规划和布局出更具有针对性且适配性的运输与配送网络。其中“点”的布局需要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运输配送节点。“轴”的设计需要以当地的铁路、高速等主干道为核心,形成轴网络布局。“面”的设计需要在点和轴建设的基础之上,对物流辐射区进行更加优化的设计和划分。依托物流节点的定位,还能够打造定位准确、功能明确以及层次分明的供城乡居民有效支配的物流节点布局,并实现信息化的建设。

3.2 有效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进行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物流节点规划的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电商物流的服务能够辐射到区域整体范围之内。要求相关单位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邮政服务网点和各大物流服务中心,鼓励城乡物流节点能够发展代发、收快递的业务。尤其是针对农村的产业特点,需要继续深化涉农机构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培育具有新生力量的农村电商物流主体。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更加优质且低廉的物流产品进入到农村市场,还能够推出更具有农产品特色的快捷物流通道,进而促进城乡电商物流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3]。

4 结束语

区域交通枢纽城市在进行物流通道建设以及节点规划的过程当中,需要以当地原有的交通条件为依据,不断整合有效的交通和物流资源,在信息化条件的引导之下完善交通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物流通道的布局,并促进区域周边物流通道之间的有效融合。除此之外,还需要科学优化区物流节点网络化布局,有效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物流行业的有序发展,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化、有效的物流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令.区域交通枢纽城市物流通道与节点规划研究——以绵阳市为例[J].物流技术,2019,38(5):9-12.

[2]孔繁钰,赵继浪.山地城市物流通道布局规划方法和实例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18):38-39.

[3]新疆多举措推进物流节点城市布局建设便捷物流通道初步形成[J].新疆农垦科技,2019,4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