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胡容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地理应用策略

胡容

摘要:当下的新课程改革明确了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强调了教师要在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扮演好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们通过教学活动获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研究创新课堂的教学方式,其中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要求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案,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一些实际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概况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成员在5~7人之间。各小组会接到教师指派的专项学习任务,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地理知识的探讨。经过仔细讨论后,小组指派一名学生上台总结,这名学生要用精简的语言表达出全体小组成员的意见。在整个讨论和发言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探讨,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仔细分析学生给出的讨论结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通过合作的方法完成地理知识的探究,为学生创设了另一种沟通学习环境,确保学生可以彼此交流,分享学习经验,更好地完成地理知识的学习。

2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际应用方式

2.1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在进行小组分配时,可以考慮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合理地进行划分,减小各小组之间的学习差距,从而公平地完成讨论过程。对于学生而言,在进行小组分配之前更希望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教师会按照学生给出的分配方案适当进行调整,使各个小组有更多的拓展空间,从而完成复杂地理知识的讨论。某些小组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如果仍然坚持按自己意愿进行小组分配,则很有可能会降低学习效率,导致讨论的内容跑题,从而失去分组的意义。因此,教师会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而完成对地理知识的高效讨论。

例如,有些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但思想活泼,拥有更多新颖的想法,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状况将这些学生与成绩较好的学生分配到一组,使沉默寡言的学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积极讨论的氛围下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布置作业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尽量给学生分配相对容易探讨的地理知识,避免学生产生过多的学习压力,丧失学习动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完成地理问题讨论,同时给出相对完整的答案,展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2.2开展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学生想要完成这门开放性较强学科的知识学习,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小组讨论时可以发散思维,每位成员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同时也能完善自我思考结构,从中分析自身能力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对于新知识的讨论,有些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或自己的爱好进行联想,从而给其他学生启发,促使其他学生更积极地构建地理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例如,教师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时,学生可以思考在农村和城市道路交通的布局变化,并寻找交通布局的异同点。同时根据教师的引导对自身生活的城市交通线路进行观察,分析哪些交通线路对于生活具有积极促进的效果,哪些位置可以进行改善,让讨论结果更有利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农村与城市环境不同,所以在交通布局上有明显的区别,学生要从发展的角度思考,讨论交通布局变化趋势,按照教师引导获得地理思维能力,并掌握更多地理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意义。

2.3组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所谓的社会调查是通过应用谈话、个案研究等方式,搜集信息,细致分析这些信息,发现地理问题,应用所学解决地理问题,实现对社会系统性了解的实践活动。社会调查活动是一项具有生活性的活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地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实现地理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解决现实问题,加深地理理解,锻炼地理应用能力。所以,在实施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情况,选择贴近社会生活的主题,将学生生活周围的事事物物作为调查对象,搜集信息,应用所学解决问题,自然而然地发展地理实践力。

以“我们周围的环境”为例,在组织了教学活动之后,我精心地组织了理解居住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社会调查后定。之所以确定此社会调查主题,是为了使学生们进一步地认知自己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周围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受到良好的熏陶,自主地践行保护环境的行为,同时学会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地理实践力。具体地,在实施社会调查活动之前,我先将生活在同一个小区,或邻近小区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小组,先要求学生们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应用网络、报刊等渠道,搜集生态文明信息,了解生态文明实际情况。接着要求学生们合作设计保护环境调查问卷,对被分配的小区成员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小区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最后,结合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和搜集到的信息,合作制定保护环境方案,在社区里进行宣传。由此可以看出,组织社会调查活动,便于学生们走进社会生活,在生活中通过切身实践,获取更为丰富的地理认知,同时还可以锻炼地理实践力,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明确教育理念,及时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从而可以让小组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春梅.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1(11):124-125.

(思南县第九中学 贵州铜仁 565100)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高中地理应用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