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牌故事:庆堂琴艺古琴

2021-09-10乐海乐器

乐器 2021年4期
关键词:手感古琴选材

古琴改革始于1973年。那时为了使古琴、古筝、瑟登上舞台有更好的音效,成立了这三种乐器的改革小组,古琴改革小组由擅长弹琴的李祥庭、吴文光和擅长斫琴的孙庆堂组成。此次古琴改革为现代古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辈琴人的努力,让我们有很多现成的成果可以去学习、了解、借鉴,少走了很多弯路。

庆堂琴艺

孙庆堂,1938年生人,籍贯河北束鹿县(现辛集市)师承古琴大师吴景略先生,堪称当代斫琴泰斗。1952年,由河北辛集老家来到北京前门的振声斋当学徒。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振声斋并入合作社性质的国乐厂。1962年社厂合并,组成国营北京民族乐器厂,他成为隶属北京市第一轻工业局的一名工人。1973年,作为唯一的古琴制作家,参加由古琴家吴景略、吴文光和李祥霆先生组成的“琴筝瑟改革小组”,对这些古老乐器进行恢复,并制造推广。1997年初退休,于北京南三环成寿寺家中,继续制造古琴至今。其一生都在为古琴的发展默默努力,为古琴的现代改革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关门弟子宋朝寒为乐海乐器有限公司古琴制作师,经多年学习潜心探索悟出孙氏斫琴要领,被孙师傅誉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弟子"。而后孙师傅与乐海乐器公司为了古琴的发展传承共同创办并注册“庆堂琴艺”商标。宋朝寒担任琴、筝音质研发小组组长,主要从事古琴框架稳定性、振动传导合理性、张力科学性等研发工作。

庆堂琴艺古琴

古琴的音色与音质,与琴的形制结构、斫琴工艺有着直接的关系。乐海乐器旗下庆堂琴艺的斫琴工艺是延用当代著名斫琴师孙庆堂先生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从选材、形制、合琴、灰胎、打磨、上漆、拴弦等工艺流程,一张琴历时三至五年方能完成。

宋代朱长文在《琴史·尽美》中将琴的美好品质概括为四点:“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四美即備,则为天下之善琴,而可以感格幽冥,充被万物。

选材

“庆堂琴艺”古琴琴面多以桐木或者杉木为主,其优点:一是振动性好,容易取音;二是性质稳定,不易变形;三是符合琴的趣味,不静不喧,中和智雅。琴底则多用梓木和楠木,取其坚实,以与振动性强的琴面材取得一种辨证平衡。

听音

“庆堂琴艺“古琴所有的选材,都是为拥有一个好的音色做铺垫。古琴有三种音色(散音、泛音、按音),这区别于其他任何乐器,也是古琴表达张力的一个前提。杨宗稷在《琴学丛书·琴余》中讲到:“音有九德,清、圆、匀、静,人力或可强为;透、润、奇、古四者,则出于天定。”所以我们便将 “透、润、奇、古” 四者,作为了制琴最基础的标准。

手感

一张琴,它选材是否优良,音色是否合意,都不能成为你后期坚持的动力。对于弹琴者来讲,一张手感舒适的古琴,绝对是你未来坚持的最大动力。手感中最忌讳的就是抗指、打板。抗指是由于岳上过高,使得琴弦离情面过远,在弹奏按音时左手吃力而影响指法与演奏。“庆堂琴艺”古琴以优异的技艺完美解决了影响手感的因素。

辨色

一件物品,放着,赏心悦目也是价值的体现。若琴面本身有点暗沉,以手心用力摩擦琴面会出现显著的效果,生漆会瞬间有所提亮。这也是为什么说一张好的琴,会越养越好,这不仅体现在音色上,也体现在漆面上。弹得越久,手指与琴面之间的摩擦会使好漆越来越有光泽。所以“庆堂琴艺”古琴以生漆为料经过多次精心打磨将琴面打磨至完全透亮。

猜你喜欢

手感古琴选材
投篮手感真的存在吗
手感硬点的面包热量较低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抚慰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寻访千年古琴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